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对缺失女性角色的文艺创作造成的影响视而不见

最近在思考我小时候能够接触到的文艺创作基本都是以男本位为主体的,时刻在将女孩子们培养成男权的傀儡,让她们丧失最基本的主体意识,连对于创作中含女量的缺失都如此麻木的话,很难说现实中真正被忽略被无视,她们能够敏感地第一时间察觉到。
比如最典型的四大名著和我扒拉出来的我童年时期看过的一些动画片(这里我就只谈国产),《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就是典型的男人群像,女性角色通通都沦为点缀;《西游记》基本可以和《葫芦娃》、《宝莲灯》、《大闹天宫》划为神话、精怪小说,主角不论是人是神是妖照样是男的,女性角色要么是用以衬托的反派(蛇精)要么是柔弱不能自理的被拯救对象(三圣母);《红楼梦》的女性角色倒是挺多,但男性角色也不少,故事脉络照样在男主贾宝玉身上寄托,以他为中心去写家族变迁和世事浮沉,虽然写十二金钗,依旧没有以女人为主体,所以提起来只能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至于近些年来的少儿国产动画片,我基本看的比较少,稍微听过一些,但不怎么了解。《喜羊羊与灰太狼》这名字就是男为主体的,不然怎么不叫暖羊羊和红太狼?《熊出没》类似,《黑猫警长》也是雄猫,这告诉我们,就算拿动物作为主角依旧是以雄性为主导——这非常奇怪,至少和动物界通常以母系为主导的组织结构背道而驰(当然这点我之前分析过为什么会如此,男权推己及动物造成过多少误解)。
至于专门针对女孩作为受众群体的动画片之前看到过好几个国产动画片被扒里面充斥着外貌羞辱、雌竞、化妆、以及抢男人配对的内容,具体名字记不太清,大概芭比公主之类的(不止一部)—搜了下新闻好像叫《精灵梦叶罗丽》。
所谓的爱情故事里广为流传的全都是女仙下凡贪恋人世自毁神格愿遭天谴的情节。男人最开始哄骗女人令其陷落的时候可不就是指望着女性个体不停地向下包容嘛,潜移默化的思想植入简直比黑魔法还可怕。
至于扩散性缘霸权和恋爱迷信意识的所谓言情影视剧、打着时代剧名号宣传厌女以及打着大女主名号实则为男角抬价的影视剧之前已经骂过不少了,这次就不专门骂了。
从小看着这些男本位的故事,很容易就会代入男性视角去思考问题,去看待世界,去定义一切。在其中丧失女性的主体意识,这是非常恐怖的。
总之,作为女性,对于这种侵蚀要足够警惕。
——
@Chara璵:突然想到不管是有关动物自然还是星球宇宙的纪录片的旁白几乎都是男声,是不是也算一种父权投射。
@摘星钓月:女性的领袖文化是极度缺位的。小时候想像史泰龙第一滴血那样在丛林里游荡,像大侠一样仗剑天涯,渐渐你会发现动作电影里根本没有女人,武侠世界里的女人不过是点缀,影视动画中女的无非是重要和不重要女配角的区别,女孩根本无法在作品中找到一个可参考可完美代入的领袖人物,即使代入也是男性视角。


不能对缺失女性角色的文艺创作造成的影响视而不见
http://example.com/2025/04/01/novel-25/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4月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