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女人意象的诞生

论「疯女人」这个意象是如何在全世界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以几乎千篇一律的方式产生,就无法避开讨论产生「疯女人」的社会机制这个前提,这两者息息相关。
长期以来,「疯女人」这个意象一般和「歇斯底里」、「不逆来顺受」、「因为“不听话”而吸引大量社会关注」三种显性特征分不开。而「疯女人」之所以这么引人注目,又和父权教育中反复教导人、尤其是女人逆来顺受、以德报怨分不开,导致父权社会下生活着的大部分的女人都是沉默的女人,她们呈现出来的特征就是被迫忍气吞声、低头认命。
就像我曾经说过的,这些女人大概只是集体无意识中无关紧要的一部分。举着面具的蝼蚁,对于发生的一切压迫、虐待、掠夺熟视无睹,对于加诸于身的痛苦一再忍耐,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机器中的某颗螺丝钉,浑浑噩噩被生活推着走,然后再被时间冲散。
在这种情形下,「疯女人」的出现就尤为突出,因为她们被父权社会视为「不正常」,归类为应该被消灭的“变异”人群,所以男人会对不符合男人想象中的她们进行社会性绞杀。
父权社会下,女性群体遭受到非人的压迫和剥削,经历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否定,在这种压力下,女性发声变得尤为困难。女性个体不仅因为婚姻在父权家庭内部被打压,女性群体无法掌控社会公共空间的话语权,结果就是女性的声音被淹没被忽略被无视,女性的经验感受不被社会尊重。
而「疯女人」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或许大家对这个场景并不陌生,如果要类比的话,这是一种在一段不正常的关系中的正常反应,也称作反应性虐待(reactive abuse)。
根据介绍——「反应性虐待是幸存者在一段虐待关系中,长期多次尝试沟通解决无门后,被逼得忍无可忍,加上强烈的情绪,所产生“看似”虐待对方的行为。」
举例,女性在一段关系中遭受男性长期的精神控制、打压、不给情感回应和反馈(煤气灯效应),导致女性变得自卑、开始自我否定,逐渐走向心理临界值,然后在某一天对着男性大喊大叫辱骂对方,男性冷眼旁观不做回应,而后刻意放出女性“癫狂”的影像——往往会被认为女人疯了。
同样,女性长期承担家庭内的所有家务劳动,所以总在饭桌上抱怨这些,而当事男性不予置评、保持沉默、既不改变现状也不分担家务,吃完饭随即离开——往往会被认为女人在无理取闹。
当然,「疯女人」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办法造成虐待父权的结果甚至对于个体而言也无多大杀伤力,我提起这个,只是想说「疯女人」的产生不是原因,而是结果,是女性长期遭受虐待下产生的结果——部分女性决定不再逆来顺受、忍气吞声。
所谓「疯女人」的“情绪失控”表层来看是失控,实际上是她自身保护机制的条件反射,或者说是一种理性判断。她们的「歇斯底里」并非是情绪发泄,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为了让对方听到、注意、正视她的诉求。只是因为社会不想回应诉求而被盖章成为“情绪化”。
通过将女性严肃的、正式的、合理的正当诉求以女性发言姿态不够优雅体面的借口歪曲成“情绪发泄”,再对被认定成“疯女人”的女性个体进行围剿,对于这些脱离“常态”沉默的女人进行打压和羞辱,通过惩戒她们完成又一次无视女性发声的举措,通过污蔑女性来达到加深控制的程度,这就是父权塑造「疯女人」这个意象的目的。
舆论说女方“疯”,是默认了不是所有女人都有她的勇气撕破脸,不是所有女人都有她的底气不顺从精神压迫和物质威胁,更多女人不得不逆来顺受,无法宣泄不满只能沉默。然而女方的“疯”是被遭遇逼疯的,有没有想过她所承受的精神压力。记住,女人生存环境的阈值是靠“疯女人”扩大的。
而「疯女人」从女性视角来看却恰恰相反,「疯女人」往往是不再沉默的女人,不再沉默往往意味着女性觉醒,意味着不再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意味着女性的真实经验感受。「疯女人」的出现是女性的反抗,是女性在为自己的生存阈值发声。成为父权眼中的“疯女人”好过成为听话的“好女人”。
毕竟疯的不是女人,是这个世界。
——
@@作者:从女巫到疯女人,从一个举动到一条微博,只要被认为是脱离“正常社会”的女人,就可以被围剿,所谓的“证据”不过是借口罢了。
//
@今天看到通报的那件事,又是一个塑造疯女人,模糊强奸犯所作所为的典型。真的感觉这个世界烂透了。
—@作者:男人发疯去杀人,女人发疯就是被杀。况且活在男权社会里面,女人被逼出点病也怪不到女人头上。
//
@猫弓起来炸毛都知道是在表达愤怒**,女性情绪的表达也是动物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却被称作“疯女人”。还能说什么呢,烂透了,这个充满蛆和驴的世界。


疯女人意象的诞生
http://example.com/2025/04/01/women-19/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4月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