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婚女靠近女权,女权绝不可能维护妻权 随着女权的发展,很多人都发现了单女也就是自然女性的力量,甚至数次出现了婚女争取妻权要求单女协助发声的事,是的,非常搞笑,女性群体内部占绝大多比例的婚女总是来要求单女为她们的妻权发声,并以此作为女性“互助”的表现。为什么婚女她们自己不去努力、不指望通过自己谈判来达到目的?因为她们处于男权结构中并在维系着男权秩序,本质上是男权制度的维护者。而在这种大规模婚女沦为人质的前提下,试图脱离男权序列、想要开启 2025-04-01
犯过错走过弯路,但只要有改变的决心最后总能同路 有友邻说看到小女孩儿们总是掉进自己以前掉过的坑,旁人再怎么提醒也没用,难免觉得惋惜,我虽然也难以摆脱遗憾的第一反应,但总体来说我还是对女性觉醒的未来充满信心,也不觉得对方定要听我的建议。因为现在回过头再看,以前不认为有问题、现在或多或少觉得有问题的那些错我曾经也犯过,我上供式追过男星、看过耽美写过同人、买过三坑的衣服助长过店家白幼瘦氛围、在体态健康的情况下节食减肥过、还曾经一度陷入化妆陷阱(当然因 2025-04-01
知行合一本应自然而然 我希望女性个体做出各种抉择时是真心认同某种观念,并且有去实践的执行力和勇气,而不是因为被男权或者男人恐吓或者哄骗。在我看来,知行合一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比如我说我不婚不育,我并不觉得我这样是为女权或者女性群体牺牲了什么,而是很自然的,我因认同这种观念,我这样想,我这样做,最后走到这个地步,全凭个人心意。既不是憋着一口气强迫自己,也没有半点不愿的意思。还是那句话,如果你真心认同,那就不需要你勉强,也不 2025-04-01
女权主义者身份与女权行为 好像很多人很难分清楚身份和行为的区别,总以身份定义行为,但其实即使身为女权主义者也不代表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女权行为,当然也不必苛求事事都是,非女权行为也不因你是女权主义者的身份而变成女权行为。公开说还是之前讨论过的身份和行为的问题,女权主义者有没有可能做出不女权的行为,不女权的行为会不会因为女权主义者的身份而变成女权行为。我给出的前者答案是是,后者答案是否。当然这又涉及到后续如果有女权主义者做出不 2025-04-01
女性群体议题的重要性应当高于个人情绪发泄 我看平台内大家对于情绪和态度的关注度远比议题本身的关注度真的要高多了,我之前就说过平台逐渐沦于情绪发泄,而很多时候我懒于去过分夸大情绪,不是我不在意,是这些情绪的重要性确实就是不如那些核心的议题,把女性群体议题变成个人感情之分,是有人故意在搅混水,就有人被带着走。比如“反婚废婚”“婚姻是奴隶制”的讨论层次就是高于“如何对待婚女”,你对婚女是嘲笑讽刺看不起也好,是心疼怜惜想教化也罢,所有这些态度应该 2025-04-01
女性身份不消解向男权输血的行为性质 再说一遍,提出「不要骂女人」是在帮助女人对抗父权社会的攻击(譬如荡妇羞辱),提出「不要管女人」是在帮助女人抵制父权社会的规训(譬如性别刻板印象),鼓励女人不要做父权刽子手的帮凶,鼓励女人联合起来对抗男性联盟,并不代表所有女人做的所有事情都合理正当,即使在损害女性群体利益时也可以得到所有女人的豁免,更不是禁止分析女人所作所为的免死金牌,这种口号并不是无底线的包容,也不是无条件的滥用,拜托少一点自以为 2025-04-01
女权主张和个人实践如何实现相对平衡 既然理解女权理论的建设意义,那么在回到女权议题和女性个体生活的问题上来,这个问题非常具体细微,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解释,而关于我还有我认识的一些女权主义者能不能理解个体女性的遭遇,我自认非常能理解。我之前就说过,目前女权主义者生活在男权社会可能有着自己不自知的厌女视区,同样也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女权行为,因为这太苛刻。女权主义者虽然不能保证所有行为都是女权行为,但我觉得底线和原则还是得有,一些主要议题 2025-04-01
牺牲和基本盘一样的人生的可能性算牺牲吗? 据观察所见,我近来又更多地懂了一点总是嘴里不停念叨着“女权让我失去了什么”的女人对于女权和其她女权主义者的怨气何来。说简单点,因为她们觉得自己是有在为女权牺牲,或者说她们认为女权在要求她们牺牲。她们面对男权时,有着自己不承认的非常强烈的软弱性妥协性,但是对此避而不谈,所以才会每次都要站出来说:“女权让我失去了什么。”“你们为什么要用女权审视我的生活!”“你们对女权主义者实在要求太高!”这其实是包括 2025-04-01
女性群体中的责任分散效应 说一点难听的话,有可能会冒犯到部分女性,这点感受并非我一方能够控制,请各位谨慎观看。我确实在观察中发现女性群体中目前存在很严重的责任分散效应,也就是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哪怕是在泛女权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在期待对方做出行动,而轮到自己头上觉得自己力量过于弱小所以不行动也没有关系。所以我也讲过很多次结构和个体、群体和个体的关系,就是这个原因,每一个女性个体,都不要看轻自己的能力,也不要无视自己的责任 2025-04-01
不想重蹈断层的覆辙 现在很多固有的观念你以为是已经存在几百年几千年了,然后仔细算算才几十年,其实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因为你只活这几十年。就好像现在要人回忆起没有智能手机的生活根本难以想象一样,尤其是对于那些一出生就有手机的孩子而言,她们就生在习以为常的“新”世界,她们习惯了手机的存在,不知道没有手机是什么样子。也比如常态化的防疫措施改变了多少人的生活方式已经数不清了,经历过之前的人还能问一句我们是这样活着的吗?若是在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