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过去的重新审视帮助我走出过去
对于过去的重新审视帮助我走出过去
吵架很有意思,所有人都不能避免翻旧账,就是说曾经囫囵过去的不愉快其实从来没有消失过,那些负面情绪通通变成了忍着的不顺眼,每次回忆起来都是“一让再让”,就好像融化的岩浆一直堵在火山口一样,只会把隐患酿成大难。
我曾经有段时间经常和我妈吵架,翻来覆去地吵过去发生的事情,俗称翻旧账,时间长短不一,可以从我小学一直翻到吵架那个时间点。
但其实吵架翻旧账本身并没有什么治愈能力,因为争吵中的每个人都只在乎自己的声音,没有静下心来听对方的诉求。对于我而言,反而是一次次地噩梦回溯,不断陷入二次伤害的泥淖中,因为我妈从不知错、更不认错。
我理解她的苦痛,她却不能理解我的,我人生遇到的上一代是真的非常非常以自我为中心,从不在乎旁人。当然我也不自夸,我没比她们好多少,顶多就是有样学样。
我想说的是吵架根本无用,真正有用的是吵完架我的重新审视,我吵完后会开始分析我所在意的每一件事情并且掌握其发展脉络,推测发生时的双方心理,然后等到闲时一件一件地写下来,反而在倾诉中逐渐释然不在意,我借助这个逻辑从枷锁中跳了出来,把自己当成一个旁观者再去看这些事,竟然躲开了本应有的伤害。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明白了我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法和我妈和解,当然也没必要和解,我只能和我自己和解。我不想一直把自己当成受害者自怨自艾,因为我永远等不来加害者的真实歉意。所以我选择自救,所以说文字真的很奇妙,输出那些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得到了治愈。
很多时候只有一切真的过去了,才好意思把那些人性之幽微写出来,否则都是说不出口的秘密。把那些过去摆出来的时候,自己反而像个旁观者,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故事的起承转合。写完了反而能够松一口气,仿佛卸下满身的担子,叹一句终于过去了。
所以不用担心我,如果看到我谈起自己,其实我是在试图新生。
——
@能够精准捕捉和表达问题,是稀缺能力。男权叫它敏感,实则敏锐。看你的文字也会被治愈。
—@作者:谢谢呐🥰🥰
//
@祝新生
//
@希望今后也能多看到你谈起自己,获得新生。听到你内心试图新生的声音也在治愈我自己,放下她,不再被绑。父系下被摧残的母爱如果无法改变就放下吧我们终将独自长大。
—@作者:很好的是我们终会长大。
*没关系,慢慢来,我们一起把它修好
我其实是一个脾气很急的人,在日常生活里很容易因为一点不顺心的小事失去耐心、变得急躁起来,而且越是细枝末节就越是抓心挠肝,体现在我会想怎么连这么点小事都要为难我。
同时有严重的刻板行为,会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做出规划和预想,一旦事情失去控制就会特别烦闷,很难接受超出自己预想外的情形发生,一不小心就会走向破罐子破摔的场景。当然,我自知这种性格对于解决问题无益而且伤身,但很难短时间内彻底摆脱这种影响。
所以每次只要看到性格内有完美主义和焦躁情绪的人在面对通过自己努力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的无助都会让我既共情又难堪,她们仿佛我的日常复刻,看到她们因为小事做不好想要干脆放弃时,总是想起不够理智的自己。可是往往这种时候,在心态濒临崩溃的边缘她们身边能有个宽容温和的人安抚情绪、鼓励重新再来,就又会令我生起希望。
看到她们突然想起以前上学时一起吃饭的朋友,放学铃声一响,能听见隔壁班同学一窝蜂地往食堂跑的动静,抬头就看到有人撑着手臂靠在教室后门等我下课,好不容易拖堂的老师终于放行,我急急忙忙地收拾桌椅和书包,那个身影却轻声说不着急,等你,慢慢来。
“现在情况是不太乐观呢。但是没关系,我在呀。你不要着急,我们慢慢来,我陪你一起把它修好。”
突然一个晃神,原来这种日子,已经过去好久好久了。
真希望每个容易深陷自责自厌情绪的女孩,都能够听到有人安慰你一句没关系,哪怕自己和自己说也好。
把所有人都推开,再骂为什么没有人理解自己
一些人的孤女状态真的是自找的,就逮谁都无理由发火谁能够理解,不把任何人看成可链接对象,把所有人当成假想敌,恨天恨地把自己塑造为孤岛,觉得天底下谁都不理解自己,觉得全天下的人都要害女,因为理解力有限而听不懂看不懂很多话,只能把别人拉到她的语境下再试图用她的逻辑打败对方。
和所有人的交流状态都是:“听我说,你闭嘴!”
