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矫枉过正”
为什么会说矫枉过正是有其必要性的?
首先是因为观点、话语越极端,越容易触发人类的猎奇心理,吸引的关注力就越多,能够把现今舆论场中缺少的女性声音推出去让更多人听见,这也就解答了为什么女性个体平时平心静气的提出某些问题根本没人听?原因就是话语权不由女性把持,光靠个体单打独斗没有胜算,简而言之就是极端发言无需绝对正确,只要能够引起更多人的注意,能够引导大众对于某一议题开始进行深度讨论,团结更多潜在的女性力量就已经达到其目的,这是其一。
再加上中国人的性子天生爱调和,人人崇尚居中,你再怎么妥协退让,中间人都有话让你继续丧权,如果一开始就委曲求全最后肯定不能达到自己想达到的目的。鲁迅先生说的好,如果说你要打开一扇窗,你就必须先说你要掀了整个屋顶,其他人就会让你开窗了,正是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所以我们也不能一开始就亮底牌,言行自然是越“离谱”越好,一步步试探社会能够给的宽容底线,能够让自己利益最大化,做个疯女人也好过乖女孩。
当然更重要的是,现在矫枉根本还没到过正的时候。
更别提很多“极端”也算不得有多极端,只是因为在挑战现有秩序和顽固观念,而冲击了守旧派的精神世界,被其找个借口骂作荒唐罢了。
还有一些温中派请记住一点:是有“极端”存在才有你们温中,不然温中就是“极端”了。更何况很多时刻“极端”都是被动防御而不是主动出击。
我是比较不怕别人说我矫枉过正的,矫枉过正你倒是先矫啊,别是将枉轻轻纵了,才跑来说正可过正了。属于是人还没有学会走路就担心长期跑马拉松可能会损伤膝盖的程度。
出现辩驳也没有关系的,不要急。只要双方都不是纯粹的情绪发泄恶意攻击,只要能够引出大范围的讨论、辩论就是好事,不必强行捂着嘴,吵呗,多热闹啊。
不想被别人替代发声就自己说话,在一次次争辩、驳斥、反思中逐渐取得共识,这是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不怎么顺利有可能会走弯路的过程。毕竟能讨论的不多了。
——
@这也是我毫不犹豫成为一名激女并且十分自洽的原因,从历史的角度看,现在的女人那点水花算什么,父权制可是实打实地吃了几千年的女人。
@非常赞同,很多时候觉得温和就是一种让步,在女权话题讨论上,我们急需一把锤子
@非常感谢,有时候被她们矫枉过正搞得很痛苦,您这篇对我们很重要
—@作者:不用谢,其实现在还完全没到桥枉过正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