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者与其笔下的全男世界

讨论一些女作者笔下纯男性题材的男性角色,几乎已经是全男世界的打样模板,我的确能够理解某些人的初衷其实也有一种逃避女身,所以替换至男身的倾向,这点我早几年就已经发现,但我并不觉得是好事。
因为她们自己也知道:不论要做什么事,在男权社会总归是男人更容易做到,男身在男权社会里面被倾斜偏宠,人生体验感更加舒适。于是男性,在她们眼里“天生”就被赋予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不被赋予的「爱与被爱」、「肆意生长」以及「功成名就」的自由和“权力”。
之前讨论过,这些的确是一种慕强(权力上游者,并不是真正的强者)心理在逃避现实,而社达观念无孔不入的结果就是加深了以剥削女性为基础的父权制。
于是在她们眼里,女人是低人一等的存在,女性角色总是深陷恋爱迷信、极端情绪化、每天只纠缠于性缘关系并将其浪漫化、处理任何事情都是性缘脑作祟、失去了对其她关系的认知和感受,甚至不认为女性之间会存在友谊、亲情这种爱,所以她们认为女人根本不配成为追求梦想和真爱(不只是狭隘的性缘关系)、探索自我与世界的正面主角人物。
她们即使身为女性又从心底里看不起女性,久而久之,这种被恶性植入的观念成为了她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自我厌弃。
然而,她们秉承的观念是真相吗?女人是真的不懂平等的爱与被爱(不仅指性缘关系),女人是真的没有能力建功立业,女人是真的不能做到男人能做的事情吗?甚至她们所谓的“大格局”更多的依旧是停留在维系父权社会等级制度、合理化压迫剥削、无视女性的“大格局”,而并非真正有益于世界和人类社会,也从来没有考虑到族群发展。她们厌弃的女性形象恰好是被社会刻意塑造出来,虚假的女性。然而比起因为讨厌女性形象而讨厌女人本身,不如还原真实女性本来模样。
需要明确一点,女性现实中体会到的这种逼仄感并非是天然形成的,女性也不是没有能力去做,而是父权社会后天给女性添上的枷锁,正是怕她们身姿轻盈,知道自己可以做任何事,才告诉她们,你不能做。然而有些女性却将这种骗局当成了真相,将自己的努力转移向抽象的男权叙事献媚。
最奇怪的并不是嫁接女性经验感受在男性形象上,是明明知道——这样观察入微的情感经历、这样注重细节的亲身体验、这样人人平等的世界大同只有天生感受力优越的第一性也就是女性可以感受、体会、归总、书写得出来,所以这些天然也应该属于女性角色形象。女性才会懂爱,并且女性所想要的爱是一种充满着信任、善意、友好的情感联结。社会缺少的正是女性角度和女性叙事。
文艺创作是人塑造的,也是可以塑造人的,这点真的不需要再讨论了。可是女性创作者花费时间精力创作的、主流受众也是女性的“文艺作品”,创作内容却一再以男性为主体,创作结果是让男人赚得盆满钵满,让男性形象又攀登上一个巅峰,还造成一种柔光滤镜,投射到那些现实中遥远的男性身上,巩固了父权统治。这难道不奇怪么?
所有人可以扪心自问,在“男”这种意识形态下,在“男”这种性别身份下,现实和虚拟真的有所谓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吗?好像是无法论证的。
而关于这点是不是需要进行更加深刻的反思,我觉得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
——
@婚姻造福男性:一句令人醍醐灌顶的话“注意力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耽美就是侵蚀女性对自身注意力的一种拜男文化。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整套完整和庞大的厌女体系,却没有一套完整的厌男体系,这就导致了女性把注意力放在男性身上时,只有惯性的美化和神化男性,从而更加厌恶自己的性别。


女作者与其笔下的全男世界
http://example.com/2025/04/01/novel-19/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4月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