匮乏与无能会让人做出很多匪夷所思的事 主流总喜欢以己度人地恐吓自然女必然晚年凄凉孤独,包括婚女也总是以此来获得一种虚荣心和优越感来安慰自己服从光荣。但其实,从之前的假靳东事件中可以看出来,从那些邪教捣破案件里也可以看出来,那些上当的可全都是婚女,按照这群人的说法,她们不是有老公有孩子不孤独吗?怎么还精神空虚呢。她们不敢面对的事实是,每个人都有着情感需求,但这国的中老年婚女的生活很大一部分精神状态疲弱匮乏,她们年轻的时候说自己结婚是为了 2025-03-30
这个世上真的有这么多恋爱脑吗? 这个世上真的有这么多恋爱脑吗?首先,纯粹的沉溺浪漫爱叙事和相信浪漫爱叙事必然会发生在现实的恋爱脑有区别,前者深陷浪漫爱叙事的创作之中却不相信现实生活中会有,所以躲在她们认为完美安全的二次元饮鸩止渴,后者不仅是浪漫爱宗教叙事的忠诚信徒,而且相信现实生活中一定会有完美爱情也有从一而终的好男人只是自己没有遇到而已。同时,我认为恋爱脑和性缘脑也有区别,深信自己一生必须要有性缘关系并以性缘关系为社会关系核心 2025-03-30
性缘关系不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是压死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前阵子又听人说一个故事,故事也很简单,大概就是一个女孩收到了以前学生时代曾经暧昧过的男生送来的结婚请柬,结果这张结婚请柬反倒让她陷入了悲伤,说自己无法坦然地接受也无法祝福,而是在记忆里不停地寻找对方爱过自己的痕迹来说服来安慰自己,甚至想过时光倒流去重逢去改变这个结局。然而我每次看到这些都好想感叹,怎么会有这么多被制造出来的性缘脑啊。我以为这些过去的经历会带来一个人自我的成长,对过去的释然,理解其实 2025-03-30
人与人相处不需要驯服 还是觉得很奇怪,人和人的相处怎么大家都喜欢用驯服这个词来形容,尤其是一些对此概念推崇备至的文艺界人士用浪漫化的修辞手法遮掩了驯服的本意,还借此哄骗了大批不谙世事的人为了“驯服”前仆后继,其实这并不好。因为驯服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平等的,驯意味着驯养,服意味着服从,驯服意味着自我的丧失和改变。刚开始看到这个的时候,我也觉得很“浪漫”,曾经我也对此概念有过迷思,但后来想通了,为什么要驯服呢?人和人之间不需 2025-03-30
女儿对妻母的反孝 面对母女不被扭曲破坏的天然链接,男人的确因自惭形秽而焦虑。比起女人对于孩子对于人类对于抚育的付出,孩子对于母的依赖,女人的天然不可替代性凸显的淋漓尽致,越是原始越是体现本质,女性的天赋权能让她们彼此靠近并且互助。而“父”就是个从来参与不进去的局外人,存在就像个笑话,本来就不存在的东西,这是因为不安于其身份而想要夺权付出的代价。就好像女性链接女性联盟的天然存在是女权提出联结的前提,但这种稳定链接目前 2025-03-30 #家庭
你懂我吗?你好像从来没有懂过 某天深夜我突然想起好久不见的家人,白天接到了她的电话,但说起来并不是想见的人就去见的问题。再想到即使和所谓的家人同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也从未分享过自己生活的酸甜苦辣,一股悲从中来。但要说多苦也没有,仅仅是细碎的疼痛,只是遗憾原本应该是最亲密的人,被社会分割后也不过如此。我当然知道,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宿命和任务,代沟和隔阂是必然存在的,甚至因为各自不同的历史境遇和情感体验,包括生活压力这些都会让人隔得 2025-03-30 #家庭
自我感动是一种虚幻的情感泡沫 其实我一直还蛮想探讨关于“自我感动”的议题,因为见到过很多实例,包括我自己也曾经经历过(但我几年前已经走出来了)。生活中有很多非常典型又常见的例子:在婚女身上见过的“我忍着不离婚都是为了孩子”,还有在上供式追星中见过的“他(指追的那个星)只有我了”。当然这是两种不太类似的自我感动。前者是为了归咎于别人,后者是为了奉献自己。我更想分析前者一点。起初是我非常好奇,怎么总是有人会因为对不良情绪无所作为而 2025-03-30
拒做讨好型人格女孩 总会有姊妹问,光是逃离原生家庭还不够,怎么才能彻底断绝精神上的联系,其实之前我也说过,可怕的不是母父,是被你自己内化的母父,这才是原生家庭最可怕的地方。以前我年纪小不经事的时候,总以“乖”“听话”而自豪,这点掣肘曾被无数年长于我的人有意无意利用令我很难回绝不适之请,后来又因为我的叛逆屡次尝试回绝而导致我无法正常与任何与我非平辈之人正常交流,总要进行长期的心理建设才敢面对面或者直接语音对话,被我戏称 2025-03-30
对外装作幸福美满,皮下全是积血淤青 年关将至,又是一大堆人借着家庭的名头肆意拥挤在一起的场景重现。一大家子,七嘴八舌,七手八脚,每个人都有自己心里的小九九,东计较来西盘算去。也不知道究竟在算计些什么有的没的。想起那天和姊妹讨论时说到,别提什么心理学理论了,我就敢说,成年人不去构建父权家庭(不论传统或者新型)就能减少绝大多数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因为我现在在生活中一看到很多活在父权家庭中的人,都会从她们身上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自欺欺人的氛围 2025-03-30
女儿不必去爱不爱自己的任何人,包括妻母 我之前说过,不是所有母父都会爱孩子,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现在也想说不是所有孩子都会无条件地爱母父,即使这会被视为“大逆不道”。我逐渐就察觉到,我其实一点也不爱我的监护人。最典型的是看到她们生病,我更多的是漠然。当然这么说很有点“白眼狼”的味道,但确实是我的真实感受,甚至看到会很厌烦。我后来想或许是一种下意识的同态复仇。毕竟我小时候生病,招致的是辱骂和责怪,于是我学会了将病掩藏起来,那么她们生病 2025-03-30 #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