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id
  • 首页
  • 归档
  • 分类
  • 标签
  • 关于

停止美化女人受苦,停止共情男人“艰难”

其实我看到这些是会觉得有点好笑的,你要是说看客面对个体没有一丁点儿真心也不对,但你要是把女性群体的创伤放在她们面前,她们保管下一秒给你来个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这也是我所说女性遭遇的苦难真实而又惨痛,但又因为太过常见甚至连个新闻都上不了。说到底,因为绝大多数人依旧还是以男为主体去评判一切,男人受苦受难是世道不公,女人受苦受难是无可奈何。女人仿佛苦难的化身,所以不尊重她们的感受,不在意她们的故事,随意抹
2025-04-01

心疼男人是一种父系心理疾病

动不动就心疼男人是一种父系心理疾病,是男权社会下被灌输的爱男病,是以男本位男权叙事为基础的世界观。心疼男人没有办法抒发自己的感情,一无视了这是父权压迫下对于男性的反噬,略过了这是因为社会化厌女带来的后果,二会让男人一旦抒发自己的感情就获得比女性更多的社会宽容和理解。尤其是在女性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这一行为还在被污名化和围剿的前提下。我为什么认为这是厌女带来的后果呢?很简单的事,我基本很少在这国男性身
2025-04-01

在男权社会讨论“性转”毫无意义

将女性的生存困境性转后复述给等男听,试图唤醒他们基于同类的共情这点本身就是徒劳无功的。那么,为什么他们会对女性所遭受的现实苦痛无动于衷呢?这就和等男口中的“性别互换”非常类似,是一个很容易让人陷入的伪命题。当等男提出“性别互换”并以此来指责女性的反抗是小题大做过于敏感时,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等男嘴上说互换是非常好听,但是强势和弱势怎么换?按照他们的逻辑,只需要把当事人在具体事件中调换性别,罔顾
2025-04-01

不要信任任何与女身直觉相悖的“艺术”

不要信任任何与女身直觉相悖的“艺术” ——男权艺术不可能脱离人的思想①要谈一个行为是不是艺术,先谈艺术本身。艺术来自于人,最终也要传达到人,所以艺术其实就是人类文化的产物,并不是什么脱离于人类社会的空中楼阁,也不可能是人类躲避现实的完美乌托邦,因为那就是现实的投影本身。而今男权艺术被拿来当遮羞布的时代,女人更应该信任自己直觉和真实感受,因为现在的文艺界,小部
2025-04-01

女性正面角色真的多吗?——什么叫“正面”

大家都说女性正面角色都看腻了,想看到有血有肉的女反派,当然我也想,不觉得这个需求有什么大问题。但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文艺创作方面,坚强勇敢自我的女性正面角色真的很多吗?我看不尽然吧。很多所谓的女性正面角色不过是女德的化身而已。她们被视为正面就在于她们服从女德(新旧时代),顺从主流舆论的要求,接受着男人的评价和审判,或多或少地向男权低了头。传统男权在作品中一般以妻母的完美设定来要求这类女性角色,所
2025-04-01

国内文艺创作的速食怪象

韩剧是铺天盖地的狗血大戏,剧中人动不动就因为一点感情歇斯底里,所以回忆起来能记住的形容词就是夸张,也是因为夸张而丧失了切身的真实感,时刻铭记着自己是旁观者是不小心途经的路人。日剧却是因为一点生活细节就能够想起的熟稔,时间好似其中的一双翻云覆雨手,能够想起来的也就是日复一日地刻入骨血的平淡,正是因为平淡反倒多了一丝身临其境,偶尔让人产生错觉,误会自己其实也是剧中人。因为拍摄手法的差异让人回想起来的温
2025-04-01

男假人的出现——男性虚拟形象的美化与神化

从描写男人本性但完全接受这一切,到不接受男人本性而塑造男性完美虚拟形象,是女性意识的提升吗?我想我很难认为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不谈太远,二十多年前的言情小说,女作者至少还敢写一些招人烦的男性形象,因为那些人物设定取材于男活人,背后都是一些实话,当然我不是说她们的局限性不存在,她们的局限性是知道天残垃圾,却依旧包容,推崇浪漫爱叙事却对其弊端只字不提,类似于婚女知道她老公家暴依旧死咬着不肯离婚所以用各
2025-04-01

玛丽消失的“玛丽苏创作”

少女漫和言情小说,说是说受众是女性,说是说创作者也是女性,但是否真的有利于女性却要打上问号,因为创作本身就要看以谁为中心刻画人物形象,以谁的利益为福祉,以谁的动机为导向。如果只是以女主的角度衬托男主的优越,那只是打着玛丽苏的旗号写着苏男人的故事,是虚假的谎言,是恶毒的骗局。也就是在借着女主的壳子在写男主的美好、优秀、人物弧光,因为这些男性形象的丰满建立在女性形象的模糊不清。在这些故事里,女性角色往
2025-04-01

理论建设与文艺创作

理论输出和爱女文创内容不同,其实承担的责任是不一样的,理论建设有其必不可少的重要性,甚至引领着社会各方面不断发展,我反复强调女身哲学和女权理论一定是最核心最根本最精华的存在,是高于文创本身的,但作为被影响又能反哺到理论的部分,狭义的文创(除思想理论意识形态结晶等理论建设外的其余创作模式)确实也有其独特性。所以我个人并不觉得需要因为爱女文创有关于意识形态的深层输出太少而否定其作用。有人讨论时提到,其
2025-04-01

需要因为“批判”而去仔细研读男权文艺吗?

要不要因为去批判这个理由去仔细研读男人写的东西?我认为,你没必要给自己找不痛快。首先,你平日里就能够接触到很多男人写的东西,男权文艺、哲学思想本来就占据主流舆论,是你根本无法规避的。你躲都没地躲还嫌自己看得不够,还要特地去找男人写的东西来看吗?哪怕是为了批判,我也觉得是浪费时间。其次,男人写的东西有什么好看的,连最基本的精神抚慰都做不到。本来就精神匮乏的人读男权文艺,只会越读越想死。充斥着死能量的
2025-04-01
1…1415161718…68

搜索

Hexo Flu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