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女性自杀来吸引社会关注是一种罪恶

在首页看到疑似男律师诱导、撺掇女性受害者以自杀的方式吸引社会关注,等女性受害者死亡后再出来收割名声的信息,不论有没有成功,我真是一下子就怒火中烧。
我尊重任何人选择离开人世的决定,但不妨碍我骂那些教唆、诱导自杀的人是垃圾。任何教唆她人放弃生命、自己却苟活于世的论调都很无耻,一个两个的都坏死了,不论是跑到抑郁症超话里面刺激辱骂抑郁症患者问她们怎么还不去死的垃圾,还是每次在女性受害后深陷绝望之时规劝她们以死来自证清白的垃圾,或者是看到她人饱受折磨却挣扎求生时冷嘲热讽、还能轻飘飘来一句死得还不够多的垃圾,还是见到有人有轻生念头准备跳楼时刻意蹲守在楼下拿着手机问她们怎么还不跳的垃圾,简直是期待啃食人血肉的秃鹫,通通是企图通过她人的死亡为自己牟利(不仅仅是物质利益,包括资源、名声、社会关注、精神上的变态满足感等等),都有够恶心人的。
我懂你们,我怎么不懂你们,你们不过是见不得人活,巴不得人死,通过她人的痛苦满足自己病态的私欲,通过她人的死亡让自己获得活着的优越感,坏到这种地步,是极致的恶。看到她人的苦痛就跟秃鹫看到正在流血的血肉一样,闻到血腥味就一拥而上的动静是生怕自己少占了半点便宜!恨不得把人立刻五马分尸然后分食殆尽,嚼着骨血说出来的话一个赛一个得恶心。
“这个人居然因为我的几句话就死了唉”——这么想这么说的人不仅没有最基本的共情,对于自己的行为也没有任何反思,日后还绝对会把这件事当成自己人生的勋章。
然而在这个社会,牠们逼死了人,不仅不被惩罚,也不用付出任何代价,简直令人作呕。
——
没有特指某一事件,分析的是群体现象。我所举例那些,是因为在我上网这些年来实在见过不少,再不济至少见过在女性受害者准备跳楼的时候在楼下刺激她们怎么还不跳怎么还不跳的垃圾吧,就是这种垃圾,以她人生死取乐。
我对女性受害者没有要求,我尊重你的选择,也不会说什么你应该活或者你应该死的话,我也没有资格说,我不会让别人承担我的期待,但是我希望你们如果遇到这种教唆你们自杀的坏家伙,能够多一次,再多一次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学会对于这种企图控制你人生的垃圾产生愤怒。
——
@操控她人生死是最大的权力诱惑,正如强奸犯最希望受害人死掉这样就没人起诉他,也不用付任何法律责任。这样的人根本没有任何属于人的特征。
—@作者:y染本色在男权下得到极致体现。

