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的女人养出来的女儿

那天看人提辣椒萝卜,想起小时候很有意思的是,我还记得我外婆重男轻女,但是做的辣椒萝卜挺好吃,就是一个一个小萝卜头那种,特别下饭。我四五岁的时候刚开始还说这萝卜发霉了怎么吃,可惜后来她死了,家里没一个人学会了这个。突然想到饮食文化也是传承的一部分,其实这也叫失传。
虽然我和外婆之间除了这点辣椒萝卜,没有任何称得上温情的回忆,所以我哪怕女权觉醒后知道外婆这种称呼不好,可我连称她姥姥也不愿意。
事实是,我基本上没遇见过什么好的长辈,我指有血缘关系的年长女性,遇到的她们一个比一个自私可怕,就比如我外婆,也包括我姨妈在内。
我觉得自己因为这个社会这种家庭过得苦,我对我妈是爱过后来又恨,可是我妈其实一生也没有享过福,身体不好总是生病,家里条件不好,十三岁就出来打工养活自己,没读书没人养,推迟了结婚却还是结了婚。
诚然她的一生,有她家庭的问题也有她决策的失误,更大程度上是时代背景对人的清洗,她没坚持离婚也没坚持离开难堪的原生家庭,就留在原地,一辈子生活在贫困匮乏之中。
我小时候她和我爸异地,她工作忙,最小的时候是甩给我奶奶在农村带,那个时候的状态按照我妈的说法是只保证我能活着,我还不到一岁时曾经因为我爸我奶奶的疏忽,高烧差点烧死。
而从学前班开始,就基本是她一个人带我,属于典型的“孩子越小越难带男人越不着家”类型。她一个人换电灯泡修家用电器查电表搬桶装水(当然现在她和我爸一起生活依旧是),那时候我生病发烧,也是她一个人背着我跑上跑下。
我妈当时在银行上班,因为和我舅舅同时面临升迁问题,说亲兄妹避嫌,以不让两人在同一分行上班为由拒绝我妈升迁,她家里倾向于她哥,当然工作单位本来也更青睐男性,我妈职业生涯或主动或被动地基本宣告完结,最后受不了这委屈,身体也做了一次大手术,为了手术费只好买断工龄离场,总之要二选一的。
买断工龄的时候,我爸说养得起她,让她在家里带孩子就好。她以为工作告一段落,然而持续不到两个月就宣告失败,为了家庭生活她又出去重新工作,不然家庭维持不下去,白天上班、我爸周末要出去打牌,我经常一个人在家,这就是上一代很正常的双职工家庭。
当然,她在这个家庭是又工作又承担家务,虽不能说做得多好,但我确实没饿死。
我妈一生一直在为别人让位,一直在操心她的哥哥们如何如何,哥哥涉经济犯罪,她跑前跑后学会了抽烟,不断地释放负面情绪和能量,她曾经忧虑到我放假回家都不想呆在家。
即便如此,我还是承认她也的确没过过什么好日子,可恨又可怜。我薅羊毛低折扣买来的包,没有多贵,她背得高兴得不要不要的。不了解网购却天天在网上买一些廉价盗版物,也不会理解物品真正的价值,别人送她一点不值钱的小东小西,就因为可能是从国外或者没见过的品牌,她就给当成宝贝一样。
她曾经有次兴冲冲地给我带了块鸡排回来。说是她同事美食节上带回来的,她觉得很好吃就留给我吃。我吃了一块觉得很一般就还给她。想想这是我外卖经常吃的东西,而我妈说她没吃过。
我想到她连吃螃蟹都不会剥壳,因为没吃过。
我那瞬间突然有点心慌,她可能真得看到的世界太小了看到的东西太少了。虽然我走出这座城以后看过灯红酒绿的世界,也并不觉得太好。我的确用野心饲养了我的见识,可是她呢?
