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不公下的舆论反噬,属盈亏同源 这次的舆论反弹因为过去一直在向普通人强调努力——收获这个机制,当然这个机制本身应该是没问题的,是鼓励向上的,社会若缺失生产(努力)会导致停滞,但鼓励努力的结果是实际资源分配中是根据等级而不是根据努力来定,所以当努力得不到收获,或者更直白一点说,普通人努力的结果被上层收割的时候,大众对这种机制的信仰就会崩溃。同时因为大量剥夺导致的普遍匮乏,使得社会中的绝大多数普通人都认为自己只有也必须通过“大量的收 2025-04-02
等级制与仇恨教育 图:@原是青山见秋海:昨天能活埋猫,今天就要封锁人,明天就该觉得纯血统屠杀混血麻瓜泥巴种是天经地义的,是光明正大有利于世界的清洗行为。毕竟这还没到末日,有些垃圾已经开始想好今天牺牲老人,明天再牺牲女人,后天牺牲小孩儿的一整套话术了。(2020-02-11)——其实,动物被消杀的背后反映的是典型的父权生命观。在明显存在区别对待的等级社会,虽然嘴上也会强调说不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每一条生命都应当得到尊 2025-04-02
威权维护的不是个体男人,而是男权秩序 也许会有不谙世事的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威权会要一次次引起众怒地维护那些个体男性,甚至牠们既没有权也没有钱,很轻易地就获得了社会倾斜,究竟目的何在?这就是男性在男权社会的特权,不需要钱也不需要权就拥有的社会倾斜待遇。因为威权真正想要维护的并不是每个男性个体,而是一整套利男护男的男权逻辑,在意的也并不是每个男性个体的生活状态,而是保证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同时利用个体男人来控制个体女人,减少了统治成本。只 2025-04-02
所谓“小镇做题家”背后是资源壁垒 小镇做题家这个词语的出现难道不是对现有社会阶级固化、贫富极差、赤贫巨富的讽刺自嘲,因为等级制造成眼界、资源、背景的天差地别,你再怎么努力也都是在做无用功,甚至比不过别人的人生起点?小镇做题家需要通过不停地做题、考试、审核等各种难关才能拿到别人生来已经在场的所谓入场券,即使千军万马独木桥地越过去挤进去了,也依旧不受欢迎。说难听点,在这种社会,同样的努力能够获得平等的待遇和回报是一个不存在的伪命题,更 2025-04-02
中高层女性面对性别议题的保守性从何而来 中高层女性因为活在较为体面温和的处境所以很多难以对男权真正之恶有清醒的认知,在性别议题上往往具有很强的保守性,这其实和欧美主流为什么是自由女权主导存在着一样的困境。而欧美女性的处境和本身世界的殖民形势息息相关(包括曾经的和现在的),她们的“愚蠢”和这里高女的“愚蠢”有异曲同工之妙。被社会已经驯服好的乖顺绵羊很难理解男权究竟能够恶到什么程度,同样难以想象男权真正之恶,她们能够认识到的都是男权主流告诉 2025-04-02
普男摒弃阶级为侵害女性的高男制造舆论的目的在于维护男权统治 国男看到王思聪被揭露骚扰女性这件事当然会恼羞成怒,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整个男权社会给他们男人灌输的观念就是将女人非人化的概念,即女人并非应该被尊重的独立个体,而是男人的附庸,女人在他们眼里仅仅是和金钱、房、车等物质资源对等的「物品」。而男权为了维持等级制的存在,牠们既要保证高阶层男性的利益,也要保证低阶层男性的稳定,所制定的方案就是牺牲女性,作为每一阶层的兜底,并同时灌输一种阶级跨越万能论的口号来 2025-04-02
劫掠女性并不是地域特色,而是男权底色 但凡睁开过眼认真去看现实的人就会知道被拐卖女性绝非这一个例,而是从过去到现在普遍存在、真切发生在这片土地的事实。也不是地域问题,背后牵扯到的不仅是跨省,还有跨国。说白了,在对徐州的认知不断翻新中大众发现的所谓“农村宗族势力”“地方权力垄断”你乍一眼觉得匪夷所思,但其实这种无法无天在这里已经存在很久很久了,只要你愿意去看(之前看不到可能是疲于奔命没有时间,也可能是低头认命没有意识,还有可能是心知肚明 2025-04-02
控制狂与巨婴,家长与幼崽 这里的确盛产控制狂,但很多人没有发现控制狂和巨婴往往在一段关系内相伴而生,少了巨婴,控制狂的控制欲无从发泄,少了控制狂,巨婴的依附心无人做主。父权威权一体同构,所谓的家长式管理就是收走个人最多的权利和自由来扩张自己权力的边界,美其名曰对你事事包办,实际上是事事如他意的办。你有没有投票的权利彼此心照不宣,是讨论还是通知大家心知肚明,它们根本不在意你的想法。至于说话的究竟是「人」,还是喉舌,明眼人也都 2025-04-02
婚女要求女权认可她们其实是对女性群体的恶意 婚女缺的是女权主义者的理解和尊重吗?如果只是要这些,她们不至于每次谈到婚姻议题就要一跳三尺高,觉得自己被刺痛了。因为她们缺的是你对于她们行为的羡慕、赞扬、褒奖,她们只想要你们认同她们的行为,而并不是要你们理解她们为什么这么做。就好像她们热衷于晒自己那个劣精老公,她们不是不知道那是个劣精,却一天到晚明里暗里在那里秀所谓的恩爱,打个比方,男的自己大鱼大肉但给她准备一碗白米饭加一小碗咸菜,她不以为耻反以 2025-04-02
离开网络也许不是一件坏事 这是一封二月份放在备忘录的来信:突然想起喜欢的博主,认识的,不认识的,最后一个个退博,好像都是这几年发生的事,其中不乏一些我真心羡慕过她的才华并想过如果能够互换人生就好了的存在。分离往往没有预兆,有可能就是发博频率慢慢地从一天好几条到一年发不到一条,热闹的时候想不起这个缺口,但是总会在突然有一天发现对方好久没见到过了,甚至看见她们以前的留言都会有一瞬间的恍惚失神,看到那个名字感到陌生又熟悉,想碰又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