对待所有人的态度也都是:“你不懂,听我的!”
暂且不提这种人是不是把交流当成自己单方面的情绪发泄,把其余人的发言都当成嗡嗡叫的苍蝇,不断在给自己的偏见排列组合。搁互联网寻找为自己负面情绪兜底的冤大头,看到满屏的感叹号,我都觉得情绪不稳定到要爆炸,跟得了甲亢一样。或许是平日里被各种各样的爹管多了,来互联网也想尝一尝当爹的滋味。
但我说,找错人了。想当主人要找听话的奴隶,你该去找那些服从性测试中得优的婚女啊。
就这种人,把所有人都推开,不是认为人蠢就是认为人坏,全世界就只有自己一个人是清醒的。永远在自视甚高觉得别人不配,通过辱骂来获得快感。原本可链接对象也变得无法链接,因为她看谁都看不惯。但凭什么因为她应激就可以随便伤害无辜的人了?一抬头发现怎么到处都是不想理她的“敌人”,怎么不是自作自受呢。
说白了,这种人伪装成色厉内荏的背后是非常脆弱和应激的表现,但精神状态不好也可以。可不是所有人,尤其是无辜的人,都要承担你精神不好的结果,没谁应该无缘无故为你兜底。
你找到无辜的陌生人发泄你在社会中受到的负面情绪来调节自己状态,你情绪发泄完了,骂够了,爽了,然后呢?一切都没有改变。你没想解决,就像炸弹,你只是想转移出去都丢给别人,但你之后还是会有源源不断的炸弹,因为你逃不出暴力结构。
最后,你还是那个把自己推到孤女境地的你,还是那个因为你的无差别攻击而被很多人拉黑拒绝交谈的你,还是那个精神状态经常不稳定的你。
不知道你下次还有没有这么好的运气找到这么多冤大头被你吸就是啦。
——
@作者:就不艾特了,记不住名字,就是说一些人早点对号入座,嗯,对,我骂的就是你。😲
//(对这块的@和—@进行了繁转简处理)
@有点晚才看到,不过刚好是最近在想的问题,这篇文章就神奇地出现在我眼前。想了一下还是想发问。我想请问姊姊,妳带上性别观点所见到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我带上这副名为「性别观点」的眼镜后,发现这世界上的一切几乎都和性别有关。
现在假设一个场景,母父希望妳结婚,妳不想结婚,也不想说很激进的话伤害他们;但如果从头分析起婚姻是如何压榨女性,即使用委婉的言语表达,他们听了以后还是很不开心,并认为妳缺乏社会经验、眼界狭隘、立场偏颇。然后,他们开始温和地威胁妳,老调重弹地说着不结婚的「坏处」,再举一些「世界上还是有好男人」的例子。这时妳会觉得妳不婚的立场是绝对正确的吗?母父骂妳,说妳不对,妳会反省自己呢,还是觉得他们其实并不理解妳呢?我想这些问题其实可以延伸,到最后就是要不要和「驴」、「蛆」交朋友。(不是要抬杠,想讨论,希望得到回复,回复的话就大感谢~)
—@作者:(性别视角之前提过几句,详见“四、第一性”的*性别议题与性别视角),事实上,的确女性视角就是根本视角,你用女性视角去分析议题会发现怎么明明看起来好像和性别无关的议题最后都和性别相关。我理解你的心情,可能你和母父之间的关系没有恶劣到要决裂的程度,所以你还是会在意她们的感受,觉得感性和理性拉扯,但如果你真心认同一种理论的正确性,你不会因为别人的质疑而怀疑自己。就好像你认为一加一等于二,你母父要求你承认一加一等于三,一样的道理。你会因此怀疑自己吗?然后我文中强调的也不是要和那些伥鬼真凶交往,而是一些人因为应激在推开所有可链接的人(包括自然女/女性联盟)。/
事实上,你可能很难想象女权革命和其余那些是不一样的,是根本性的,就是要推翻身边你认为最亲近的人(假父、妻母),让父消失,让妻母去除妻的身份,成为真正的母。
@感谢回复!不得不提这里坐标台湾,楠权在这吃女性的方式其实挺隐晦的,很难让女性发觉。连我之前也觉得这个社会蛮平等的😅,觉醒之后发现,其实只是从打十下变成打八下、吃女人的形式变了而已。
而以「家庭」来说,其实我从小到大在物质上跟我弟的待遇差不多,也没有做太多的家务(我弟还做的比我多一些)。所以如果我anti孝,不但伤感情而且有可能失去继承权。所以其实想再问姊姊一个问题:6b4t里提到要anti孝,但是3争3反里有提到要争继承权,感觉是有点矛盾,因为如果anti孝,继承权很可能就飞了。
最后,因为我目前还在求学,算是穷学生🤣而且也没有找到可以支付的方式,所以姊姊锁起来的文章我并没有看。不过我也理解把文章锁起来的这种行为,确实会有效减少很多骚扰。说到底还是要感谢持续在网路上发声的姊妹们/
谢谢媎妹,了解啦~
