Fluid
  • 首页
  • 归档
  • 分类
  • 标签
  • 关于

性别暴力事件的相关感悟

「不生男——降低危险」人群中男性比例增加——暴力犯罪比例增加,男性罪犯占据总罪犯的相当高比例,这是有全世界都有数据支撑的。所以我是说,如果女性对于这种恶性暴力事件感到愤怒、痛苦,但凡你对那些被殴打的受害者有丁点同情,不需要我说得太明白,你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别哭丧,行动起来。话说了好多遍了,你要实在觉得自己打不过成年男人,你就让牠成不了年啊。从你自己开始不生男这么简单的事,女人为什么做不到。不仅做
2025-04-02

女孩子生来真的没有暴力倾向吗?

为什么会觉得女孩子生来就没有暴力倾向呢?我倒觉得女性在拥有体能优势时,生来的暴力倾向并不比男性低,只是身为人类在社会里学会了克制,这是区别于男性服从于暴戾本能的地方。我的确一直认可人性本恶,好的教育引导人向善,从而达到不要互相伤害和平共处的结果。我曾说过我明白小孩子未经教育时天真的残忍,因为我自己就是。诚然有原生家庭的影响,我小时候就和男生打过架,因为他每天抄我的作业,那个时候我已经被老师灌输「抄
2025-04-02

女性独居更安全,规避与男同居的预期风险并非因噎废食

为什么社会舆论总是会围剿女性独居或者纯女性社区这件事可能看看他杀案件数据和罪犯性别比就明白了。所以说女性独居并不可怕,反而更令女性安心,不要被污名化的话术所欺骗,单身女性安全指数高于已婚女性。如果非要计较,比起选择独居,更可怕的可能是死性不改地非要踏入性缘关系或者婚姻。出门会不会被高空坠物砸到?会。但是你出门被高空坠物砸到的几率一定要比你往自己身边放定时炸弹要小,这点大家都清楚吧。看数据,一女性罪
2025-04-02

婚姻中的「男杀女」是被放任的结果

总是看到有人问怎么每天都有男杀女(妻或女友居多)的案件,是不是最近一段时间频发?但其实,只要你去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这是早就已经横行许久的事实,不论国内或者世界的数据,男性犯罪都有相当高的一致性,而且不是所有的杀人行为都得到了法律的惩罚。即使之前没有密集报道,也不代表它不存在,反而证明了有人想掩盖,只是现在因为大众对于此类案件高度集中的关注度,终于把“男杀女只是个例”这层遮羞布扯下来了。人家不是没发
2025-04-02

死亡的女性受害者成为了男权社会的符号和点缀

所有的性别暴力事件中,只要犯罪者是男人,受害者是女人,媒体总是会把所有目光聚焦到男人身上,探究男人是怎样的情绪、背后有怎样的故事,而女性被害者就只是安静的背景板,像一个在原地刻板固定的模型被用来衬托男人身上复杂的“人性”,男人以多样的人物形象呼唤大众的共情,而女人早已“死去”。那个儿子杀母案的相关报道又让我难受了,在杀人犯自己出来说话以前,舆论指责是母亲管理孩子太严格,死了也活该。现在又是顺着杀人
2025-04-02

谁在保护家庭暴力的罪犯?

谁在保护性别暴力的罪犯?很明显,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体系。应当介入制止暴力、消除受害者人身威胁但实际上没有介入的公权力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是一种保护。应当介入为受害者提供庇护场所和心理疏导但却以调解和好至上的社会组织说“忍一忍就过去了”,是一种保护。暴力行为发生后,应当强烈谴责施害者的社会舆论却跑出来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等一个真相”,是一种保护。暴力行为发生后,应当严厉惩罚犯罪行为却以所谓情感纠
2025-04-02

男人的“报复社会”为什么普遍且得到社会理解?

其实我一直觉得很奇怪,社会调度失灵后带来的绝望感窒息感应该是向大众普适的,不存在针对单一性别或者单一个体的情况,甚至在男权社会,女性受到的普遍压迫比享受性别红利的男性更为深刻。但近些年那些无差别报复案件,街道随机杀人、幼儿园杀人、预谋爆炸、跳楼自杀砸死路人,包括前些天的公交车事件,在我印象里我几乎没有见过女性真凶,只有部分受害者是在案件发生前就已经被特定的女性性别。当然我说这些根本没有要拉高女性道
2025-04-02

利用炮仗恐吓她人——男人的攻击性、破坏欲

看到首页有人提她每次看到男生玩枪都会躲开,我突然想起我从小特别讨厌男生玩那种炮仗,一个小爆竹往地下一扔就立刻爆炸,那个炮仗究竟有多大的杀伤力会否对人造成切身伤害我不太确定,但我小时候只要一见到有男的在我面前玩那种炮仗就一定会躲开,因为那群男的是真的对着人丢的(不管认识不认识你)。小时候躲同龄人,长大了躲熊孩子,唯一不变的就是那群男的一旦察觉到有人(特别是女性)害怕就越会故意朝你丢过来,不管认识的不
2025-04-02

一个关于男杀女的简单思维假设

做一个简单思维假设,看大家会怎么选择:如果有男人当众杀死了一个女人,他宣称杀人是因为这个女人出轨,女人已死,有女方亲友出来为女方作证她并没有出轨。你的第一反应——1.「不信她亲友的话,出轨就是该杀。」2.「女人好冤枉,明明没有出轨还是被杀了。」3.「杀人就是杀人,恶行跟出不出轨没有任何关系。」想必能够感受到三种思维模式的区别,第一种是典型的以所谓的“道德审判”代替一切,而且并不在意这种审判依赖的事
2025-04-02

女男不同的法律待遇

图:@凤凰网:[最高法决定指令广西高院再审“百香果女孩”遭强奸案]#最高法决定再审百香果女孩遭强奸案#最高人民法院调卷审查的原审被告人杨光毅强奸一案,其间被害人母亲提出申诉。最高人民法院审查决定,指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另行组成合议庭对该案进行再审。据媒体此前报道,广西灵山10岁女童卖百香果途中失踪男子杨光毅因强奸罪于2019年7月12日被法院一审判处死刑,法院审理查明,杨光毅强奸女孩后,又
2025-04-02
1…56789…66

搜索

Hexo Flu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