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系与父系下女性发病率对比
两年前科普作者游识猷在微博上引用了一项研究结果,其中表明,生活在母系摩梭社群里的女性,比起生活在父系社群里的女性更加健康。(想找原博结果半年可见所以搜索了一下中文源数据内容打算自存)
结论来源于2017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该调查覆盖了12个摩梭村庄的958人,其中6个村庄为父系,6个为母系,其中母系指由女性继承财产、参与决策,而父系指男性继承财产并拥有更多家庭权力。
调查结果最终在2020年发表:在父系社区,女性慢性炎症发病率(8.3%)是男性(3.2%)的两倍多,但这种模式在母系社区却相反(男性为6.4%;女性为3.6%);而高血压也遵照相同的模式,即在父系社区,女性的患病率(33.3%)高于男性(26.1%),而在母系社区则相反(男性为27.8%;女性为25.6%)。
慢性炎症是人长期健康状况的反应,对此,研究者麦迪森认为,这或许是因为在母系社群里,女性拥有更多生活自主权和控制感,掌控家庭内资源分配的权力。而且当地女性获得的社会支持不同。一个明显之处在于,在母系社群,女人通常一生都与自己的姐妹居住在一起,她的社群会提供支持;而父系地区的女性是在婚后搬入夫家,或许就得不到这么多社会支持——因此,我们怀疑女性在母系社群内能获得更多社会支持,从而让她们在社交中更加活跃,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看完觉得很有趣,在男权社会里女性长寿却发病率不低的原因大概和男权的压迫分不开,女性在母系社会更加健康。如果样本中女男数目基本相当的话,母系的总体发病率也比父系低,说明母系中的人类更加健康,不过这个研究没有对比一下心理疾病比例,我倒是非常好奇这点,也觉得数据会非常可观。
女性长寿是人类社会都有的表现(此处长寿相对于男性),只是父系下女性发病率增加了很多。有姊妹问两边寿命对比,我觉得很可能母系更长。毕竟发病率增加严重影响了生活体验,按道理来说母系女性平均寿命可能比父系女性更长,不过都长于y染是肯定的。
天天宣传男本位好、男身好,怎么不提提男身天然多病早死易夭折的事儿啊,拿着女性在男权社会备受折磨急剧上升的基础患病率来和男性在男权社会养尊处优平稳降低的基础患病率比依旧改变不了自然规定的男人早死的命,这叫什么呢?
“人定胜不了天”?自然面前,男权也不过是蝼蚁罢了。
——
@父系优质陪伴的欺骗——“爱情”,姊妹们的优质陪伴永远是姊妹,女性间的亲密关系延缓衰老,拒绝给男人当妈,远离巨婴。👉🏻是值得参考的女性长寿秘诀推荐。
@我老家有个劳碌一辈子的老奶奶,在六十多岁的某一天像往常一样干了一天的活,傍晚坐在路边休息结果死了,大家都挺意外的,毕竟还不算太老还能动照顾孙子做饭种地什么的,又讨论着没病没灾忙活完之后梦里走了也不错。😄
人生的最后一天都在为了别人活。
//
@前两天还在微博看见了一个数据,没伴侣的独居女性老人身体不适去医院的数据大概是70%,但是有伴侣的老年女性身体不适去医院的数据只有25%左右😔
—@作者:对女性独居围剿力度这么大的前提下,还有人不清醒觉得婚姻是两人扶持?之前的婚姻满意率调查还不够明显吗?离婚起诉70%都是女性还不够明显?太傻了。😂
@微博 (weibo.cn),找到那条微博了,最后一张图说的就是浙江甘肃这两个地区的不同婚姻状况的农村老年女性生病去医院的差异性。
(图: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养老追踪的数据库的一份数据显示,浙江和甘肃两省55 岁以上的农村女性,独居的中老年女性在生病后,有77%的人选择了去医院检查,但如果是和丈夫一起生活,去检查的比例仅为23%。
也就是说在老年农村妇女的世界里,丈夫的健康状况很可能排在自己之前,能忍则忍,才是她们的医疗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