—@作者:不支付完全没关系啦,只是因为我已经是从微博过来的(当时有蛆在追着举报),为了账号安全,所以有一些敏感的文章就限制了(提高门槛),后来本来是打算过阵子全公开的但是那时候发现还是引来了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怕账号给封掉,所以就一直是比较敏感的内容锁着。我记得之前有姊妹对我这些做过截图和汇总在公开的评论里有(只是不记得具体是哪一篇下面了,有兴趣可以翻一下)。妹妹问的这个问题我之前有思考过的,可能近期会发一篇相关的(这篇应该是公开的),感觉对于家庭的困扰比较多的话适合《对爱的重新定义》和《父权家庭的解构》这两个合集哦。我发新文之前可以先看看这两篇里面公开的内容,看有没有同感。🥰
@感谢,決定马上去找总汇!(就是信啦😂)也坐等姊姊的文章~
—@没找到的话我发妳一份噢!
—@姐妹我想回复一下妳~我和你情况可能比较像,都是有个弟弟并且现在都是穷学生。关于anti孝和继承权,我会觉得从“怎样让自我利益最大化”考虑会解开很多思维打结的地方。因为不管是anti孝还是争继承权,都是为了让我们自己的身心更好地发展。我在刚接触anti孝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和家裡闹得很僵,结果是朝母父拿钱变得比以前困难许多,这让我思考我这样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后来我想明白,我不是为了anti孝而anti孝,我anti孝是因为母父在吸我,而我不想被吸,我想拿到我的资源,从那以后我的落脚点就放在这里了。anti孝的目的是拿到资源和不被吸,精神上清楚自己的目的之后行动上就可以慢慢谋划,不一定要立刻实现,anti孝本身就是个长期的过程。/
还有你说到会不会被母父的观点左右而怀疑自己,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后来自己真正理顺了整个逻辑之后就没再被这些观点影响了。其实只要认识到「承担结果的只会是自己」,然后不断叩问自己“想要这个结果吗”“能承担这个结果吗”,再找出回答就好了。会怀疑其实是因为自我还不够坚定,所以会想要外界的认同,没得到就开始摇摆了。要自洽的话只能是自己理顺整个逻辑,自己说服自己。/
还有一点我突然想到,应该可以补充一下。妳说「anti孝的话,继承权可能就飞了」,应该是指anti孝的具体行为会让妳的母父不愿意把资源投给妳、收回妳的继承权,对吧?但在我们大陆这边,反而很多女生是因为意识到anti孝、实践anti孝才得到继承权的。这边吃女人更直白,女儿很少或者根本没有继承权,很多女人被驯化得觉得财产由兄弟继承是理所当然的(自己终归是要嫁人的,是属于夫家的),直到她们接触到了anti孝,并开始为自己筹谋。其实可以说,继承权是我们在anti孝的过程中要争取的东西,而妳可能由于“隐晦的男权”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已经得到这个了,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确保它一定是妳的”或者追求另外一些有利于你发展的东西。每个人的家庭条件、与母父关系等等都不同,anti孝的方式也千差万别,但都是从“为自己谋划”这一点出发就是了。
//
@媎媎我考试完回来啦!有些女的真的是这样的,特别抗拒别人的话,好像谁都要害她一样。
—@作者:可能是被害过很多次的应激反应,但我觉得应当找准真凶发作,其余无辜者也没有承担这些情绪的道理。
@对
(❀邮箱:*和母父争取资源的方法
🥰
*强求对方理解是不够独立的表现
强求对方的理解,是不够独立的表现,也是想要控制别人的表现。
自己能够逻辑自洽能够支撑自己的话,是不需要获得别人的理解和支持的。后者可以说有更好,但没有也无大碍。如果说你一定要求对方理解你,其实就是自己对于一些观念也没有百分百认同,依旧在犹豫。
还是那个例子,认为一加一等于二的人和认为一加一等于三的人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不证自明的真理,两者都会为自己的“真理”争吵。
如果一个坚持一加一等于二的人被骂了几句就转头支持一加一等于三了,那叫什么真理。
至于为什么强求理解度会有控制欲在内,我在很多交流的时候知道对方和我观点有差,但并不强求对方能够认同或者理解我,我可以接受观点不同,也可以接受分道扬镳,因为很多人的经历性格等等不同,不可能要求一个人和你百分百合拍,这是正常的。