即使我妈是她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小的也从无优待,因为她是女人。当年我妈书读一半就辍学,十四岁就出去工作自己养活自己,至今因为学历而遗憾,她自己说只能在工作中勤能补拙。而那时候我的舅舅们都在好好读书呢。
我是独生女,经常会好奇我妈受苦一辈子为什么没有选择自杀这件事,如果是我可能早就结束了生命,看样子规训也能逼人活着,可惜岁月难抵黑夜漫长。现实比影视剧残忍百倍,那些重男轻女下苟延残喘的女孩大多数没有活到成人,怎么可能有后来的故事。
我外婆一生重男轻女,厌恶自己身为女性的身份,或许是在男权社会下被腐蚀,我外婆向来瞧不起女性,只希望自己被男的围绕捧着,认为女儿等于泼出去的水,无法给自己留后,所以她死都要死在自己儿子家里,葬礼一定要儿子给她摔盆,但晚年最照顾最关心她的是两个女儿,更别提她被大儿子赶出去过。
可她还是喜欢她的儿子。
所以她的女儿也被她养成了这样。
包括我姨妈,生一女一子,先是姊姊后是弟弟,然后重男轻女下成长起来的女儿反而接受了这一切,我外婆的那套规则被她们内化,自己也去重男轻女,很有意思的是她成为了和她妈妈一样的人,包括财产(给我表哥留房产,没给表姐留)也包括工作机会(给我表哥安排工作,表姐是自己找的),更包括婚姻(嫌弃前表嫂追星且无法生育、现任表嫂因为孩子自闭症想离婚被骂不负责)。
但我姨妈和我妈一样的性格,会将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外部,无法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比如明明是她自己重男轻女却要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她老公,伪装成她没有苛待我表姐的样子,认为帮凶就无罪,可是帮凶、伥鬼也是真凶。她和她老公是一路人才对,她的沉默就不是伤害了吗。
我姨妈是老师,因为还不记事的时候大概三四岁曾经短暂住过一段时间的姨妈家(在乡下),那时候我还闹过自己没有印象的离家出走,按照我其余表哥的记仇(舅舅寄回来给自己儿子的衣服都被给她儿子穿),想必当时我也受过不少委屈。
这就是我外婆养出来的女儿。
但很有意思的是,我其实也需要诚实一点对待她们,对待女人,我得承认她们有时也没有那么不堪。我外婆听从团结才是力量的多生多育政策,夭折不计,一生生育四男二女,四十多岁还在生我妈。而我这一代的女儿也是从她的女儿家里诞生的,很奇异吧,自从独生子女政策下来后(普通家境的人必须听从),我是唯一的独生女,而我那些舅舅们家里全是独生子。
多么精妙的巧合啊,巧合到我不觉得是巧合。在重男轻女的家族里面,即使是女儿也在重男轻女。但也是这样的女儿接纳了下一代女儿的存在,才能接纳下一代女儿的存在。我妈和我姨妈好歹给了女儿一个短暂的容身之处,即使在我看来像租房。再往下一代算,也只有我表姐生的是女儿(虽然她是婚内育),其余表哥家也是各个是儿子。我没敢问真这么巧合吗?整个家族为何这么少女儿。还是因为只有一个机会,你们都给了男儿?
外婆死了,我发现我不恨了,因为她对我而言是一个非常模糊的印象,没有亲密感,从没有在一起生活过,就像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一个重男轻女的符号。之前讨厌她是因为想和我妈同仇敌忾,可是等我和我妈解绑之后发现也没什么讨厌的必要了。
她对不起的辜负的是我妈,但我妈有没有恨过她,我想没有,即使有也被爱覆盖了,或许又爱又恨。我外婆有没有爱过我,我不知道,我也不在意,因为我从来没爱过她,也没因为她的不爱伤害到我。
我妈说她重男轻女一辈子,最后还是给女儿外孙女留下了几个金镯子证明她还是爱我们,我听到的时候内心毫无波澜,平静地像听一个陌生人的故事。
只觉得我妈自欺欺人到可笑的地步,她好像无法接受我外婆真的从来没有完完整整爱过她这个事实。人死了,还在给我外婆找借口,或许是为了支撑她活下去吧。可惜对于我,一个陌生人无所谓爱也无所谓恨,死了以后更是不爱了也不恨了。
但偶尔会想起吃面的时候配的那盘酱萝卜。圆滚滚的,黑色的,咸咸的,一口一个萝卜头的那种。外婆的剁刀豆,大头的辣椒萝卜,兰花萝卜以外的最爱。下面的时候放一个能吃很久,逢年过节就送。
