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女妻母少以己度雌性动物
我发现妻母是真的很爱以己度动物,看到母系动物就问爹去哪里了怎么不带孩子,雌性动物生了女儿就说香火断了所以雄性不开心。雌性动物管你们怎么想的呢。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些雌性动物的日常生活中从来就没有雄性动物的位置呢?一些偶发行为并不影响她们的长期生活模式,她们从来不需要雄性,也根本没有什么幼崽需要爹的意识。
在她们的世界里,就是真的没有夫或者父一说。
事实是,除了单性别生物外,很多人类眼中的双性别动物从来就没有对偶制一说,发情期后就一拍两散,更不会从夫居,尤其是母系动物,成年雌性群居而成年雄性独居的例子也不要太多。
包括我之前经常提到的,雌性动物在生育前后的攻击性非常强,性格也非常暴躁,因为担心会有天敌来伤害她们的宝宝,这种攻击性也会给到父权人眼里所谓的父系基因方对象。
哪怕是被圈养在动物园的雌性动物也是如此,在她们眼里从来没有说配偶的存在,就像我记得动物园里的母熊生完女宝不久在照顾女宝的时候不知道是闻到男熊的气味还是听到男熊的声音就特别焦虑,害怕男熊离太近会伤害宝宝所以到处走来走去焦躁不安,攻击性很强。
包括小时候,很多人都会告诉你怀孕的、生产的雌性动物不要去惹,她们特别暴躁,容易伤人。岂止是容易伤人?一切被她们视为危险的都会被反击,包括很多人眼中给她们强行配对的所谓“配偶”。
这不比可以让老公伤害女儿的妻母有血性多了,很多雌性动物护崽的时候管你是谁呢,在她们眼里,一切可能伤害幼崽的对象都是敌人,哪里有配偶这一说?
当然了,人类是动物,却也是特别的动物,对待群体内对象的方式不必照搬,不用和她们完全一致,自有适合我们的那种,我之前已经提过多次,灭掉就好。
——
@生产完正在照顾幼崽中的雌性动物真的很可怕,想起小时候村里有户人家里的狗生了小狗,我不听家里人的劝,偷偷跑去看小狗崽,结果被狗妈妈追着逃了二里地,跑到家里了狗妈妈还在门外狂吠了一阵,属于是童年阴影了😂。对比狗妈妈护崽的力度,很多人类母亲真的得汗颜。
—@作者:她们在生产前后相当警惕,属于一丁点风吹草动都要攻击的程度。我觉得这点血性,人类雌性现在是真的没一点留下来了。😂
——@这个程度的警觉会不会是孕产激素造成的呢,哺乳动物是都像大象一样雌性终生都群居吗?还是会在女儿成年以后放走独立生活?印象中好像看到过说雌性动物刚生产后会容易把不是自己的幼崽也接受下来抚养,不确定是不是记错
—@作者:警觉肯定是对于自身以及幼崽的本能保护啊,光用孕产素解释并不足以支撑这个逻辑,激素或许会让情绪暴躁焦虑但并不支持形成保护行为啊,比如超雄咯,天残暴躁情绪演化成保护行为了吗?与之相反,反而演变成了破坏和暴力行为啊。当然,动物并不全都是母系群居,也有独居的。但所谓的动物界对偶制是真没主流宣传的那么多,而且也不是人类那种对偶。
//
@多看动物世界对女权觉醒有用,毕竟男权谎言放到自然界一戳就破。雌鸭为了避免茶入式兴椒,长出九曲十八弯的阴岛;雌蝴蝶为了躲开雄蝶骚扰,会装死;雄章鱼为了接近雌乌贼,会改变花色男扮女装;绝大多数雌鹰体型大于同种类雄性,最大体型差是雄性的两倍大;母狮群、母象群会把成年雄性驱赶出族群(幼年公象都会骚扰妹妹吃奶,导致迁徙途中体力跟不上而死亡;幼年时母亲被人类杀死的公象,长大后会非常暴力,类似父权社会里的incel)。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