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女性与女性群体的关系
其实关于男权对待杰出人士的双重标准,要分析起来也很简单。
男权在做的就是我之前分析过的维护集体荣誉,具体表现为将部分男性的“贡献”抬高为是全体男性的荣誉,让所有男性都认为自己因为这种“付出”而足够高(女)人一等,即使是最低劣的男人也觉得自己足够“优秀”:
“没有边防谁保护你们”“工地上搬砖你去吗”等等……
这种发言想必十分眼熟。诚然,我们都知道,说这种话的男人极大可能既没有在边防驻守,也根本没有去工地搬过砖。但牠们就是有脸把这些扒拉到自己怀里认定为是自己的成就,就是之前所说的男权所做的成果。(当然本身这些话的大前提是否存在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么牠们对于杰出女性又是如何做的呢?是分化瓦解的做法,将杰出女性异化为变种“男人”,于是衍生出包括但不限于只有杰出女性才能讨论女权、才有发言资格、才能和男人相提并论的对话逻辑,牠们不仅拒绝将杰出女性的成就认定为女性群体的付出,更害怕女性个体在杰出女性的榜样带头作用下寻找自我、奋发图强。
当然,对于杰出女性依旧要进行性缘关系内的打压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她们的采访、叙述、描绘永远囿于家庭和婚姻。
同时,“先生”一词也可见一斑,普通男人能够轻易获得的称呼往往被用来形容杰出女性。
将一个滥用至普通男人就可以轻易获得的称呼作为嘉奖分配给对人类有杰出贡献的女性翻译过来差不多就是以下这个意思吧:
“你看我多给你们女人面子,我都把专门用来称呼男性的词语用在你们杰出女性个体身上了,身为女人竟然能和我们男人相提并论,这难道不是对你们最大的赞赏?”
正是在这种双重标准下,男人才会看到杰出女性的第一反应就是“你们普女羞愧不羞愧”,而看到杰出男性的第一反应是“我们普男脸上有光了”——即使真相是男性所谓的“杰出”永远都要因为压迫女人而给“个人努力”打上一个引号。
表扬或者夸奖女性的方式很多,但凡是通过将她们异化为男人再进行表彰,女性都应该拒绝。因为这种方式实际上夸奖的并非是女人本身,而是在通过这种行为塑造和维护男人良好的群体形象,保证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这种话术默认的前提是男人优越于女人,只有女人中杰出的那部分才能够和男人相提并论。
男权对立杰出女性和普通女性的目的并不在于鼓励所有女性自强,而是在于分割女性力量、分化女性群体,拔高女性发言资格、要求普通女性闭嘴。
当然,也就从根本上,区别于普通男性对于杰出男性的“与有荣焉”,通过个体贡献享受群体荣誉感的行为(即使众所周知,牠们的“杰出”本身就是社会资源倾斜的产物)。
杰出女性对于女性群体最大的作用是榜样和示范作用,鼓励更多女性个体努力生活,并不能被男权用于打压女性群体的工具,女性应该明白,杰出女性和普通女性之间并不对立,而应该是彼此相通、同枝连气的。杰出女性的存在不能被用来禁止普通女性发声,而应该是普通女性的一种情感依靠。
杰出女性对于其她女性的榜样作用,在于为其她女性尤其是新一代女孩子们的未来提供了全新的不同的样板,打破男权给女性的局限,帮助女性树立自信,告诉她们女性很强大,告诉女孩子完全可以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为自己的热爱奔跑。
当然,囿于性格、家庭背景、个人经历、能够获得的资源支持的不同注定了女性个体不同的人生道路和选择,很多女性不“杰出”并不是因为她不够努力或者她有问题,而在于被剥夺后造成的匮乏让她们举步维艰,资源的缺失让她们丧失了可能性。所以生来应有尽有的人没有资格嘲笑她人汲汲营营。
所以,我需要反复强调,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位努力生活的女性,都应该得到她们应有的尊重,这和杰出不杰出没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