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产与无产——父系从不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建议结合“一、私有制”中相关文章来看,如★私有与共有)
父权理论思想有一种主流说法是:生产力发达导致私有制出现,人类进入物缘时代,所以父系取代母系。观点整合一下大概就是生产力发展才出现父系,或者父系更适应生产力发展,或者父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毫无疑问,这是在给父权的存在赋能和赋权,以及作为论据来论证其存在合理性正当性。然而这种循环论证不说是在倒果为因,反而更像是把根本没联系的东西强加在一起论证,这种荒谬程度堪比造谣,打个比方,一个根本没有得到授权的人为了转载获益,在三个平台开通账号互相授权而获得了正当性、躲过了平台追责,但其实那三个账号都是牠本人,三个账号都没有得到过作者授权,但却因为三号联动而被三个平台放过查处。
父权将父系的出现与生产力挂钩,我认为就是同样的逻辑。将并没有实质关联的事物强行缔造联系,然后再给父权的存在赋权,比如产翁坐褥。
我认为父系取代母系和生产力发展没必然联系,甚至很可能是生产力落后的父系部落入侵了生产力发达的母系部落,根本不是按照目前的父权结论,是因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才导致的父系取代母系。
因为事实上,历史上生产力的发展也不是一直直线前进的,至少可以确认战争对生产力造成的破坏巨大,而父权的出现也是对生产力发展的重重一击。同时,即使父权不出现,生产力发展也不会停滞,甚至利于民生的科学技术会发展得更好。
说白了,父权的出现与生产力发展毫无必然联系,生产力的前进绝不由父权推动,反倒是退后和父权的毁灭破坏息息相关,更激进一点说,生产力本质上就不是由父权决定的,而是由女性创造的。因为女性是人类社会的第一生产者,人类社会的本质是由人类构成的,没有人类就没有人类社会,而人类是由女性赋予生命的。
所以,男人提出的无产解放理论看似理想但实则并不适合女性,不光是理论提出者本身有很强的男身局限,而且同时也是在拾原始母系牙慧,男人的无产理论无法解决人口生产的问题,无法正视女性作为第一生产者的地位,也没有意识到女性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只要任何理论回避这个性别问题,就可以确认此理论不适合女性。
女性为什么不是无产者?首先要明白,此处的无产不指物资生产,也不包括被剥夺资源财产的情形,也就是并非男权阶级(以物资、金钱、权力等作为划分依据)意义上的无产,因为这是后天社会强制再分配导致的匮乏和贫困(女性被男权打压至无生存资源很常见,也就是很多人口中的无法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但是需要强调这是人为刻意制造出来的处境。而我在此讨论的有产无产,是回归到人类社会的本质,关于人口生产。
那么就很好回答,因为女身权能决定女性不是天生无产者也不是天然一代绝。如果还是不能理解,那就可以思考,在男权阶级理论的前提下,按照他们定义的无产来进行判断,无产女和无产男的社会待遇一致吗?他们预设的未来理想社会即使实现共产和共有,女男的社会待遇又可能一致吗?
事实是,男权社会即使被认为是无产的底层男人其实也可以拥有一个女奴以及女奴的后代(手段可以是合法的婚姻也可以是暴力绑架劫掠强奸),男权以物化女人为原则,男人是人,女人是物,女人是男人在男权社会获得的第一份财产,那么也就意味着即使是底层男人也可以通过奴役女人来成为有产者。女身沦为男权的生产工具,被当成生产资料,被剥夺生产成果。
包括所谓的共产共有、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女男的待遇也不可能一致,因为天生不产的只有男人,而女人天生就是能产者。说白了,即使在男人预设的共产社会里,依旧只有女人在承担人口生产的责任,也只有女人有进行人口生产的能力。被父系共产口号蒙蔽认为女男平等、女性是无产者,恰好就是另一轮的男权洗脑,否定了女人作为人类社会第一生产者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男权社会总是以阶级矛盾掩盖性别矛盾,这很卑劣。因为性别矛盾是最根源最本质的存在。
女本来就是有产有能者,男才是无产、无能者,也就是说男人提出的共产理论无视了这种共产背后是女人付出更高成本和代价,将女人“平”给了男人。
而为什么全女社会就没有这种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实现全女社会?因为女性都是能产者,女身的天赋权能是相同的,区别于男人天生无能不产,女性群体内部应当对此区分相当明晰。而当社会内人人能产的情况下,所有人不需要私自占有,也不需要去垄断,也就实现了真正的“无产”,才有可能实现稳定的共产。
所以就能够理解,所谓的父权加速了生产力发展的背后依旧是女人在实质付出,父系社会存在的只有奴隶和血酬。包括为了维系父权统治的各种资源浪费(文化思想忙着造谣洗脑编织谎言、军政急着军备竞赛等等),也包括禁止女人从事社会重要工作(战后发展之快在于女人从父权家庭中解放,这百年能发展是因为各地女性在逐渐试图归位)。
再来谈谈母系转成父系过程中,男人所谓的“优势”。
