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建设的意义——照亮你,但又不仅仅是照亮你 总会有人骂你们搞女权运动实在不近人情,难道“我支持女权就是让女权来指责我”的吗?一旦自己被审视就觉得是女权的问题。然而女权对你生活的审视,根本目的并不在于批判你,也不在于指责,女权理论不会也没有这个动机,因为这太狭隘了,你也把自己看得太过重要。你个人并不是议题中心,不应该也不需要收获那么大的关注。女权理论关注的是女性群体未来的发展,可以提反婚反孝反对服美役也可以提不沾男不生男性别分离,因为这是面向 2025-04-02
母女之间本应有的天然联结更加证明妻母非母的事实 只要谈到母这个词,就会让部分被“妻母”(妻母非母,而是父权伥鬼)折腾长大的女性产生应激心理是必然的,我当然理解,因那是原生父权家庭给女儿们带来的痛,在伤口尚未被彻底治愈前都始终隐隐作痛,更何况在过程中会重复揭开结痂的伤口按压致血肉模糊。因为父权家庭的妻母和恶父往往是通过羞辱女儿来达到树立权威的目的,确立了权力结构不对等,保证自己处于上游优势地位,所谓长幼尊卑其实也是权力结构的表现,说到底就是“不论 2025-04-02
女性群体间的知识共产可以真实存在吗? 很难和一些固步自封刚愎自用的人严肃讨论关于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议题,因为动不动就是“你们抄我”的世界起源论,诸如同一文化圈的人互争谁先谁后谁保留完整就是最无用的事,文化在发展中随世事变化、淘汰、传承都是很自然的,谁最后传承下来、谁最先出现某种文化,只是某种时刻的一种存在状态而已。所以,文化私有讨论“最初”发明地其实是最搞笑的事情,我之前就有写一篇论述文化私有的文,很多人可能都看不懂或者认为太过激, 2025-04-02
文化私有与传承创造 文化彻底私有是没有办法推动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即使有相关产权的目的也是为了鼓励个体努力创造,而不是封闭创造,所以才会设有年限,而不是令人永久保有,况且也没法永久保有,所谓的私下永久保有反而更容易损坏创造,因为知晓的人太少,甚至凝聚着智慧结晶的思想、发明、经验总结一次次毁损灭失,导致的结果就是文明倒退。知识产权应该是在私有制出现后不得不配套的一种被动措施,很多人不敢说,这的确是父系在为自己的私有制打 2025-04-02
一定是哲学引领技术发展 女权想要推翻男本位视角必定会推翻以男本位视角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一切逻辑体系,建立起以女本位视角为中心的体系,也就是一定会发展关于女性的哲学,才有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中间就包括对于社会的看法,对于科学技术的看法,对于未来发展的看法。这些在母系社会一定曾经出现过,只是传承有部分断层,观念也需要更新,就像之前说过的,社会发展,哲学必定先行。那么同样,科学技术如果不在女本位的指导下发展,那 2025-04-02
母系家庭是可以实践的 谈到谷爱凌对于女性群体的意义,作为旁观者,我挺高兴又挺遗憾,高兴的是看到了母系家庭下的女儿会是什么模样,遗憾的是世上本应该有更多的女儿类似于她。或者说,每一个女儿诞生于世本就都应是得到如此的对待,而在父权社会下有单身生育和建立母系家庭意愿的母亲本身就在思想上比那些还在给孩子造父的妻母要高出一个境地。能够看清父权本质的女人和一辈子都看不清的女人注定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甚至包括她们的女儿。在母系家庭下 2025-04-02
女性群体意识与女性命运共同体 我觉得大家对何为女性群体意识、何为女性命运共同体都要有清晰的认知。包括我之前说的基本盘思想没有大变的前提下,即使给她们选择的权利,她们也可能投出个和现在一模一样的世界。甚至说这个世界就是她们默认存在的,所以女性群体意识变革是非常重要的,不可能存在一个凌驾于所有女性众意之上的个人意识,这种个人意识也无法领导所有女人。人类雌性是属于动物界中非常堕落的那种。我之前说过人类沦落至此,男是大头,但女性群体意 2025-04-02
自然与母系 随着了解,逐渐发现一些母系的大个子生物其实性情特别温和、善良,她们不仅自知能量巨大,也会主动承担更多的社群责任,也就是传说中的能力越大承担的责任越大。比如大象,将自己看成森林的守护者(当然这是人类的观感,可能她们做出这些行为都是很自然下意识的,并未有对自己有定义),不仅维护森林的稳定,有能力的时候还会帮助一些弱小物种迁徙,用鼻子托着她们。她们不仅能够理解生命还能够理解死亡,在寻找水的途中看到死去同 2025-04-02
母系与父系下女性发病率对比 两年前科普作者游识猷在微博上引用了一项研究结果,其中表明,生活在母系摩梭社群里的女性,比起生活在父系社群里的女性更加健康。(想找原博结果半年可见所以搜索了一下中文源数据内容打算自存)结论来源于2017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该调查覆盖了12个摩梭村庄的958人,其中6个村庄为父系,6个为母系,其中母系指由女性继承财产、参与决策,而父系指男性继承财产并拥有更多家庭权力。调查结果最终在2020年发表:在父系 2025-04-02
为什么小时候未经驯化时更容易获得女性团结? 小时候很有意思的,幼儿园小学男女之间界限分明画三八线,都是更爱和同性玩、更爱和同性互帮互助,尤其是女孩。我一直觉得小孩子未经“矫正”的态度是最能体现原本事实的,我就在想为什么小时候刚开始有女男之分,她们就会分开玩?班上竞选投票,班长是男班长还是女班长都是看班上男生多还是女生多,男女年纪虽小但态度鲜明得就跟楚汉河界一样,那个时候有些个男的就懂了如果自己投票给女同学就是叛徒,略微有些拎不清的还会被教训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