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作者与女性角色之间的共鸣和理解

那天看人谈到再生缘,讲述陈端生她十二年后心境大变再提笔却无法再续结局,她不忍心让孟丽君放下一切顺从地出嫁,因为那是对已经创造出来的女性角色的一种亵渎。或许除死之外再无其她解局之法,她又于心不忍,不想再给女主角一个悲怆的结局,于是停在了那,不肯续写也无法续写。
虽然还没有看原著,但是那瞬间基于女身的共鸣突然感悟到了,那就是女性创作者对于笔下女性角色的慈悲和宽容,她深刻地爱着笔下的女性角色,她善待她的女主,她和她的女主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共情与理解,甚至将其当成自己的化身与寄托。这里的善待不是指角色命运一帆风顺或者尽善尽美,而是指有被认真塑造人格,有好好解释女性角色所作所为的缘由,让人物脉络不至于割裂,逻辑也有始有终。
就好像一场好梦,如果会碎,她也愿意一直为她织下去。即使她自己活在如同炼狱的现实之中无法自欺欺人,她依旧不选择遮掩真相也不用谎言去替代真相(她不会虚构出男权社会根本不在意性别的假象),相反,她真诚地描述着这些。但她也同样不愿让女主堕入同样的苦痛,因为她自己也曾经尝过这些,不愿女主被迫低头以死殉道,其实这就是对女性角色的爱啊。
至于被后人狗尾续貂加上女主出嫁的结局完全是一种对她、对女主的羞辱。
所以我以为时间过去几百年,应该有更多女性能够发现文艺创作中缺乏的女性视角、文艺创作中对父权的反叛不够彻底、笔下的女性角色有她不可回避的局限性。
我以为至少能理解这就是一种承接和反思,女性文艺应该更多地深入女性灵魂和现实,女性创作者更加关注女性的经验感受并且记录,并且更多地强调女性生的气息,鼓励女性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将矛头对准自己,展现女性广袤的精神世界,文艺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的表达。
结果是现在写的东西说的话在女性观念上还不如明清时期的女性弹词小说,我一说当时的女作者就写得出不婚的女主了,张口闭口当时的女作者想象不出来女人除了嫁人以外的美好结局,因为她们没有经历过。
是啊,她们没有经历过,可是人家就是有如果让女性角色嫁人还不如停笔的思想觉悟,坚决不让女主嫁人,活在现代的你们呢?一张嘴就是女人只能嫁人的,那敢情你们现代人的态度还不如古代女作者啊。


女性作者与女性角色之间的共鸣和理解
http://example.com/2025/04/01/novel-26/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4月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