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女性的负面刻板印象是男权故意后天塑造的
说到底国男热衷于给女性塑造负面刻板印象的原因是为了给男人塑造正面的刻板印象,并借此对女性进行打压,利用刻板印象羞辱和污名化女性。
比如最近热搜的“女性玩游戏菜”就无视了女男玩家在游戏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否相同这个前提,没有任何论据可以证明女性玩家花费同等时间和精力会比男人差,男人却假借自己长期在游戏这种非产出中的高于女性的数倍花费来讽刺女性;
然而同样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或者十二年学生时代迎来的高考,面对真正的同等标准下实打实的成绩数据,男人转头又说得出女生死读书、自己没认真读书这种话,无视同等标准下对于女男要求一致,不存在禁止男人努力的规则,敢情是女人把牠们笔给夺了卷子给撕了。
牠们前者是为了塑造女性反应能力差、动手能力差的负面性别刻板印象,后者是为了塑造男性天资聪颖、智商高的正面性别刻板印象。
同理,牠们还热衷于对女性进行“感性”评价,泼脏水声称女性缺乏逻辑思考能力和理性判断。
最典型的例子即是——当牠们在辩论中处于下风时往往会说“女人不讲道理”、“不跟女人计较”,然而实际情况是牠们讲道理讲不过女人,并且最偏向于用感性判断的恰好是牠们自己,不然说不出女人不讲道理这种话。
以前科举八股时,说女性不擅长做文章、禁止女性读书写字;后来“数理化走天下”时,说女性不擅长理科、女孩子后劲不足。网络诈骗男性上当比例极高,舆论说女性容易被骗。男司机事故率占比九成以上,新闻喜欢用“女司机”当噱头。
现在社会逐渐打破游戏误人子弟的负面印象、掀起电竞热潮,就说女性玩游戏就是菜。舆论还未提改善行业环境的实际措施,就连某些性别歧视严重行业的讨论空间都要被压榨。社会上的广泛认知一直有刻板印象,只是这种刻板往往是对男人有利的。
社会对于女性的“正面”刻板印象社会认知除了贤妻良母还是贤妻良母,包括保姆、护士这种所谓的“女性优势”行业也就是这个文化内核,其背后是因为「利男」。然而其他行业,尤其是能快速捞钱的行业,男性却非要占据优势地位,包括明明由女性开发的新兴行业一旦有利可图,就会将女性挤压出去,垄断的目的就是控制经济权,独占话语权。
在这点上,牠们通过性别刻板印象使得男性群体内最次的男人也觉得自己优于女性,而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可以无视控制变量的前提、罔顾社会现实的举证,只是为了对自己有利,什么都能做得出。然而面对真正的女男差距,牠们又会以自己被刺痛为由对女性极尽各种贬低嘲讽手段。
所谓“男的游戏打得好”“男的理科厉害”“男的领导能力强”等等这些刻板性别印象我都能用我自己或者身边女性来举例反驳,可是只要一说出口对面就是“你这是个例”然后继续自娱自乐狂欢式地污名化女性。
认真说起来这些男权谎言,我在男性身上只看到过一种共性,那就是无与伦比的自负感和热爱吹牛。
我愿称之为自欺欺人的最高境地,把虚妄当现实还强迫别人跟牠们一起做梦。
丢人。
——
@A五彩斑斓的黑A:今天自己才认真思索了一下关于男性更理性、女性更感性这句话,现在发现无论是学业、工作、家庭中,女性是真的更理性。男性从生出来开始就是任性、自私、暴力的。
@嘿别拽我花裤衩子:我甚至觉得都不能说男的啥啥厉害是刻板印象了,因为我们谈论到关于人种和地域的刻板印象时,很多都是那些人中大部分人具有的共性。而“男人厉害”仅仅是男人构建的群体错觉。实际上在正当量化且没有性别歧视的比赛里,女的明明厉害得多。
——
@诚然,男权热爱塑造的男性刻板印象其实也没有那么“正面”,只是他们说这是“正面”,比如“父爱如山”、“老实人”、“阳刚”,还特别喜欢踩女性来捧高这些“正面”刻板印象。
//
@我觉得男性塑造的所谓的正面形象里透露着虚伪的感觉。
很多美好品质其实大多出自于女性,但男性群体总想着偷梁换柱,使大众相信男人是女人,女人是男人。
—@作者:是,之前讨论过很多男将女性品质嫁接在男性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