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后来,我又看到过很多个“李奕奕”
图:
@我是落生:上一次被起哄跳楼的,是李奕奕,那是她向这个世界最后一次求救
2018年6月20日下午15时左右,李奕奕站在一家酒店外,欲跳楼。
也许,这是她向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次求救,希望有人能看见她的痛苦,替她做主,还她公道。
但,围观的市民在起哄,欢呼,鼓掌。无数人发朋友圈和社交媒体:
“要跳就跳,果断一些,别给警察找麻烦。”
“一跳解千愁。”
“尼玛,为了等你跳下来,我在楼顶晒了一个小时太阳了。”
“你已经红了,赶快下来吧。”
4个小时后,约19时15分,:李奕奕对来救她的消防员说:哥,谢谢你,我走了。随后挣脱了消防员抓着她的手。花朵般美好的少女,在那个黄昏,凋谢之后,世人都听到了消防员那撕心裂肺的绝望哭声。
李奕奕以自己19岁的生命,作出了最后的控诉。
——
当初的绝望在哪里,在李奕奕最开始维权的时候她穷尽了一切能够使用的合法手段,她渴望得到保护,期待有罪者被惩罚,但是她所到的每一处给她的回应都是推诿扯皮,我至今都记得我转发时当初那个冷冰冰的不起诉决定,包括她维权的过程中舆论对她的不信任、荡妇羞辱、语言暴力处处都历历在目,那些自以为掌握真理的理中客都说“不站队,万一冤枉了老师呢”。
等到她真的要跳楼了,还有围观者在楼底下问她为什么不快点跳下来,仿佛各个都想要就着她的鲜血下饭,到最后这个罪犯被惩罚是因为她用她的生命献祭,她用她的生命让人重视让人反思让人声讨不正义之事,可是持续了多久?
当初说“证据不足”,等到李奕奕死了,又重新立案调查定罪,这究竟是为什么?当初的证据不足可信度又要打一个问号。
证据不足的深层原因和整个国家的性教育缺失以及对学生的心理干预不够没关系吗?谈性色变、处女崇拜、认为女性被侵犯丢人的社会环境下,还要要求这种环境下的未成年女性能及时保护好自己并头脑清晰的留下相应证据。怎么讲,一言难尽,感觉这一切要好起来又难又久。单从情感上说,我觉得这位姑娘有勇气揭露真的够勇敢了。
强奸猥亵性骚扰基本上全都是犯罪成本低,维权成本高。法律意识低,证据要求高。在一个完全缺失性教育的国度,现在对受害人的要求是不管成年与否都必须掌握着良好的性安全保护意识和性知识。预设这片土地的所有国民都接受了良好的性教育,真是现代版的何不食肉糜,一点都不强人所难呢。
李奕奕从楼上跳下来,是因为猥亵她的人没有受到任何应有的处罚,而她还要一再被泼脏水被羞辱,后来她一跃而下,以命作抵自证清白,那个加害者吴永厚也只是被判两年刑期,如今早已出狱,甚至连从业禁止都不是终生。
一条生命最后换来这些反思和声讨,然而立马就会被再次忘记,这片土地没有任何改变,再出现一个“李奕奕”好像也并不奇怪。
所以我后来又看到过很多个“李奕奕”。
——
我还记得最开始是帮李奕奕转发维权却见证她得到不起诉决定,隔了没多久看见跳楼的视频,仔细对比竟然发现是同一人。当时就心痛于尚年幼的女孩要用自己的生命自证清白,每个成年人都应该为没有保护好孩子感到愧疚。可是后来我又见到过好多好多这样的女孩。而距离她离开,原来已经过去四年了。
我不想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那就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去努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