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id
  • 首页
  • 归档
  • 分类
  • 标签
  • 关于

只存在即时满足,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延迟」

一直怀疑人类对自己有一种诡异的补偿心理,又或者也只是我而已,即在自己没有能力或者还年幼时没有能够获得的东西,一旦长大后自己有能力、能够负担、无需再依赖仰仗任何人就能获得时,会千百倍的补偿给自己,即使那时的自己已经不再需要。告诉自己说我已经长大,可以照顾自己了。像是替当时羡慕她人的我圆了一个梦似的。但实际上,延期获得的满足感是很难这么长时间还真实存在的。那橱窗里的水晶球,没买的那条裙子,风靡一时的手
2025-04-01

妥协、认命不等于成长

庸俗的商人才会认为,有钱就等于成长,中英夹杂就等于见过世面,这几个命题之间关系并非充分必要条件,也不能完全对等配平。当然,说更直白一点,成长不等于也无法等于学会妥协,一个人反反复复地妥协退让,其实只是在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向世俗低头无罪,或许当事人觉得无伤大雅,但这个世界越来越糟就是因为低头的人越来越多。妥协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逃避、放弃、被控制,被人群推搡着向前走,也许是被动地接受了一切荒唐和不公,但
2025-04-01

人生不是只有一条路

有时候在朋友圈看到不同的人生,会发现人生不是只有做题一条路,读书也不仅仅是为了成绩,甚至有很多殊途同归,曾经看来如此不同的各位最后依旧归于同样的结局。就,读书读不好的人照样可以找到自己发光发热的领域,甚至我觉得应试教育本身就害了很多人,做个规规矩矩的“好孩子”、“做题家”这个规则打压了很多孩子不同的可能性,让她们更习惯于服从,一直在规矩中顺应秩序,被条条框框限制住,反而变得步履维艰。因为出路是要跳
2025-04-01

不必想着那只喜马拉雅山的猴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那个《喜马拉雅山的猴子》的寓言故事,故事梗概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来自山外的炼金士来到山里,对山民说可以教她们点石成金的法术,山民们凑齐了学费高高兴兴地跟他学习咒语,炼金士收完钱教给她们咒语,然后对她们千叮咛万嘱咐道:「你在念这个咒语的时候千万千万不要想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记住了,否则咒语就会失效。」山民忙不迭地答应了,想着自己都要发财了怎么还会想那猴子呢。可是在念咒语的过程中,那
2025-04-01

结果真的有想象中的重要吗?——“成功学”的思考

有时候也想问,“结果”重要吗?虽然早就知道目前这个社会节点,对待“成功”的定义和标准太过单一。我讨厌主流的“成功学”,却不能说自己已经和它已经彻底割裂不再被裹挟,毕竟活在社会太难脱离了。即使如此,也并不妨碍我厌烦且恶心如今的单一成功观。仿佛只要一个人有钱有权就能站在至高无上的道德制高点,说什么做什么都是绝对正确的,对别人指手画脚叫做高人指点,只要有人敢反对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任这种人如批发一样
2025-04-01

得不到和已失去

我在想,人类为什么总是会认为得不到的才最好。大概就正是因为没有得到,所以世间再也无法证实它不够好,所以人会将想象中的好尽数付诸于此。就比如一个演员因为阴差阳错没有演到原定剧本,对新剧不满意的观众总会对此表示遗憾和意难平,然而,假如真是那个演员演了,其实也不保证不会把白月光砸个粉碎。我后来又在想,那又为什么人总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大概就是曾经拥有过会让人产生一种误解,以为自己可以永远拥有。这种错觉导
2025-04-01

人生而特别

性格这种个体特征在被社会规训之前好像就是有天生的成分在内,有人活泼有人内向有人洁癖有人随意,就好像生来食性有人爱吃辣有人嗜甜,有人擅长歌舞有人擅长写作有人擅长运动,有人眼睛大眼睛小,有人圆脸有人长脸,其实从小就有征兆。后来想想,又何止性格,虽然说人类相类似的地方很多,但实际上每一具人身对于世界的感知度也不一样,有人敏感有人迟钝,每个人的体质也完全不一样,你去仔细观察和关心自己的身体试一试,只要你去
2025-04-01

在无法判断善意时请珍惜自己的心意

其实我个人的话是不太建议掏心掏肺地在网上给并不熟悉的陌生人通过私信或其她一对一交互的方式讲述一些私密事情这种行为的,哪怕是一些投稿或者你单方面关注很久认为关系很近或者觉得对方很好的人,原因是辨认对方是否善意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你觉得对方是可以分享的存在,所以交付出你的真心,但很可能你的善意会被辜负,包括我自己其实在遇到求助的时候,偶尔也会感到些许无措和惶恐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常年不开私信的原因。当然
2025-04-01

人或许有许多假面,但本身就不可能只有一面

总是有刻板印象和偏见的人很难理解真实存在的个体。因为人性本就复杂多变,理性和感性本就天然不互斥的,你平日里觉得人性单一或许是因为人设的塑造,被允许看到的只有这一面罢了。为了打造谎言,为了遮掩真实,很多人都会给自己戴上某一副假面,也许是为了虚荣心,也许是为了利益,挑动人心,只展现某一角度或者层次给人看。但人不可能,只有一面。这并不是好坏的问题,人类实在太复杂了,人性也不够纯粹,即使一些人在外界眼里无
2025-04-01

我的“厌人程度”往往取决于我的“社会化程度”

上次被人误会说觉得我有时候挺伤感,其实我觉得我发的东西都还情绪比较稳定(毕竟我厌人的时候我连网都不想上),而我情绪值低的时候写的东西比我发出来的那些抑郁多了,是不想传递这种心情出去,因为我知道大家都很累,很多姊妹甚至比我苦多了,我不想过多地去渲染。因为不断地传递苦的信息会让情绪无限下沉,反复加强会形成回音室就真的很难走出来了,所以一直想鼓励积极坦然,希望大家能获得更多能量,但我自己肯定活在这个社会
2025-04-01
1…3031323334…68

搜索

Hexo Flu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