其实能够好好正常交流的人哪怕观点不合也不会让你觉得特别不爽,只会觉得:啊,她只是还没走到这里,等以后吧。但很多人就是男权暴力结构下待久了真的不会平等交流,只会要么跪着要么让别人跪着,所以会有一种强行压制你去认同她的感觉。
一旦认为对话方不够认同她,她就会震怒就会应激就会想要辱骂那些和她观点不同的人,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强迫对方接受,其实这种人太脆弱,对于自己的理论也从来不够自信。这种人我遇到过很多次了,之前技术派也有人想按头我,内核都非常一致。
就是“你凭什么不听我的”的控制欲,想想妻母假父,是不是很熟悉。
真理论传播,你就等那些还没走到的人走过来。而不是填鸭式辱骂逼她们走过来。这不过是给自己埋雷,能被这种方式拉拢的女人反过头被男权一骂就能回去。
——
@说出了我的心声,一直觉得只有正常沟通才能最大化把理论宣扬出去,骂战除了你说的权力压制以外(实则无权,她们只是看大die用大棒赶人用得很顺手就模仿),不论是骂人者还是被骂者消耗都是很大的,双方争执完各干各的什么变化也没有,现在很多骂战都是打着支教的正义旗号宣泄自己无处释放的戾气,而且有研究表明沉迷骂战会让自己逻辑思维能力下滑,真·得不偿失,但她们又说不骂人的人是为了给自己返驴留退路,骂人才是最激进的,话都让她俩头说完了😂😂。陷入二元对立是典型的男权思维不可取喔,坚持10bt原则正常沟通才是更好的途径。/
所以我现在为了避免吵架在网上沟通前都会事先说明一句:就事论事不要阴阳怪气哈,我来学知识不是来吵架的🤓
—@作者:网络骂战和理论辩驳还是有区别的,前者我觉得除了发泄情绪以外没太大意义。而如果真的要通过骂战来调节情绪的话,我建议是直接骂v吧?(不过骂具体的v又要让v蹭到了和女人的交流机会,让牠们心理满足了)
—@还是要骂的,v是必骂项,lv视情况而骂,因为它们经常会给v抬咖,说一些典中典。/
骂v对压制它们的恶臭言论和声势很有用,也可以吸附自由人跟着骂,形成舆论审判的局面,这已经在多个社区证实了。
至于驴,也是同样的道理,它们上来就说比如:“父母的钱爱留给谁就留给谁是父母的自由,父母把你养大你还贪图她们的钱就是不孝。”又比如:“女人多的地方就爱在小事上掰扯不清,男人都只在大事上竞争,这估摸着算是女人的劣根性吧。”又比如:“y子也有好的,嫁了个谁谁谁他给了多少钱多宠她。”
这时你骂她其实比跟她掰扯道理更零消耗,而且也不是叫你单纯地骂,要几句话抓出她的“驴蹄”,让她破防或者哑火。实际上只要骂到点子上,骂战可以迅速结束,根本不花费啥心力,这主要是做给看客和你自己看的,简单、情绪煽动力强,通过拷打v和lv滋养自己和看客的信心,这样学会了骂到点子上并且尝试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如果是不分青红皂白上去地图炮,搞小团体这种行为,那确实是有点魔愣了。
——@作者:其实我和这位姊妹提的场景应该都是泛女权区内各派别抱团骂战,见过太多,觉得消耗性太大了。
//
@现在能遇到能够好好正常交流的人真的挺难的😂,感觉大部分人的戾气和控制欲都比较重。
—@作者:和大环境也有关系。很多病人也没什么病识感。
——@很多人要是在国外早就被送去疗养院或者病院了。国内的家庭结构对于病态人承载力太强,对正常人压迫太深是事实。
—@作者:然而一说就是“抑郁症警告”,啊,除了抑郁症还有很多病态啊。
//
@其实刚接触女权区的时候还不清楚女权区的派别,在慢慢看了很多博主的发言之后,才开始认同那个论据最充足、逻辑最自洽的派别。骂战不仅内耗严重,也不会把女权思想更好地传播出去。大多数人看的还是你的思想本身。被人质疑还是被人认同也都是基于你的理论有没有真的站在女本位上
—@作者:是的,讨论议题和理念思想的时候我更喜欢对事不对人,但很多人的发言往往囿于自己身份(也就是露出男宝妈和婚女面貌)而无法站在女本位的角度去思考。
(☀传送门:1.女权相关 、4.女权不同流派相关——关于不同女权流派的观点和态度
(❀邮箱:*互联网上的精神病人
一些存档 (notion.site)
db:《关于如何进行辩论》(原帖已无)
辩论的最重要的核心是:不要跟着对方的逻辑走,要坚定自己的观点,从我方的论点论据出发,进行阐述。不要因为对方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就被带着往那个方向走,要先坚持把自己的观点讲清楚。
1.我怎么反驳对方?
