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奸警告”与“诬告警告”
之前有国男理直气壮地说“所有男人都是强奸犯”,于是后来也有女权毑妹回应说“那所有女人都是诬告犯”,虽然目的是为了反制其权力扩张,要求男人自律。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这两句话的力量感,因为社会结构而有不同的效力,正如不存在性转后的社会待遇一样。
前者是男人受到结构性保护所以有恃无恐,甚至可以随便对女人出言恐吓,享受受害者的恐惧和随之而来的权力欲以及控制欲,而后者的对抗性不足是因为受到结构性压迫的女人连存在有效证据都难以将对方定罪,女性的个人意志被无视,更何况是诬告。
前者完全可以成为事实,我们都明白,即使没有判刑,也不代表强奸行为不存在,后者却没有力量和前者对抗,因为所谓诬告被法律或者社会舆论承认实在太难。前者犯罪而不需要受到惩罚,而后者基本不可能成功。我没有鼓励大家诬告的意思,但是必须正视女性在性暴力犯罪中承担了太多举证责任和心理压力,乃至荡妇羞辱。
之前我在米兔运动时就说过,按道理来说,所有罪名都有可能被诬告,可以说期间的纠正和诬告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是如影随形,更何况谁敢说没有任何一起冤假错案?但是男人从不觉得那些举报行为对自己有那么大的影响,也不觉得需要因噎废食到撤销那些举报犯罪的行为,为什么一到性犯罪就恼羞成怒了呢?当然是因为做贼心虚。
这中间有没有社会倾斜的影响?是的,虽然很难察觉,但是我们都知道有的。
因为权力对比,两者的威慑性是不一样的。所以女性朋友们,逃脱惩罚的强奸犯可比所谓可怕的诬告犯多得多,何至于在舆论里非要踩上一脚愿意实名维权的女性受害者呢。
——
@隐:本来就是物品,赐给你的安慰品;稳固社会,让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不至于大爆发。
强奸幻想是强奸文化的肆虐和扩张
我之前说过所谓的强奸幻想非常畸形,对于男性而言是满足权力欲的施暴虐待,对于女性而言是性压抑产生的扭曲反噬,有一些姐妹不能理解是为什么。那么我就分两者来说吧。
幻想之所以是幻想,是因为“强奸幻想”的可控性:没有人会在幻想里受到伤害,然而这点只适用男性,在针对直男的性幻想作品里他们没有任何风险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毕竟他们不可能是受害者,根本不会标注纯属虚拟、与现实无关,实际内容充斥着暴力虐待强迫,然后一堆蠢男就以为“强奸你,你就会和我好”。
幻想之所以被社会容忍,也是因为幻想的可控性和无害性:没有人会在幻想里受到伤害,没有人会因为幻想受到伤害。一旦突破这个界限,基于社会公益的需要就一定对其加以限制。而我警惕男性的“强奸幻想”,是因为不论是现实或幻想,男性都居于加害者地位,而女性却要害怕男性将幻想变为现实。
而直男的强奸幻想的“无害性”对于女性无法成立的原因就是:女性永远是被害者角度。而一旦现实生活有人会因为幻想受害,这种幻想就应该被警惕。
另一方面,强奸幻想对于女性来说为什么畸形,因为是这样的,大家要知道一点,强奸行为本身是一种暴力、一种伤害、一种毁损,是让受害者丧失身体的自主权和处分权,灵魂遭受重创,在对方权力欲的操纵下被当成物品而不再被当成一个人。对于这种伤痛存在着美好幻想,本来就是被父权扭曲了观念,导致人不够舒展,无法想象真正美好的存在,将被扭曲嫁接的欲望发泄其上。
父权扭曲了这部分女性对于性的观念,在打压下女性对于性多以想象的姿态来进行,她们所描绘的强制爱更多的体现在对女性性欲望压制下的一种畸形心理,因为“女性要表现出羞耻、不能享受欲望、不能自己说是”,所以她们会表现出“这不是我同意的哦,这是男人强迫我的,我没有享受性哦”的行为。
但其实可以分辨出来女性所谓的强制爱戏码基本都是发生在主角之间,真正女性写手安排与主角八竿子打不着之类的人来进行强奸的较少,而且即使出现也是以一种主角的心理阴影和伤害出现的,女性作者会对此行为做出批判,让罪犯付出代价,女性读者也很难对这种情节产生好感。
其实举个简单例子就能够说明了,对于真正的强奸犯的真实描述应该类似于《熔炉》里面那个猥亵幼童的男校长,你想起他从厕所门口探出头的偷窥镜头,你会产生强奸幻想吗?你是觉得恶心可怕还是愤怒?那才是真实情况。
我之前讨论过很多强奸情节描述过于(男性)理想化的有害性,就是因为这些。不论是影视剧作品中为打消女性戒心选用容貌端正的男演员,还是小说漫画作品将这种侵害行为合理化都很恶心。你以为强奸犯都是和你情投意合的高人气男?更多都是你根本不会喜欢的低人气男做出的行动。
我所能接受对于强奸行为描述最基本的一点是描述必须真实,而不能按照男人想象虚构女性反应。
我是坚持至少在自我认知上不要美化强奸行为,警惕自己不自觉成为强奸犯的帮凶,并构成强奸文化的一部分。
所有人都应该唾弃强奸犯,让强奸犯付出应有的代价,不要去原谅,也无法原谅。
沉默也是强奸文化的一环
说实在话,七英俊吐槽男人性骚扰这事儿发展到现在这个局面,意外吗?不意外。当初她受到性骚扰时,在现场性骚扰的、陪笑的、沉默的、不予置评的、麻木不仁的、嘻嘻哈哈打圆场的每一个,我是说每一个,和今天跳出来指责她的男作者群体干的是同样的事儿。
的确是,具体实施加害行为的或许是那一个人,但有一部分忙着鉴定受害者怒斥她大惊小怪姿态不够优雅,另外一部分忙着装聋作哑为加害者解释他没什么恶意,还有一部分只是麻木不仁沉默无视假装没有发生,面对愤怒还有一部分忙着调笑说不关牠事委屈无辜,但这些全都是共犯。这就是受害者为什么说全都是垃圾。
有一些人只是看到受害者的困境,但是他们理解的是加害者,因为知道自己可能是潜在加害者或者逃脱制裁的加害者,所以才选择沉默。当然,我也觉得指责别人愤怒的行为虽然无耻,但总好过口蜜腹剑,蠢恶比蔫坏更让人清醒,只会让愤怒一次次累加最后反噬那些肮脏的垃圾。
暴力行为的泛滥,表面上看是因为加害者一次又一次的残忍施暴,但这些行为也因为旁观者的沉默得到了“庇护”。
真凶或许只有一个,帮凶却是无数人,不管是在现场无动于衷的,还是在舆论中装作视而不见的,没有一个无辜。
如果你在他人作恶时选择沉默,就是明目张胆的放任罪恶泛滥,那你就是赤裸裸的共犯,清算时别主张自己清白无辜。
强奸文化构筑强奸互助联盟,包括强奸犯、助力者和沉默者。
这就是强奸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