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权社会的规则以男身为标准制定
男权社会的规则以男身为标准制定,所以女性要做的不是让自己适应男权规则,而是建立自己的规则
大概几年前,闲逛时看到不记得是谁说过的一句话,一直记在备忘录里:「对于女性被标签化、被歧视和剥削的现实来说,拿一个因为出身而上岸的幸运儿来举例,对于广大还在水里挣扎的女性来说,毫无用处。」
看到以后内心深受触动,于是我一直都在说站在岸边的幸运儿就不要嘲笑在水里挣扎的人不努力了,也不要再朝她们不停地丢石头了,这样并不会显得你们更高贵一点。
就好像即使你为了工作放弃喜欢的食物和爱好,按照男人的要求化妆,按照男人的规定着装,不生小孩日夜加班,说着不要把你们当女人看待,按照男人的规则成了异种男人。你以为终于和那些男性劳动者平起平坐了,结果这个男权社会要歧视和压榨你的时候,也不会因此而打任何折扣。
女人按照以男本位为基础的标准来削足适履,解释权不在自己手上的结果就是女人永远在被挑刺。说到底,因为女人就是女身,不可能是男人,也不会是男身。
因为这个男权社会的规则就是以男身为标准制定的,男身不会生育,所以生育成了工作的累赘,女性被打压。又因为社会持续发展需要新生劳动力,生育又变成了必须,你以为女性就得到尊重了?不是,女性受到的是第二次打压。
原因何在?就是因为男身不会生育,他们和生育根本挨不上边,他们不是生育主体,而男权社会以男身为基准。你看轮到利益相关,这不就老实承认了男人不能生育的事实,也打了父权撒谎塑造的什么监护权、生育权的脸了?就非得在利益纷争上才看得到他们不肯放手背后的真相。
如果是一个女本位的社会,那么也应该是一个生育友好型社会,更是有利于女性身心健康的社会,不会有这么多疾病,生育是女人的个人选择,是自由的。女人来月经是被祝福的,痛经也不会再成为疑难杂症。新生命的诞生是美好的,而不是工具,因为那代表着未来。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问女人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也不会一再逼迫女性妥协退让,不会无视女性的苦痛,更不会强制或者软强制女性往婚姻里去造夫造父。父权一次次地用恶心的私有制缔造等级,用生造的等级来表达厌女,用所谓的对抗来稀释同类的善意。
为什么我会说男本位把男身当完美人设置各种制度架构服务于他们呢?你想想以女本位角度来看,若是女身即标准的完美人,男身最大的缺陷即是不能生育,如果职场设置按照女本位来,那么生育即是优势,即使根据利益最大化的规则来看,比如男性需要支出更多的社会育儿费,而女性生育时企业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扶持和福利,女性也能活得更多资源,你觉得企业还会不招女性吗?
所以,在男权社会制定的规则下,即使有幸运儿因为背景成功上岸,对在水里挣扎的人来说也没有任何助益。她人要做的是躲避男权规训,建立新的规则。需要的是用女性的真实经验感受去构建新的社会框架,需要的是女性站定女本位去看待世界和人类。
如果一个人活下来要靠随机,靠幸运在一堆欺压和迫害中挣得一条命,当活着变成了幸存者偏差,当恐惧和屈辱如影随形,当人活得不再像人。既然不是人人都能做上岸的幸运儿,那为什么一定要冷眼旁观在深水里挣扎的人,为什么可以在一旁看着她挣扎至死,而都不选择和她一起把水填平。
我很不能接受的一点是,很多有话语权有能力的人所做的都是放弃拯救在深渊里独自忍受痛苦的人。结构之恶光靠自助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即使她们已经足够努力也可能无法抵抗侵蚀,而有个得天独厚的幸运儿能够顺利靠岸对于只能在水里挣扎的人来说也没有借鉴意义。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个体,并不是不努力,但不是光靠努力就能彻底改变现在这一切,甚至努力的价值不被同样的标准评判,堂而皇之地被标上三六九等。努力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幸运的特权,推翻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我想这个道理有人能懂。
所以我也不太爱看已经成功上岸的幸运儿站在天梯上说怀念那些在水里挣扎的日子。明明是因为得偿所愿才会这么有恃无恐,衬得后来的难过都像是在炫耀。
你作为幸存者没有死我很为你开心,但是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你这样幸运。
痛就切实地痛在每一个女性身上,即使你是传说中的幸存者,你是幸运儿,你是天选之女,也不可能躲避掉所有这样的反复“拷问”。
女性群体的痛就是每个女性都躲不过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