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意识与真正的“礼物经济”
有人说小红书里面有关于生活经验的信息分享特别实用,但是近两年有向男推广的趋势,而男人一多平台就乌烟瘴气的。
虽然那里基本盘多到我也不想去看,但是女性多的平台和男性多的平台分别是什么样子,我觉得大家都挺清楚的。
女人的共享意识与生俱来,这也是她们会在小红书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教训的原因,信息共享自然而然地就做到了。当然,因为匮乏没得分享导致的紧缩也是女人顾全大局对资源具有掌控力的体现,为什么说共产社会能够在女人主导下实现,因为原始母系早就实践过了。
这不还是一样的轮回嘛。女人创造信息分享信息无偿取用和回馈,然后有人在做商人,在偷窃掠夺,在从中牟利。你猜谁这么鸡贼呢。
男权一直以来就是这个逻辑,不仅禁止分享促进发展,还要通过掠夺垄断来获利的逻辑,制造匮乏和稀缺却从不觉得自己无耻,毕竟占不到便宜就等于吃亏,看到别人好就想破坏和抢过来。
假设人类活在地球是一个生存游戏,游戏内假设筹码一定,游戏玩家同心协力互惠共赢,最后被算计得血本无归的一定是庄家,与之相反的是,游戏玩家互相厮杀损人利己,最后你死我活的一定是玩家自己。这也就导致赢得游戏的玩家总以为自己赢了,但其实结果是庄家通杀。
所谓的“博弈”并不仅仅存在于玩家之间,更在玩家与庄家之间。
所以我玩游戏也喜欢和女人玩,大家共赢,互相分享一些自己溢出对方缺少的东西和信息。
损人利己是男权逻辑,因为男权是不事生产只做劫掠的强盗逻辑。但女不同。
比如同样是送礼。
说起之前被声讨过的娱乐圈粉丝送礼现象的男权所谓的“人情社会”分不开,娱乐圈也不止底层粉丝阿谀讨好其他各方,明星工作室逢年过节给所谓的媒体送礼也像交保护费。
不是抓住了个把人就抓准了矛头,也不要以为这些事儿离我们很远,娱乐圈不过是个限定范围内的变种,这种送礼行为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里就更是多得出奇,家长给老师送礼、病人家属给医生送礼、下级员工给上司领导送礼等等等等,这些是不是大多数人都已经随波逐流见怪不怪了?
其实这些全都是强势方在利用权力结构不平等压迫相关弱势群体“自愿”上供,其实说送礼本身能够维系多深的利益关系并不好说,很多强势方都只是不嫌弃自己额外获利罢了。
送礼本身也充满着对于强势方的不信任,认为付出额外代价也能得到正常收益,以及被社会氛围灌输的底层互害观念,本身非常畸形。
而这种维系的压迫下,资源本身就多的人只会更多,资源少的人依旧被剥削,选择送礼本身在减少资源,选择不送礼又代表着以后的资源获取可能受限。
社交情境中的人情负债本身就是一种溃烂和腐败,天下(像我这种人)苦“人情社会”久矣。
而重视分享的女性礼物经济就很有意思。区别于现如今权力结构中的送礼,原始母系建立在一个平等的社会基础之上,女性主导的社会秩序即关怀、自由的爱和礼物经济。
社会没有阶级,既没有按权力、价值等方面的等级排列,人与人之间也不存在所谓地位的竞争,不需要你死我活争着要做上位者,因为没有上位者,能够实现共治。
部落的“富有”意味着慷慨,但不意味着垄断与浪费,有限的囤积,温和地生活,人与动植物的关系也是根据必要需求合理取用,而不是无止境地奴役驯化改造,更不是残暴不仁地杀戮虐待灭绝,社会文化的确也会将暴力与阳刚之气联系在一起。
礼物这种更多象征着人与人之间平等互通的情感交流,是真情实意的联结,没有预期利益也没有预期回馈,不在意利润和回报。
同时,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对待生态环境也是顺应自然,而不是随意索取至破坏毁灭循环链接。和其她生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共生共荣,互惠互利,一同分享着地球的空间和资源。包括讲究积德行善,迷信善行会带来好运,也总比如今这个“黑暗丛林”好吧。
以现在去推过去落后其实也可以打个问号,今人总觉得古人过得不好,但原始母系考古出来的文艺创作作品都以活泼向上为主题,和现在以苦难为主题的父权文艺相比,我看人家精神状态好多了,可能比你想象中的更快活。
动不动就没有空调手机你怎么活,其实人家也没有这么极端恶劣的气候和逼仄的环境,根本没这个时代需求。更别提母系内生产力和科技目的都是为便民而去,根本不会分配那么多资源在军备,可想而知,对于好好生活:丰沛精神世界、提高生活水平、塑造健康肉体的需求而言,母系要好多了,而你总觉得过去做不到的事但实际上可能做得很好。
包括害怕因为残疾或者年老力衰而被社会抛弃导致的焦虑感,我就想知道,谁不会老,谁能保证自己绝对不会遇到意外?社会群居的意义本来就在于为个人力所不及的事托底,如果只想享受个人让渡的权力,而不承担责任,就是男人和男权。
安全感和焦虑,可以分别看作两种社会形态对于人带来的精神待遇,比如男权下失去劳动能力会让人痛苦沮丧焦虑甚至想死,包括倒推终身就业和将养老责任原子化给个人,不管死活只收割劳动力壮年时期,害怕被抛弃。而母系对待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女性和老年女性的态度,则截然相反:
我举个例子,以前母系部落可能出现残疾女性无法正常劳动、家里母亲又年迈的场景,全村庄会主动腾出基本生存物资供她俩活下去直到死亡,真正实现老有所依、幼有所长。倒也不是人类专属,大象还会在迁徙季用鼻子托着其她小动物一起走呢。
所以,希望女人能够谨记这一点: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达到「利己」目的的,并不是只有「损人利己」,还有「互惠利己」。
一路同行,而不是,也不需要背刺或者捅刀。
——
@女权男不生产女权,他们只是女权的搬运工。
—@作者:啊,看到牠们就烦。偏偏只要是个男的谈女权,流量就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