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女权当时髦标签的女奴

拿女权当时髦标签当时尚单品的女人,认为女权主义是奢饰品店的名牌包,别人有自己也得有,自己要是没有就落后时代潮流不是先进人物,对女权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能够给自己提供优越感和虚荣心,这群女人不过是男权通过所谓虚假的女权理论驯化出来的新时代的女奴。
她们把女权身份当成招牌,就如同在婚姻议价中的学历外貌等因素,她们知道自己在出卖什么,她们把女权也当成了抬高自己身价的一种标签,来提高自己在性缘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目标受众限于那些自诩先进的左男缓则等)。
包括男人自己也会说,现在流行找那种半懂不懂半醒不醒的女权主义者当性缘对象结婚,为什么?因为那种女人最好骗,比传统女利更便宜好用不计回报,比传统女奴更能自圆其说没有怨言,标榜自己是女权主义却又根本不理解女权理论的内涵,只是知道非常浅薄的一层外壳,只把自己觉得有用的那部分拿来用而已。
比如女权理论会认为,彩礼是物化女性的表现,彩礼和婚姻是适配的;同时会提,婚姻制度是奴隶制,所以应当废除奴隶制。这个意思是,彩礼是落后的表现,且女性应当反婚废婚,没有婚姻就没有彩礼,女权立场是女性应当不可卖。
这类半女权女奴就看到了一半,看到了女权说彩礼是物化女性,看不到不结婚,于是结果就变成了:那不要彩礼了就没被物化了。男人听到如何不狂喜,牠们千百年执着于让女人上门倒贴却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彩礼)的设想终于成真,通过牠们自己的洗脑没成功,反倒是这类半女权女奴自我洗脑成功了。
比如女权理论会强调男权社会并不会认可婚女进行家务劳动的价值,女人应当参加更多社会劳动,女人应当独立不要依附于男人,不要做家庭主妇去帮助男人挤压职场女性的生存空间。这个意思是女人应当不做家庭主妇为男人担责,更应当不结婚。
然后这类半女权女奴有一些看到了男权社会不认可婚女家务劳动价值,跑去找男人要妻权,男人理都不理;还有一些听到女人要经济独立倒是去社会工作了,但依旧去结婚,拿自己赚的那些工资供养男人。男人如何不乐呵?这些女人打着女权的名号既扛家务的鼎又扛工作的鼎,毕竟男人也害怕婚女在家里白吃白喝不做事呢。
包括,这类半女权女奴也一直在为结婚“赋权”。
在父权框架下,女人要结婚,传统男权是控制她们人身和活下去的资源,迫于生存很多女人没得选择,告诉她们必须依附于男人才能活下去,所有人都这样做,所以她们习惯了。
新时代女人发现自己本来就可以独立,男权进行洗脑说女人必须和男人在一起生活,于是这类半女权女奴深以为然,说结婚是女性的自主选择,是女性追求自我而达成的目标,是女权史上的重大进步和里程碑。
就这,我愿称之为婚女从传统男权到现代男权的重大转折点。
这群半女权女奴对女权理论一知半解,却往往将一些女权经典著作的名字奉为圭臬,出口必提《厌女》《第二性》,但实际内容有什么不清楚,或者说只看得到说能够利用的部分并且心安理得享受受害,而这些不够激进的著作带给她们的唯一作用不是改变观念和人生,而是成为谈资。
比如,这群人张口就是「女性是一种处境」,暂且不提这句话对错,因为女性不止是处境(波伏娃观念的落后性)。你说出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呢?就安于这种处境。
在结婚之前,不婚主义是她们的时尚单品;突然闪婚又会说,结婚也没什么。说白了,她们连婚姻是什么、什么样都不清楚,说自己不婚就是擦亮眼高级版。包括还有女的觉得丁克也挺新潮的,以为自己说自己丁克就能获得女权认可,然而不婚内育不等于你结婚的行为没有帮助男人和男权,本质不过一群娇妻孝女。
对于这群半女权女奴而言,这种无稽之谈存在的价值就是让她们可以自欺欺人,活在“女权主义者”的幻象里,宣称自己是已经觉醒的独立女性,认为自己机智又勇敢,想获得别人对她们“人间清醒”的高评价;
另一方面,言明自己可以追求自我的选择,继续维持男权结构,给男权输血,履行传统女人的“本分”,并宣称这是自由。于是所谓的自由就变成了一种“崇高”的理念吊在女人面前,认为自由可以解决一切,然而现实根本没改变,简直诡计多端。
讨好别人然后自愿为奴,并且把这种“自愿”说成是自我满足自我赋权,还不让人说,新时代的女奴话术罢了。
刽子手自己颂扬刽子手算什么厉害,由受害者来颂扬刽子手,才叫好手段。
——
@尤其是有大量受众群体的自媒体公众人物……某些人连基本的“有所不为”都做不到,如果只看到她们的言辞,那女性主义看起来更像是无病呻吟,或者至多就是女性受到了那么一些不公平的对待而已,拿女性主义当噱头去赚流量,哪怕被骂也会有流量变现,互联网算是被一些人给玩明白了。
—@作者:我现在觉得这些自媒体定位从来就不是女权主义/女性思想传播,也没想承担这个责任,她们仅仅就是,嗯,想赚钱。因为社会大众(女人)有这个需求就是看人下菜碟,前五年可以女利现在可以给你讲“女权”,说白了还是热度问题,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赚钱。看透这一点就会觉得,唉,挺无聊的。
@看多了也会有种类似于虚无的感觉,倒不是看不到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一面,但人世间永远是毁坏容易建设难,退步太容易,只要不坚持,几乎随时都可以往下坠,进步多难呢,持续进步更是难上加难,当然我觉得与其要求别人,还是从自己做起更好吧,只是有时候对太过出格的行为或言辞很是无语,不过骂谁都是枉然。
—@作者:我的建议是,不妨远离女权营销号,走到去中心化的女性社群中。离开了微博的营销生态,我的确精神上更舒适了。也可能是走过这么一遭,我也认识到网络话语权大的那些不可能是“心无旁骛”的女权主义者,所以她们很难不别扭。而我看着她们也替她们别扭,干脆就不看了。
//
@甚至不是标榜自己是女权吧,连权字都烫嘴,说自己是女性主义者呢
@抛弃不了男人的任何女权,绝大多数绕来绕去都只是在争取性虜权,如果能够自我标榜成免费的性虜,那更是男人们的狂欢。
//
@半女权女奴,这个词很精准,她们的确是传统男权向自由男权过渡时背后的女奴。自由男权吃到的女奴红利,比传统男权还大,也难怪年轻男人的基本盘更贪婪更穷凶极恶
—@作者:是,传统男权对女人的要求还没有说又工作又承担家庭劳务(日本典型妻权),新时代男权属于两面吃。


拿女权当时髦标签的女奴
http://example.com/2025/04/01/notion-21/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4月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