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女性的主体性是习得性无助的来源之一

在结构性问题存在的前提下,的确不能越过结构,去强求个人单独对抗结构,所以我一直强调的是结构中的每个觉醒的个体都要有意识地从自己做起、联合起来对抗,毕竟结构也是由个体构成,个体是结构存在的一部分,哪怕是一个螺丝钉罢工也可能会逐步引起整个流水线的崩塌。
那么,完全忽视个人能力和个体意愿、只顾塑造无能为力的形象的做法本身其实也是在替结构作恶无误,至少在恐吓和威胁受害者“你根本没有能力改变你的生活”,这区别于结构下的“你没有能力立刻改变结构”。
整个流程大概可以分割为「结构性压迫存在」——「受害者在结构中遭受压迫」——「受害者因被洗脑或者面对结构感到害怕」——「受害者陷入习得性无助状态,认为自己无力走出结构」——「所谓舆论“安慰”、“劝解”受害者说“你的确走不出结构”」——「结构依旧安然无恙地持续运行」。
在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改变成效的现实处境下,过分强调受害者弱小、无助、无能为力的做法,我不赞同,因为这分明是在加重被压迫者的无助状态,我只能在这种做法中看到四个字——安心等死。或者说这种自以为是的同情是推着她们往更深的地狱送死。
结构问题存在,个人主观能动性也存在,我的态度是对于两者都不回避、都不夸大,过分夸大结构问题会打击个体的意欲,过分夸大个人能力会躲避结构的罪恶。我尊重不同性格和经历的女性个体,但也希望主动抗争的人更多一点。
“我站不起来”“对对对,你的确站不起来”“都这么说,那我就不试着站起来了”——那一代代人一辈子一辈子的都这么跪着吧,还等着天上掉馅饼,结构哪一天突然自己改好呢是吧。


忽视女性的主体性是习得性无助的来源之一
http://example.com/2025/04/01/women-29/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4月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