*陷阱面前,不要被投机心理把控
其实有时候想要识别骗局躲避陷阱也不是很难,最重要的是下定决心不为那些虚名假利所动。
就看看那些对着你说“这样做可以发财”的人自己有没有发财,对你说着“人不能不结婚”的人自己婚姻生活过得怎么样,对你说“都要牺牲不惜代价”的人自己有没有牺牲。
对于父系人这种自私的生物,真是什么好东西自己怎么会不第一个先去尝试?只要你这样一换位,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逼着你结婚的,她们自己都还过着一地鸡毛的生活,逼着你牺牲的,她们自己连多出一分钱没占到便宜都嫌吃亏,你觉得她们是指望你迎难而上创造奇迹?她们大概只是希望能把你拉下来,一起深陷泥潭吧。至于她们口中的那些美好幻想不过是吊在普通人眼前的一根胡萝卜罢了。
我有时候看到人被投资诈骗的时候都好想说,如果那些真能发财的话,给你推销的业务员应该是第一个买的呀,借钱都要买啊,如果真能稳赚还怕自己以后还不起吗?业务员自己都没发财,你怎么就觉得你能靠业务员的推荐发财。
因为我实在见过好些因为蝇头小利最后家破人亡的案例,最心痛的是几年前走访时听到一个村的半数村民互相你撺掇我我忽悠你(类传销)地几年不种地不养殖,把家里钱全都投给某个“养老”项目,结果项目负责人携款潜逃,最后村里人一分钱没收回来的事,全是这样一步一步进行的庞氏骗局,也许最开始你看到一些细微回报你觉得可信,等你头脑发热全部投入的时候就血本无归了。
同理也可以推女人面对婚姻,好歹炒股的人都知道一句“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结果女人一遇到婚姻这种对于女人而言高风险零收益稳赔不赚的买卖倒是趋之若鹜了,个个觉得自己是股神在世豪赌必赢,最后被庄家通吃输得血本无归的时候又知道哭天抢地说游戏规则不公平了。
可不是嘛,人家的游戏规则根本不是按照要让你获利的目的设计的,你上赶着自作多情干什么,还真把自己当主角啦。要我说,不玩这个游戏你也不会死,蠢不自知还自作聪明,简直自作自受。
赌博上瘾了是不是,那你去看看那些赌博上瘾的男人是什么下场,你再看看你要不要玩这场必定不会赢的赌局?反正庄家一定不会输就是了的。
大部分人太容易被投机心理把控了,反倒给了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可趁之机。虽然我很理解,因为现实的压迫导致自己总是幻想能够即刻改变人生,不是普通人的错,但很多时候要让头脑冷静下来。
——
@作者:至于那些靠骗局陷阱抢劫剥削致富的人,本来就是符合男权逻辑,甚至可以通过合法化固定自己的利益。但最大的强盗是谁,大家心里都清楚。
//
@有的炒股培训广告,里面的男的一脸没吃饱不健康的样子🤣
—@作者:唉,反正都挺讽刺的😂

唯结果论实质上是想否定付出的存在
我其实也很懂人的等性,国内不论竞技还是其她向来都是个“唯结果论”,放在学业上就是成绩,放在职场上就是业绩,放在比赛里就是金牌。
比起过程,更在意结果,就好像“优秀”之人在这里往往可以获得更多豁免一样,除了一小部分外更多人的努力都是不被在意的,要足够幸运才能够得到社会关注,的确非常符合国情。
但事实上唯结果论是最冷血的,就是否定努力本身,只在意成功罢了,推崇的不是努力而是成功,只要失败就否定了一切过程,否定了一切个人意愿。努力和第一名从来不挂钩,如果认定第一名才叫努力,那其余所有人的付出全都被定义成无意义,还要被认为没有努力。
其实比较可笑的是这个唯结果论的逻辑:结果不好证明你没有努力——你努力了一定会出好的结果。因为没有成功所以之前的付出等于没有付出,因为付出一定会有好结果,那你说你有付出都是假的。这完全是悖论。
拜托,很多事情不是光靠努力就能得到好结果的。很多事不是努力就能达成的,也不是能力够就行了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就算已经很努力了,只是很多时候除了努力,还需要很多的东西:比如时间,机遇,天赋。这些是哪怕再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的。还有就是说,努力本来就需要好运来成全。
如果努力就会有好结果,那大家还讨论什么天赋问题啊。当然天赋这玩意儿我讨论过很多次了,天才出结果也需要外部加持和付出(这点在等级社会就已经很不公平),且发展方向也很重要,对于人来说长处和短处本来都存在,可是因为流水线就总是要求人都是一模一样的底色,总会有人往不适合的方向挤进去。好比你让五音不全的人成为音乐家,你让先天畸形的人和普通健全人一模一样,她们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啊。
你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是靠天分维系的,天才的每一分努力都掷地有声,而如果平庸的普通人没有天分,就只能靠十倍百倍千倍的努力去弥补,这是没有办法。可是你这种时刻的努力往往会被嘲笑成姿态难看、狼狈不堪。一件事如果做了很久很久都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成果,哪能不会怀疑自己根本没有天分呢?是不是应该换一条道路走了呢?晕船的人能出海捕捞靠海吃海吗?
与此同时,努力和回报从来不对等,唯结果论仅仅利好了权力上游者,牠们最多只用为达到成功的努力成本负责,其余都由下位者自负盈亏。所以懂为什么了吗?贬抑努力的目的在于否定下位者的付出,上位者获得更多利润,比如最简单的劳动者和资本家,资本家有一万种方式否定劳动者的努力,让劳动者认为自己的努力是不配、不好、不值得的。并且将资本家的“努力”定义为更有价值的存在,认为努力更是努力。这就很可耻。
然而我说过劳动者不仅要摆正心态,更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即你在工作中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一定远超过你所获得的工资。哪怕是觉得自己再怎么没用的人都无一例外。
——
@女独:你好您介意私信跟你讨论女权有关的问题吗?
—@作者:如果文章里面找不到答案的话可以私信的,不介意,不过不保证及时回因为不是都在线,而且不一定提问的议题我有比较严密认真的思考,但看到会回~
//
@抹杀付出也是维持社会分配不公的装置。本身拥有金钱和信息资源的人就是更可能在付出更少时间和精力资源的情况下产出成果。唯结果论就是这样合理化了巨大的收入差。

