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早点相遇一说,一切时机都是刚刚好 总有人说,如果我们能够早点相遇就好了,就能够多喜欢你几天,就可以对你好更久,这样就不会错过了,要是早一点就不会孤单了,要是早一点陪着你就好了,要是早一点看到也不会犯这么多错之类的话。比如我也经常遇到有姊妹说如果能够早一点看到我说的话或许就可以不要走那么多弯路,但我会觉得你或许并不是没有早点遇见,而是早些时候即使遇见了也不过是直接略过没有注意罢了。那些弯路也许是你必经之路,犯过那些错,你才能真正理解 2025-04-01
你是不是有妄想症 我之前有过一篇关于翻旧账的文,提到过很多人伤害过人但从不认错,逃避错误,而且可能的确很多时候不承认不记得,但第一反应都是说自己没做过这些。而我没提的是我以前特“乖”(我现在很讨厌这个字),所以在我第一次反抗家长权威叙事的时候,她们无法想象我居然敢,甚至在我妈身上体会过“你记错了”“你理解错了”“你妄想症”“这些都是你幻想出来的吧”“你怎么总是在记仇想着这些不好的”。因为我那段时间精神状态确实不好, 2025-04-01
父权家庭内情绪发泄与心理资源的调配问题 谈谈父权家庭内有关于情绪发泄的特征。其实之前我在情绪垃圾桶那篇文(“三、女心”的★停止成为情绪垃圾桶)的时候也有提过,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态势,也说过要和这种家庭脱离。因为这种态势实际上和父权家庭的权力结构分不开,权力在精神方面也包括整个家庭的情绪调节宣泄和心理资源分配,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上游强势者对于下游的尽情吸食。这点我在情绪垃圾桶那篇文里面说过不少,这里就不赘述,大概总结一下:情绪 2025-04-01
所谓“造父” 所谓“造父”被法律和社会认可的拟制关系,最典型是“父”。母亲和后代子女之间是天然的血缘纽带,无需人类社会认可,是自然赋权。而“父”是后天生造从而生来不详的,所以才会有“母之夫为父”这一说法,当然这种反人性反自然的做法也让男人为亲子不确定性纠结了数千年,只能通过控制女人人身达到夺权的目的。造夫一词恰好提到婚姻,从而所谓姻亲也是拟制关系,那么就包括夫妻、女婿、儿媳、亲家等等,当然根据人身财产的相关捆绑 2025-04-01
女人与恶魔 村里有一个女人突然有一天就疯了。每天都悄悄躲在角落里一个人低头断断续续地自言自语,嘴里一直碎碎念说这个世界抛弃了她,说自己的人生被彻底毁了,说身边充满罪犯抬头都是人渣,仿佛活在这个颠倒一切的人类社会让她无法忍受所以彻底陷入癫狂,所以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相反的世界不愿醒来,自顾自地活在虚幻之中。而这一切在外人看来仅仅表现为这个女人疯疯癫癫神神叨叨,是不正常的。本来是一件小事。这世上被逼疯的女人多了去了, 2025-04-01
堕胎为什么成为女性需要争取的“权利” 堕胎为什么会变成一种女性需要争取的「权利」,这个问题值得所有女性深思,即使你仅仅因为无法控制自己身体而在看到这种规定时感到不适也是一种好事,至少你在情感上明白了这意味着女性在生育上已经丧失了本由自然赋予的、女性自主决定的「权力」。这种权力包括是否决定生育、是否自主控制生育过程、是否掌握生育成果,并且需要认识到这种权力所属应该是唯一且由女性垄断的。女性是人类唯一的生育主体,享有完整且独立的生育权力( 2025-04-01
网络上的消失不等于线下的放弃,女权不仅仅是主义,更是生活 能够理解很多媎妹对于博主退博的难受,我也在搜索她们广场时看到男权过去对她们攻击的痕迹感到有点心酸,但我并不觉得这意味着女权遭受重大打击。在互联网女权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是如此的,接连不断地有旧人离去,但也马不停蹄地就有新人加入。选择离开的人也许是因为个人生活,又或者是因为观念分歧,还有些是忙到无法分身兼顾网络,她们一时离开这里,但并不意味着女权从她们的身上剥离,她们若是继续坚持女权道路,她们 2025-04-01
空喊口号,流于表面 上网久了,见多了光是宣泄情绪的发言,当然明白这是必要的也是“绝对正确”的,官方体面的漂亮话谁都会说,而且非常受欢迎,但是有多少用?如果只是此起彼伏地不停反刍女性苦痛,而从没想过改变,那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消耗女性力量。这种戏码我是真的看腻了。你能从别人的人生和故事里得到教训,救下更多的潜在受害者(包括你自己),难道不比你天天哭诉自己过去错了要好吗?我们不是活在过去的。任何议题讨论只要基本盘和平权掺合进 2025-04-01
拿女权标准去审核网络账号是否合格真的有必要吗? 之前有人指责我说过你怎么不去审核你的评论,你怎么不去看你粉丝列表的首页,看看她们怎么做不到激女的要求,看看她们怎么知行不一的,你怎么还不移除她们还允许她们看你微博。我是觉得没有必要,太像党同伐异了,稍微有点边界感,对我以及女性群体没有恶意的女性个体,我没必要去做这些事,我不喜欢粉丝这种说法,也没有当彼此是不对等关系。还有很多订阅者知行不一这事我知道,没必要拿这个攻讦我,之前我也说过我知道很多人所谓 2025-04-01
不断“复读”真的没有意义吗? 之前被人说过我天天在复读或者车轱辘,觉得没意义,更甚者觉得我在借此推销根本没人买账的滞销产品(指观点输出)。我不否认我在复读这一点,在搬运文章的过程中确实发现很多事一次又一次地翻出来都说烂了。但我自问我也没有一天到晚都在复读,观点不新鲜是因为议题不新鲜。我需要强调,不是我喜欢复读,是有时候刷微博给我一种陷入莫比乌斯环的错觉,就你看看热议的很多议题明明讨论过很多次了,但还是每过一段时间就又被不同的人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