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拿男作者的“女权意识”说事

一些女人能不能停止垃圾里面淘金?与其去男权文艺寻找男作者的“女权意识”,想方设法地给牠们贴金,生怕牠们吃不上最近这些年这点女权主义标签的红利,恨不得把那些不过是超越男人底线的男作者捧上神坛,我看你们不如丢了那堆垃圾。
说白了,JM帝国都能被一些女人说具有女权意识,我还能指望这群爱男的人分析出什么来,左右不过先下个这个男作者有女权意识的结论,然后找一些无关紧要轻描淡写的细枝末节来佐证,甚至不惜造谣。
你先私自设定一个结论,然后再把牠的行为往模板里面去套,那牠最后肯定会符合你的标准,因为你可以找出无数借口修改框架。
就比如性缘脑的你已经提前认定了牠对你好,那在你眼里,牠的行为肯定都是对你好,即使对你不好也能被模糊忽略,告诉自己瑕不掩瑜。
这种重复认定根本就毫无意义,你不过是呆在回音室里不断加深强化自己的印象和观点,但其实,因为你的结论和前提调了位置,根本就没有论证的必要。
就像很多人因为矛盾红眼时都会陷入「我觉得他是个垃圾,我去找更多证据佐证他是个垃圾」这种先入为主的判断。但其实这相当于先把答案定了再对着答案去寻找论据靠近论证,非常不客观。
比如一个女人被证实做了“坏事”以后,她的过去会被拿出来公之于众供人消遣。冷眼的旁观者对她的言行逐字逐句地推敲,不放过每一帧所谓的微表情,为引爆群情而断章取义是常态,就仿佛以前的恶都有迹可循,以前的善都下落不明,可是人性的复杂仅靠好坏二字来判定着实浅薄又武断,更何况是预设立场的过度解读。
同样一个前提,两种完全不同的论证方式,导向两个完全不同且彻底背离的结论,这一点都不匪夷所思。玩弄话术的人都知道话都有两面,说到底,是看你看到了哪边相信了哪边,有时候谎言也不过是一种巧言令色。可惜事实就只有一个事实。
所以越讨论越能感受父权逻辑的反自然反人性,导致人类个体的扭曲、畏缩、艰涩,才会造出一些连自己都无法说服的所谓“道理”来给本身矛盾重重的父权逻辑打补丁。然而根本身是错的,再去论证错误本身的正确性不是恰好适得其反?所谓的父系哲学、父系伦理就在做这种事情,才让我感到恶心又虚无。
说过多少次,在足够低的平均线前提下,超出平均线并不能证明是个人。垃圾堆里面比较垃圾有什么意思吗?
男人能够有的女权意识,左右不过来自对身边女人的剽窃和偷抢,我这话就放在这里。男身的局限性让牠们无法理解女人,这才是真相,忙着给男人的光辉形象伪言矫饰,实在是太做作了。
还有,你能别指望男的说出你想说的话吗?你如果想说能不能自己说?非要让男人来替你说是什么毛病?你能不能别把话语权拱手让人?你能不能别把自己摆在卑微的位置,继承社会角色的不自信,去遍地是毒的男权文艺里找你所谓的正道的光?
——
最搞笑的是男作者笔下男角色的粉丝去羞辱男作者笔下女角色的粉丝时会说:别以为你多爱女,说喜欢男角色就是男宝妈,那你喜欢的女角色不也是男作者写的吗?
嗯,我同意,所有女人(也包括我在内)倒是时刻有这个觉悟最好。看到男作者第一反应是警惕和提防,绝对没错。
——
@说白了这些爱垃圾里淘金的连基本的女本位意识都没有,潜意识里就爱男,认为“男女平等”,认为男的才是第一性,把男的当可以合作的伙伴而不是敌人,所以总爱在垃圾堆里找“队友”,永远在擦亮眼的路上,永远期待好男人。
//
@现在看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前,先筛选含女量,从导演到编剧到主演,必须女性占绝对多数量,我才会考虑要不要看。作为初筛的一道门槛,对我挺管用的。
—@作者:嗯,是个好方法!
//
@驴驴和仙子是最喜欢强调男性的女权意识的那一拨人了。因为她们既想给自己贴上女权主义这个时尚标签,又不想放弃爱男,所以会用这种方法来达到她们的目的。
—@作者:真很烦看这些女人替男人说男人有多女权。


少拿男作者的“女权意识”说事
http://example.com/2025/04/01/novel-32/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4月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