那首先得分辨对方的逻辑是否站得住脚,有些逻辑一看就没有,乱七八糟的,不用理。
有的是看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不知道怎么反驳。但这种往往都是真假混合或者突然抬升高度的。
真假混合的,在一些真观点中参杂着假观点,但因为有真观点连带着让人觉得藏在里面的假观点也是为真。
举例:“爱男不等于厌女”乍一看会觉得有道理,就像两个没有交集的圆,互不干涉,但深究下去并不是这样。
假设一个小镇,所有人售卖一样的商品,爱男是专门光顾男人开的商店,厌女是打砸女人开的商店,乍一看好像那不就是不等于厌女吗?
但是爱男意味着偏爱男,光顾男人的商店的同时女人的商店门可罗雀,慢慢营业利润不好,倒闭了。
虽然并没有直接地去打砸女人的商店,但是间接让她们失去经济支持,最终还是倒闭了,和直接被打砸的结果是一样的,区别只是一个是直接作用,一个是间接作用。也就是说,“爱男不等于厌女”(A)可以拆分为:
“爱男不等于直接厌女”(B),“爱男不等于不间接厌女”(C)。假设不等于后面的【肯定厌女】为真,那么 B是真,C是假。A包含了B和C,必须B和C都同时为真,A才能为真。然而B真+C假≠真,证明可得A为假。
所以,“爱男不等于厌女”并不能够称之为正确,但是要去分辨它是否正确要花时间,以及第一眼有点唬人,防线弱的有可能就被对方带偏。
再举例:“我有化妆自由,你们骂我就是骂女人,骂女人就是厌女。”“我是进入婚姻制度没错,那你们呢,难道没有为男老板打工,没有得益过男性的一分钱?”这种是突然把道德范畴拉到最高点,拉满了,拉到了极点,试图让人无法反驳,已经类似于捂嘴了。这种都属于不就事论事的,直接把高度上升到顶点,站在道德的最高点俯视对方,并向对方发出指责。
上述的应对方式最简单的就还是:不要跟着对方的逻辑走,要坚定自己的观点,从我方的论点论据出发,进行阐述。不要因为对方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就被带着往那个方向走,要先坚持把自己的观点讲清楚。
一个不严谨的逻辑很随便就可以说出千百个,但是一个严谨的逻辑却需要反复推敲,所以对方的话术层出不穷,眼花缭乱,真假混合,难以分辨,那最好的就是不要花时间去验证它,只要你相信你的出发观点是对的,那就按着你的观点和节奏来,不要别人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就急于去反驳,去证明是不对的,花时间去反驳去证明这也恰恰是掉进对方的陷进,要你自证,这都是浪费时间的事情。
2.我想说给谁听?
辩论自然有个对话的对象,但想要说给谁听不一定是你要回复的那个人,也可以是其他能看到这些对话的网友。 根据目标对象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回法。 只是面对你回复的那个人的,如果对方语气不善,逻辑不好,那你也可以不必太过谦虚和严谨,毕竟对方给出来的烂苹果,我方不必回赠以精品水果,同样还一点烂西瓜就好了,这时候也不要求自己有严谨的逻辑,就用魔法打败魔法,面对谬论,报以谬论。
如果是想面对能看见回复的其他网友,那便可以语气稍微好些,逻辑严谨些,因为此时的目标对象不是看不懂道理的那个单独的人,而是其他的、潜在的、有可能被你的发言点醒的人,所以这些话是说给她们听的,那么就需要有一定的合理的逻辑来说服她们。
—@我在另一个豆帖看到过,其实两名网友辩论是为了给围观网友看的,所以对方无理取闹的时候,只要你能说服围观网友,把你的观点传达出去,那你就赢了
—@学习!我们的观点还是传播出去的争取更多的人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