权力上游真的对被压迫者的痛苦毫无感知吗?——牠们并不钝感
图:
钝感是一种特权。奴隶主对奴隶的境遇和情绪钝感,老板对员工的压力和厌倦钝感,父权社会下男性对女性和儿童的感受钝感,统治者对治下人民的处境和感受钝感,这些统统都是权力的格差表现和实践成果。施加痛苦者对痛苦钝感乃至无感,这正是他胜利的徽章啊
——
有人替男人开脱说男人作恶不是故意的,只是他们对自己的恶行比较迟钝。是因为生来钝感所以才不知道被压迫者的痛苦。
这不是钝感,本质上来说权力结构中的优势方是能够察觉弱势方所遭受的痛苦和压迫的,因为牠们从中获利。而牠们视若无睹却不是因为钝感,而是因为谎言。牠们通过编织各种谎言塑造一种权力结构不存在的错觉,在错觉中逃避自己应该承受的罪恶感和羞耻感,心安理得地享受压迫她人给自己带来的特权和红利。
说白了,人家心知肚明你在受苦,因为可以通过你的痛苦获利所以视若无睹,所以这不是钝感。因为牠们其实有感觉到,只是用消解负罪感的方式让这种感觉变成了愉悦。你越苦,牠们越开心。
在这种情形下,只有被压迫者出现并且戳破谎言会让牠们怒不可遏,当然即使谎言被戳破了,牠们依旧能够抱着破烂不堪的谎言装聋作哑终生活在交织的骗局内。牠们并不无辜,甚至对于被压迫者的血泪乐见其成,自欺欺人的背后是放任作恶,因为父权给牠们编织的摇篮本身就是一场巨大的谎言。
这不是所谓生来钝感,这是一种选择,是一种耻辱的、鸡贼的、下作的、成为帮凶的选择。
牠们都在通过谎言合理化压迫,怎么还说牠们是钝感呀,把牠们预设得太善良了。
热衷于表演善良的人往往没有办法直面真正的邪恶与悲惨,因为这些会冲击牠们平和的假象。牠们会说:天哪,怎么会这样呢。太让人难以置信了。牠们无法正视极限的痛苦,仿佛只要不承认就不存在了,只要闭上眼睛,就没有人遭受这一切了。
然后美其名曰:钝感。
我看真正的钝感是活在男权社会却说自己没有遭遇过性别歧视的女人,然而大家都知道,她们是在说谎,在自欺欺人。
——
@地球之癌们:被压迫者转移痛苦的方式是寻找新的被压迫者,男性间一层层压迫到底层,就帮他们转移到女性,进而联同女性转移到对动物的压迫。反抗的代价远远大于转移痛苦的代价,而上位者也会适当控制压迫的程度,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既不至于让被压迫者死掉,也不会让他们有力气反抗。丧失思考归咎于命运是最大谎言。
——
@那么宠物等等也是一种压迫?
—@作者:之前有写过宠物相关哦(“二、反殖民”的
人类与“宠物”、★活在人类动物园的人——挑选与驯化②等)。

