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复读”真的没有意义吗?

之前被人说过我天天在复读或者车轱辘,觉得没意义,更甚者觉得我在借此推销根本没人买账的滞销产品(指观点输出)。
我不否认我在复读这一点,在搬运文章的过程中确实发现很多事一次又一次地翻出来都说烂了。但我自问我也没有一天到晚都在复读,观点不新鲜是因为议题不新鲜。
我需要强调,不是我喜欢复读,是有时候刷微博给我一种陷入莫比乌斯环的错觉,就你看看热议的很多议题明明讨论过很多次了,但还是每过一段时间就又被不同的人找出来。翻来覆去再次相遇,稍微有点礼貌的话还得对它说一声好久不见,然后把自己说过的话又反刍润色一番,还又感叹一遍自己也没什么长进。我早就在想我是不是不应该理这些问题,应该只管自己明哲保身,应该往前去,哪管那些落后的女人洪水滔天。
我在提出这个陷入循环观点的时候,有位媎媎看到后曾经对我说过,道为常,她想这样的过程也符合循环往复之理,正如日新月异。
那么复读重要吗?其实也还挺重要的。虽然我总是被拉回去讨论一些我已经反刍过无数次的观点,有时候感到厌烦,觉得议题还是那个议题,道理还是那个道理,但其实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我的观念体系也在随之不断完善,而且更重要的是,永远有新来的人。加上每个人能够在一篇文章中获得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她可能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懵懂无知,第二次看到的时候似懂非懂,第三次看到的时候后知后觉,第四次第五次看到的时候终于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其实现在再看,很多严肃话题都是以前曾经讨论过的,如今又在重复讨论。甚至不用去比较相似的内核,舆论场里多得是同样的话术或是一字未变的通稿。说到底,我也不过是来来回回地不停在重复同样的见解给更多人听,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人觉得新鲜会觉得是第一次见到呢。是因为当时,有人回避了这些话题。
而且复读重要在于受众一直在增加,有更多的人不断在靠近。我之前说过自由女权和平权为什么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原因有很多,但其实她们也在复读啊,不是吗?
从来就不是我要走进基本盘去说服她们,所以我要在女权的位置吸引她们来靠近女权。毕竟一进去基本盘的地儿就被熏得要死,直接是两眼一抹黑,我只想躲在同温层眼不见为净,说服她们这动静可太累了,还费力不讨好,甚至可能有一些不坚定的女性还会被同化,说白了,我们说女人说的话,是基本盘应该醒来然后靠近女权,真理就是真理,承不承认都在那里。
其实我也习惯了,目前网络的碎片化阅读现象不支撑深度思考的进行,一篇文发出去真正静下心读的人可能不到阅读量的百分之一吧。普通人都更偏爱情绪化的输出,可能骂几句会让她们情绪得到释放,但不解决问题。不过只要有人看,我还是会继续说的。
而且说实在的,我知道我炸号前,有很多人也只是马克一下我的长微没有认真看过的。不过我非常理解被剥削后碎片化的时间的确很难静下心来看很少包含情绪发泄的大段文字,所以我都会说女权重要的不是理论,是用己身践行生活。
——
@谢谢媎妹不厌其烦地复读。
—@作者:啊,是自愿哒!不用谢~
@谢谢媎媎你一直在说。
—@作者:不用谢🥰
@姊妹的文字,总能给我动力,周围很多的女身都焦虑……努力不受影响中!!
@其实非常喜欢反复阅读姊妹的文字。不仅如此关于女权女性相关的文字总是充满渴望去重复阅读的。能反复阅读到此更得益于姊妹的复读。不单单是因为文字或是内容而吸引人去阅读,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思想和本质值得沉思。每每细嚼慢咽字字斟酌句句揣摩,在姊妹的复读和自我的反复回头,能真切感受到人在反复思考中的变化。人失去思考的能力是很可怕的,像任人掌控的玩偶,被“驯化”而不自知。父系大环境下要避免掉入父权男权的思想牢笼和圈套避免被同化被拖下。女性应当时刻鞭策时刻警惕时刻思考才能保持敏锐的状态去对抗这种宣扬下坠的声音。
女权能发展到今天也得益于一些女性在父系社会反反复复上演的基本盘事件中反复的思考和提炼思想,从而一路走来不断的自我觉醒和觉醒她人。偏情绪化的输出确实能带来一时的“爽感”但情绪过后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地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平铺直述的语言因为拥有较少的感情色彩而给人带来的感悟和理解却是因人而异,也因为时空的变化让人在反复回头之中又有了新的思考或领悟。如此不断的推翻旧我巩固和完善自身指导实践。能在姊妹们的文字中感受到女权和女性的力量和思想真正的魅力也是吸引和渴望反复阅读的原因。
所以谢谢仍然坚持复读的你。
—@作者:谢谢姊妹的肯定呀,这么一大段感情充沛的回复给了我很多坚持下去的能量!🥰


不断“复读”真的没有意义吗?
http://example.com/2025/04/01/women-47/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4月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