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好说话”是会“遗传”的

这个地方的人,除去被刻意拔高的性缘关系以外,对待其她关系极少说出的词语绝对包括真心的“我爱你”“对不起”“谢谢”,连牵手拥抱都变得奢侈,更何况说出些好听又温柔的话语来抚慰人心。
其实教出一代代不会好好说话,没有正常的情感回应,遇到情绪只会逃避的后代,就是那些成年女男的报应。你不会好好说话,你的后代肯定也不会,你不会正常地表达感情,你的后代也很难学会去坦诚地说自己。
最后就是眼不见心不烦,遇到问题只会沉默不语,遇到误会就变成了闭嘴的哑巴,别扭拧巴,不会解释只会逃避,只会让人去猜去假设。所以会导致一次又一次错过,一次又一次阴差阳错,一次又一次期待落空,一次又一次失望,是人也会累的,没有开口说的逐渐也没有机会说了,那颗跳动的心也会在消磨中逐渐死掉。
这里的人没有嘴还挺自得的,看到别人能顺畅地表达真实情感还看不惯了。一遇到什么事就开始如鲠在喉,如坐针毡,干脆变成了不会说话只会沉默的后天哑巴。
坦坦荡荡地好好说话难不难?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真的挺难,因为我逐渐发现表达或者说准确的表达这种交流模式,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奢侈,她们没有这个能力,一般是没有天赋,从小也没有锻炼过这方面的能力。对于这些先天不足后天残疾的人,要求她们立刻学会无异于痴人说梦,误解在所难免。就好像我之前说过甘于愚昧无知的愚民和制造愚民的上位者是双向奔赴。
我经常会在一些影视剧作品中看到一些热情并且能够准确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哪怕是以夸张的方式,只要能够让对方接受和感觉到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但即使没有这种能力,只要学着用一颗真心去表达,总有一天会被人接到,这种能力会在日后的一次次表达中得到淬炼。如果一开始就放弃了那一辈子也学不会。
原生家庭的可怕之处在于,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人永远会在自己最不能认可的细节上复刻上一代的行为,最令人感到愤怒又无奈的不是现实存在的母父,而是被自己内化的母父。
——
@我感觉自己也变成没有感情的人了,反正是对父母没有感情,好像对任何人也没有感情
—@作者:没关系,那就对自己好一点。
//
@学着用一颗真心去表达❤
@瓷器国到底还是有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在等级制度下,说话越拽越蹭代表地位越高,当然不好好说话了。/
等级制度下没有真诚的赞美,牠们认为赞美是下位者给上位者的情绪价值,而上位者对下位者只要责备就是了


“不好好说话”是会“遗传”的
http://example.com/2025/04/01/speak/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4月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