*在权力结构中因为拿到权力而迷失自我的人

★百分百纯度清算为什么不可行?①

★女性作为结构内颠覆者的主观能动性②

*从来都不是“狼来了”的故事,而是狼一直在

*不关注男人不等于让其在罪行中隐身

30.libfem的没落(含YGBT)——对自由人观点的部分批判
★如何看待自由人及其拥趸
最近总有人问我怎么看批性恋(空条徐伦厨)这个人,其实我很早很早就拉黑牠了,每次出现在我面前都是牠的厌女言论,了解不全面不好评价。牠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直在发泄恶意、在网络上寻找情绪垃圾桶,上网的过程中一直处于情绪高昂状态。通过冒犯普通人、和人对骂吵架获得精神上的一种刺激,通过这种“对话”确认自己的存在感,而且由于阈值不断提高,牠的言行也会越来越极端。(这么一说好像狗粉丝和蛆……)
这两天被精神撤资的自由人折腾烦了,我就来说说我怎么看待牠们。牠和牠的粉丝(受众)其实是同一类人,与其说我在分析牠,不如说我在分析这类人。
张口性癖闭口自由其实彰显的是自己精神世界的虚无和匮乏,不论牠们是不是想用强烈反应来刺激自己,无视女性处境、把玩女性苦痛、性化女性群体的言行我都不能轻易原谅,牠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一种恶的集合。牠们或许不是真凶,但一定是帮凶和共犯,是站在一旁为真凶鼓掌、替真凶掩护甚至帮助真凶围猎的人。
首先二次元,牠们所谓的二次元往往被牠们认为是完全脱离现实世界、独立存在、和现实没有任何关系的,这种观点违背事实不说,实际上也是一种对于现实世界彻头彻尾的逃避。准确的说,这种态度是牠们根本无法正视和直面现实才做出的自欺欺人的选择——既然无法反抗,那就接受,然后去所谓的二次元寻求刺激。然而无法反抗这个前提从来不存在,诚然,感受到个体的无力很有可能,但是绝不是放任世界变坏的理由。
因为牠们选择了逃避,导致牠们没有办法正视文艺创作本身,所以在面对她人的质疑时,哪怕仅仅是一点点、轻微的负面评价都能让牠们暴跳如雷,原因就在于牠们下意识会认为“我都逃到二次元了,我应该有无限豁免权”,然而实际情况是二次元从头到尾都没有脱离过人类社会,爱好者自然不可能享受绝对自由(这东西也不存在),因为强权者的过度自由必然走向对于弱势群体的无尽剥削。即使有部分人是因为现实过多掣肘让人痴迷于塑造出来的所谓全然自由,没有恶意,也不代表本身合理。
你说虐女,牠们说性癖,你说厌女,牠们说性癖,你说辱女,牠们说性癖,你说物化女性,牠们说性癖,你说性化女性,牠们说性癖,你说客体化女性,牠们说性癖。不论你讨论什么议题,对方都像被植入了性癖万能论的僵尸一样,只有性癖,根本没有讨论的能力和意愿。即使你根本没有任何权力去干涉牠们的性癖,牠们也会觉得你的任何评价是在牠们的干涉自由,当然,牠们其实仅仅是禁止所有人因为牠们伤害到女性的行为批判牠们而已。不过倒是亲身证实了,厌女是男权社会的大众性癖这个真相。
在牠们眼里,任何女性苦痛都可以被娱乐化消解,任何严肃议题都可以被弱智化、无脑化,任何对于女性群体的伤害都可以被合理化、正当化,干脆地解构女性感受和经历,最后简简单单化为轻飘飘的两个字:性癖。
女人跟在男权和男人背后追求男人的“性解放”,和跟在男权和男人背后追求男人的“性癖自由”一样可笑,所作所为除了实打实的在维护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实在不知道还能有什么作用。男权社会的客体还真的以为自己到了二次元立刻摇身一变能够成为主人翁,或许掌控二次元女性的生杀大权确实让牠们尝到了一点“甜头”,认为自己可以控制权力,然而实际情况是——所谓的“权力”都是施舍,等到哪一天收回上位者的“恩赐”,你半句话都说不出。
然而,这点虚无的“权力”却给了这些人自认可以对二次元爱好者(这里的爱好者指支持绝对自由的那一批)以外的所有人作威作福的自信。岂止是二次元人物无人权,在牠们眼里不支持牠们观点的人本身也无人权,认定自己可以对二次元人物生杀予夺,不必善待,实际上表现的是对于人类本身强烈的控制欲,以及将人区分为三六九等的等级观(典型的父权观念)。往往是现实中无法发泄这种恶念,但不代表不存在,这种人一旦掌控了权力,就会立刻实践。