其实这个分析过很多次,牠们的优势不是主流说的什么体能,也不是什么生产资料占有。男权逻辑下,牠们的唯一“优势”就是天生无能不产,与之相伴的特点就是为了获得生产成果可以不择手段,如果因为无法生产就无法合理获得生产成果,那就直接劫掠,通过暴力来达到无本万利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对牠们防备心不足、而牠们又足够心狠手辣才是牠们的特殊有利条件。
再来说所谓的生产力发达与父系出现为什么没联系,这个发达代表着产能过剩,也就是多余的产能,才会有多的部分。
然而按照母系集体共有的原则,产能就算过剩,也是共有调配各取所需的前提下,以公共形式存在的资源。比如生产一百个面包,但只有五十人,一人一个面包就能够温饱,吃饱了你再塞也塞不了,那多余的五十个面包就可以囤积下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天灾人祸,以期再次分配。
原始母系社会的公社生活中,土地、房屋、森林、水源等生活、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食品、衣服和其它生活必需品实行公有、分配制,如果真的过剩可以调节,或者将这种产品进行再加工,变成另一种食物分配,不会造成大量囤积浪费,也不会不满足个人需求。
也就是说,如果是在这种人人都得以温饱安居乐业的前提下,出于对共有的信任,是没必要有私有制的。也就是生产力如果真的发达,反倒私有制没必要出现,因为人人平等,人人所有都一致,或许根据个人需求有一定差别但也是等价值的分配,那么需要通过垄断来炫耀所有目的是什么呢?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
马恩提的共产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年代实现,但其实原始母系早就已经实现过了,他们的设想不过是母系的回归罢了。原始母系没有料到的是,外出捕猎、渔猎、放牧的部分男性或者被驱逐的部分男性,在趁女性不备的情形下,率先开始了诸如弓箭、鱼叉等武器以及小型劳动工具的私有化进程,并在以物易物的交换过程中,开始了对牲畜等生活资料的私人占有。而母系的女人依旧在坚持人人平等、大公无私、与男人共有。
男人这种私有的欲望可能是生殖焦虑和子宫男疾男户的具化,因为知道自己无能不产所以想要通过占据更多生产资料工具乃至生存资源空间来缓解自己的不安,随着私有的愈演愈烈,男身欲望极致放大,不想在局限于这点生产工具上,通过对原始母系进行暴力侵占,通过战争将社会清洗,进一步扩张。而为了合理化劫掠资源的行为,牠们意识到私有制的重要性,牠们的私人占有必须要在私有制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其实私有制是为了遮掩暴力劫掠存在的一种工具。
所以,男权主流普遍认为父系的出现是生产力发达的结果。与之相反,我更倾向于认为私有制的出现是生存资源短缺和匮乏的时代,越是匮乏稀缺越是有私人占有的动机。比如,一些男人通过暴力掠夺才有生存资源,牠们害怕自己名不正言不顺,也害怕其余人反过来继续劫掠牠们,所以才要垄断生产资料,要合理化私有制,防止师出有名,私有因为排她垄断的需求而需要强权和暴力维系,需要法律和政策来赋权。
男权逻辑下,团结依靠对立,发展依靠劫掠,扩张依靠战争。以人类摆脱饥饿为由的战争本质上造成更多人类饥饿,男权合理化战争的过程中从不正视战争对人类和自然带来的巨大破坏。稀缺和匮乏产生私有和暴力,囤积造成浪费的背后是曾经饥荒被饿死的灾害,实际上私有制的产生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反倒因私有制产生,所以“合理”制造了更多贫困、饥饿、匮乏、死亡。
私有制的本质是允许有人独占公共资源侵害她人应有权益,就好比人到这个世界上,本应该平等享有自然赋予的水、阳光、土地、能源等等用以满足人类基本生存需求的资源。但是,私有制带来的结果是有人多占、有人没有。所以才有人会饿死、渴死、冻死。
有人开玩笑说这里的人骨子里基因带来的是种田,这么说吧,喜欢种植是因为被饿过,也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上个世纪洼地还在因为自然灾害导致的饥荒饿死很多人,越是被饿死多就越喜欢过度囤积,这是应激反应。而非因地缘关系能够延续够久的原始母系自然条件其实都是非常优越的,那里的人慷慨而繁荣,根本没有劫掠的需求。
包括为什么会要打压保障民生的行业,农林牧副渔这些为什么普通人去劳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商业对农业的藐视,第一世界对第二、三世界的打压,当然也是为了合理化曾经的劫掠行为才有的。
女性地位的低落,不仅在于在这个暴力清洗的过程中没有掌握物质生产的控制权力、暴力回击不够或者被男权丢出来一点蝇头小利而迷惑,她们没有掌握物资生产过程中的物资所有权、生产控制权以及产品分配权。之前男权社会防止女人参与社会工作,想把女人困死在父权家庭内,就是有这个原因。
更重要的是“父”的出现合理化了男人在生育方面的存在意义,女性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让步不断失权,在人口生产上的唯一主体地位被挑战,权力被分割而责任全部承担。
男权一直在颠倒真正的价值。最大的谎言莫过于此。
——
@作者:这篇其实蛮适合五一劳动节的氛围的。虽然洼地这种破烂环境让人劳动都劳动的不开心,但还是祝大家劳动节快乐,因为本来的劳动不该是这样的,你我都知道。
@强盗行为还能说生产力发展,男权zz行径和鬼子一模一样。男权社会劲都使在压迫剥削上了,阻拦发展开历史倒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