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的结局预示着主创意识形态的输出——以《斗鱼》为例
题外话先说,这篇文其实是两年多前写的了,观点不怎么完善。因为我是没想到还能发出来,也没想到还能应景。
要说怎么打碎性缘幻想,那就给那些因为浪漫爱叙事而不得好死的女人做真实纪录。之前我看到过《斗鱼》这部剧的推送(我当年没有赶上看过原剧,只是搜索了一些片段看剧情梗概,也没什么功夫去看完全剧,如果描述有误可以指出来)。
当时有人说这是教育片,教育看剧的小孩子们不要随便涉黑,不要以为当古惑仔流氓混混很新奇很好玩,这个立意就很有意思。相比较港片曾经流行一时的古惑仔文化,你看文创作品的意识形态输出对于古惑仔形象究竟是美化还是批判,不同作品不同答案就出来了不是?
至于我关注点一直在女主身上,懒得管男主男配的兄弟会,我看到的是性缘脑女的一生,即使人生天胡开局也能不断白给最后酿成悲惨境遇,真的好绝。
女主的经历:本来家境很好、学业有成,从小读女校被保护的很好,家庭准备送出国读书,结果她爱上一个穷小子,不顾家人反对和母父反目成仇后离家出走,跟着男的一起,男的美其名曰为了赚钱涉黑去当古惑仔,说是压力大,然后女方在相处中会被男的打,被男主的对头强暴,她让男的退圈金盆洗手,男的不肯,说是死都要在这行当里混出来,后来她为了有共同语言自己也涉黑了,成了道上的大姐大,为了所谓的“爱情”一直在反复折磨自己,做自己讨厌的事过自己讨厌的人生,几年里反复经历着堕胎、挨刀、被追杀。
剧里面男的变心(是不是真的不重要,在女主看来因为其她女性要退圈就已经很不一样了)因为另一个女生而想退出古惑仔行列(男的对女主说我好怀念那个当时认识的你)然后被杀死掉了,然后结局留白,女主的一生没有后续。
就这种结局哪怕中间再多对于“爱情”的美好描述,再怎么选用面容端正的男演员演对手戏,也很难不让看剧的小女孩有警惕心理吧,好歹前车之鉴。说是剧播完后续是对岸当局注重起青少年问题,这都是后话。不过据说现实中(还是小说?)女主在男的出事后灰溜溜地回了家,但是养了男主的孩子,自己就是一边工作一边养孩子。
也就是说,这个电视剧的女主不仅没有女性觉醒,而且在男主死之前还是个彻头彻尾的性缘脑,认为爱情可以战胜一切困难,自己可以为男人付出一切,一个女人因为男主变得面目全非然后男主说好怀念刚开始认识的那个你所以在别的女人身上找替身。
但是从对她的刻画来看能够说没有警示意义吗?这就是价值取向和引导。
怎么引导的,那就是,主创让这个女性角色最后获得了什么样的结局。
谁看完不说一句性缘脑女主因为性缘关系好惨,人生人生一团糟,想要的恋爱男主也死了变心了,她因为男主产生的改变男主不仅不领情,还让男主说怀念她从前没变的样子,可怜又可叹,甚至有时候硬起心肠都想说一句活该,就是说不是性缘脑不闹那一出,想生孩子直接精子库选个好的然后养着就行了,还白白折腾了女主那么多年,耽误她的人生,造成了无数痛苦。
女主的经历是挺虐的,也是在虐女,但是这个结局发展就很现实也很符合逻辑,它就像警示片,告诉女孩你这样选择,你不会有什么好结局,虽然武断但这是任何文艺创作都有的态度和观念输出,选择纪实描绘出女性为了所谓“父权爱情”飞蛾扑火的惨烈结局,而不是最后甜甜蜜蜜落脚到性缘万能论上去,你能看出来它的倾向至少不是鼓励看剧的女性跟女主做一样的事吧?
不然不能安排一个这样的结局,而应该让女主成功救赎男主,男主迷途知返后事业有成,然后女男主甜蜜结婚生子,让好多人好好赞颂爱情能够超越一切的完美大结局。
事实是性缘关系不仅不万能,还会制造出很多本来没有的问题,想找死就去学她们。
写性缘脑女主能够写出对她选择的不赞同,更深刻的讨论这种倾向会带来什么结局,和写性缘脑女主写出她通过性缘解决了人生一切难题最后甜甜蜜蜜恋爱,这不是天壤之别?
当然,这剧都是十几年前的价值观了,具有当时的局限性,对性缘讨论也囿于性缘内,剧情内鬼哭狼嚎浪漫爱的手法也没少用,更多地停在阶级造成女男主隔阂的角度,而没有看到性别议题,那么现在来看应该更加进步。
这也是我所说如果知道了婚姻带来的苦痛和难堪那么为了逃离婚姻脱了一层皮以后的正常反应应该是远离婚姻,而不是寄托于男人的“人性”试图擦亮眼找个根本不存在的“好男人”,这才是符合逻辑的正常走向。
事实上,很多性缘脑故事打着各种觉醒旗号干着和传统男权一样的事,顶多就是加个可有可无的“自由”(就是可以换着选男人,但一定要选男人这种虚假的自由),脉络从一开始就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受害,你情我愿地奔赴地狱还享受着狂欢说这是女人的自主意愿表达,根本没表现出一丁点被迫和强制,把那些假自由当成实打实的真自由宣传着,那你说个屁的选择啊。
一些文艺创作揭露女性苦痛然后解决方式就是安排一个男主拯救她娶她帮她解决问题呗?再多问题在甜甜蜜蜜谈恋爱的情景下都能被完美解决,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就是女人不论遇到什么找个男的什么事都解决了,反正左右都是要找个男的,就这还不叫性缘万能论啊。
至于为什么“好”女孩遇到坏男人,因为男人都是坏的,你做“好”女人就活该这个结局。女人越“好”,结局越倒霉。
什么样的角色得到什么样的结局,代表着作者什么样的价值观。坏人该死很俗套,但坏人不死,谁都知道这有问题。
——
@不知道姊姊说没想到也符合当下是不是在说最近那个我的人间烟火,但是就是很应景 这个剧给我的最大感受是,虽然有些人看穿了富家女×小混混这种狗血爱男献祭女主的套路,但是转头又投入了霸总的怀抱,说什么我们就是喜欢这种尊重女性的好男人,说来说去还是没从性缘陷阱出来,无非是找了一个吃相好一点的♂,
而且我最恨的是,在磕女主×男配cp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把女主客体化、工具化,还说什么女主配不上男配,笑死,不就是“你这么差劲男配竟然还爱你,还对你这么好,真是个好男人”的吹捧深情男二的手段嘛,她本来就是作者塑造出来的爱男工具人,在剧外又被观众加深了工具人属性,为了贬低男主让她成为没有自我意识的物品,被各种男性角色抢来抢去,拥有她好像就是一种胜利,吐了,还有很多人在为女主控制欲极强的养母说话,说愿意嫁给养母安排的优质结婚对象…
我不懂为什么还能站在父权的立场上(这里的女性长辈角色都被设置成反派或品德低下,挺典的)反正这场狂欢没让我感觉到一点女性意识的进步,反而像沾着糖粉的屎
—@作者:我没看剧不过被大数据刷脸了,对于养母安排的结婚对象满意是对于包办婚的顺从(我只能说小心复辟),对于男主男配的争执也就是恋爱婚中基本盘对于这些的判断标准就是“找个好男人”,通过各种方式论证“我的选择比你的好”,她们的框架一直在选男人内,怎么说,不意外。但我之前说过恋爱婚也是婚,本质没变,反正看多了觉得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