世上谁会想维护“绝对自由”呢,必然是想利用“绝对自由”作恶剥削她人的人,才最有动力和动机去做这件事。
说难听一点,牠们对于二次元女性人物释放的恶意是切切实实存在于牠们身上的,而不是因为是二次元才产生。世上并不存在纯粹的虚拟世界,所谓虚拟世界也是人为创造的,创造者必然投射了自己的观念进去,故事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所以观众或者读者获取的也是「作者对于世界的认知」。所谓发言有多恶毒肮脏,现实中也就有多不堪入目,恶不是凭空制造的,是本身就存在的。
其实最典型的推翻自由人有关二次元壁垒论调的例子,反而就是牠们自己。譬如,批性恋以及牠的受众从二次元一直辱女到了三次元的事——从支持JM到意淫护士被强迫剃头满足牠们性癖,从性化对女性的刑具到口嗨想成为家暴及强奸受害者。牠们之所以这么说,当然是因为知道自己安全。但牠们自己的所作所为一直非常明确地在打破所谓二三次元的界限,即使自己不承认。
哦,至于拿二次元不止虐女还虐过男的智障逻辑来论证虐女合理的言论——我甚至没有想要回复的想法。不就是我在讨论男杀女案件时跳出来说男人也杀男人的翻版嘛,我这里不是医院,治不了眼盲心瞎。
——
至于痛感,牠们才不是真正在热爱所谓“痛感”,而是因为自己太痛产生认知失调,才自欺欺人,还要嘲讽醒来的其她人,如果牠们真的享受痛苦,那么批性恋这次被辱骂为什么会道歉呢?反而应该像之前几次辱女一样继续羞辱攻击对象呀。其实是牠们在把玩别人的苦痛中因为获得了对方的回应而感到自己真实存在。批性恋本人是为了达到“特立独行”这个形象进行无数次表演,可惜表演痕迹实在太重,一看就很假。
牠们看不起精神状态不稳定的患者,但是其实牠们自己精神状态也不稳定。说到底是一种自厌,可能是因为牠们自己曾经遭遇了这种负面评价,而这种观念却被牠们内化铭记,然后再输出评价其她人,牠们骂这些人的时候也在骂自己。又因为牠们的表演型人格,非常渴望获得关注,身边安置了一群“乐子人”,有多关心牠们说不好,可能都是想把牠当笑话看。
而且牠们下意识选择冒犯的群体往往也是对牠们而言安全的,譬如社会对精神疾病有污名化的导向,牠就骂精神病人,社会对于女人有非人化待遇,牠们就骂女人。牠们以为自己在标新立异,其实自己做的就是男人和男权社会做的事,主流得不能再主流。所以我不觉得牠们是反(男权)社会,而是反人类(当然我这么说,牠们可能还会觉得我在夸奖牠们独特……)。
其实对于牠们这种人而言,最害怕的并不是被众人辱骂,而是被众人无视和遗忘,你不给牠们任何关注和回应才会让牠崩溃(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可以通过流量带货)。同样注定了牠们也不可能在精神状态稳定前离开互联网。
不过我分析这些没有要合理化牠们言行的意思,毕竟我每次看到牠们那一堆人都感受到精神污染。只是希望大家记住我们不是菩萨更不是情绪垃圾桶,网络上萍水相逢,凭什么包容陌生人的恶意冒犯,别人让你不舒服往往就是故意的,如果对方有“这种行为会让你不舒服”这个认知,也有尽量不伤害别人的想法就不会让你不舒服。
所以没有必要忍耐,当然也根本没必要浪费时间在牠们身上。(虽然是周末但依旧后悔理了这些人。)
——
@虐猫是我的性癖,我承诺,必定不在现实之中虐猫,但是我有创作虐猫作品的自由,请尊重我的性癖😃
观赏大屠杀是我的性癖,我承诺,必定不在现实之中屠杀,但是我有创作屠杀作品的自由,请尊重我的性癖😃
@大概所有东西都和性有关,而性和权利有关,牠们的这个性癖,其实就是让权


诱导女性自杀来吸引社会关注是一种罪恶
http://example.com/2025/04/02/culture-57/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4月2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