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光是“逃离皇宫”就够了吗?
有人说,在文艺作品普遍宫斗雌竞的大环境下,女性角色有着逃离皇宫的勇气和意愿是一种进步。的确如此,但另一个问题是,即使故事设定在逃离皇宫的大背景下,对皇宫和皇权的逃离还是依托于对于其他男性的性缘。说到底,在女性的行进过程中这点“逃离皇宫”的进步已经不够看了,女性群体需要看到这种女性必须依托于性缘的局限性是女性叙事的累赘,因为本质上女性还是没有自由。
我更想看到女性在皇权父权夫权压迫下对自我和女性的思考,彻底逃离烂的陷阱,而不是换一个好像不那么烂的。女性叙事不是不喜欢皇帝,那就换个男人喜欢,这还不是女人纠缠一生还是得回到性缘上找个男人的变种吗?
她们的逃离皇宫更像是“强权要求我喜欢谁”的条件下表达“我不喜欢”——然后引申出「人的感情是不能被控制的」升华命题,但是最后依旧要回到和其他男性建立性缘关系来打破这个牢笼,即女人可以不喜欢皇帝,但一定要喜欢一个男人,性缘关系是女性一生的归宿,必须纠缠不休。这仿佛是任何叙事中绝对不可以逾越的底线。
女人本质上缺失的并不是换一个男人的权力,而是不要男人的权力。如果缺失的是前者,那么男权会很乐意为女人打造癔症谎言,只要你保证自己绑定个体男人。这种“找个自己喜欢的男人”的逻辑就是暴力下的“柔情”,文艺作品夸大了其浪漫色彩和颠覆的意义,吹嘘着“恋爱至上”和“爱情迷信”,给女人一种好像自己选的性缘关系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错觉。
我之前也说过女性对强烈的、血腥的、看得见的压迫有准确认知,但是看起来温和的、残忍的、隐形的压迫又能有新的感知吗?
所谓“自由恋爱”真的自由吗?
如果说几十年前的观点还能够被拿出来说先进,那只证明了几十年过去了,这里的人没有半点进步罢了。如果几百年前的故事相对于今天还有进步性也只能说明你们几百年都只是在倒退罢了。之前女权区还有一句当时的进步成了今天的腐朽,我觉得说的真好,别回头,朝前走吧。
——
@木脑壳1993:以恋爱自由为武器击溃封建主义已经是前现代的叙事了,女性早就没有停在这一步了,然而有些进步自由人还在唱旧歌谣。特别故事背景是古代的时候就更讽刺了,古代的人常常因为饥荒易子而食,典卖妻子,不管去哪里都需要官府的路引,骗女人找个普通男人就拥有自由了,实在是没把底层女性的苦难当一回事。
@另一个月下:当代人创作的古代背景作品里,大多充满了拉踩式精神胜利,意淫古代女性天真顺从,拼尽全力究极一生才有可能看破一点点爱情谎言,所以我们当下可以自由恋爱已经很进步啦,可谓是相当傲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