这么多年过去,我再也没见过,不论是在饭店在网络还是在别人的口中,都再也没听过这样的酱萝卜,连描述都没有。
怀念也就仅限于此。
——
题外话:
后来我长大和我妈闹翻,她们背后说我坏话结果被我侄女听见。然后我才小学一年级的侄女因为喜欢我而跑来跟我说小姨你要听话一点,我问她怎么了,她说我妈和我姨妈说我不乖不听话越变越坏越来越糟糕,说她们对我的不满意嫌弃,说我咎由自取。
所以我说小孩子,就是一面镜子,真诚的反映出她身边大人的态度。后来我就在她们又一次说教我的时候质问这些。她们说是我侄女在说谎。说完我妄想症再说我侄女说谎,我看这就是家族传统吧。
——
@唉,这种能影响到一个人的家族,沉重匮乏的过去养出的奇形怪状面目可憎却仍然社会化地活着的人,那些奇奇怪怪却明明白白堆积成能够逼迫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权力。
我创飞了一个家族的人,却心疼那个幼小时被迫和并不善意的畸形成年人共度虚假的美好时光的自己,我心疼我的时间,我的被迫,我和他们产生的联系(甚至被吸能量,被搞出创伤)
我母亲这边的家族也是一半在泥沼里。她们是一群给了我一些真实的爱却也造成我认知失调并给过我伤害的人。我还在慢慢地梳理和决策中。(觉得她们也很不健康啊,迟钝且抱持着很多不合理信念坚守到现在,真好奇怪。
—@作者:正常人在泥淖里呆久了反而是最容易得病的,而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去适应泥淖,本身就不会太健康了。
//
@好难受,男社把本应该亲密无间,本应该都成为一个人的女人们,变成了
这等模样
—@作者:不过是万千妻母的缩影之一罢了。
//
@很喜欢文中的一句话“野心饲养了见识”,在这个父权社会,女性的野心弥足珍贵,可以让人冲破乌云束缚住的天空,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从而变得自由。
//
@突然想说个题外话,我上一次和我妈爆发的争吵,掀了她的遮羞布,说她装,她勃然大怒,可是她知道这个词哪来的吗?是她儿子说过的。我从来都不曾对她有过任何不好的看法。我以前就是太共情她了,明明造成这一切有她的原因,当时或许就是所谓忍不下心责怪她,所以导致的结果是我要继续被牵连,她痛苦不是我造成的,可是我却要为她的痛苦而痛苦,因为看着她难受我也会难受。然后始作俑者可以美美隐身,就旁观这几个女人斗吧、吵吧。男的真很能共情男的,我生物跌这些年帮助过的可都是男的,哪怕一面之缘的陌生人,牠也会毫不吝啬给钱救助,妻女多吃一口饭都要被说,哪怕牠自己消耗的最多。
记得原先住的小区门口有家菜店,那个阿姨与我们是同乡,和人家本身也不沾亲带故的,就这么一来二去慢慢相识。家里当时资金不足,我妈开口向人家借了好几回,阿姨欣然相助。后来我妈不愿再向人家开口,我生物跌大怒,说这算哪门子老乡,借个钱那么麻烦,我后来知道这个事当时内心恶心的感觉止不住。我奶奶生了好多男,我只有一位姑姑,作为此地的女儿,又是唯一一个,她所经历的不用赘述,是你能想到的。生物跌对牠兄弟很慷慨,哪怕家里揭不开锅,也要给兄弟助力。没人会关心姑姑,想的都是怎么沾她的光,还会为有一个沾到,我没沾到,凭什么我没有而心生怨气的。小时候会不理解牠这种心理,现在什么都懂了……
—@作者:男人很小就能够理解“性别对立”,因为这个社会一直在教导告诉牠们这样做。
//
@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的“女人们”的一生,或许她们早也不是“女人”,说是伥鬼更合适一些。我现在对待这些人的态度也是慢慢变得冷漠了,我之前还会心疼她们或内耗自己,但现在只有无尽的失望和不关心。她们活成那样很大程度上是咎由自取,我只能过好自己的生活,我救不了她们,这也不是我的义务。
—@作者:自己没有想要逃出的心,也没什么好救的。


重男轻女的女人养出来的女儿
http://example.com/2025/04/01/status-3/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4月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