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发展为什么不可以婚女权为主导

之前就提过女权运动不能以婚女女权者为主导的观点,这次再来说明白一点。
我这样说,并非因为婚女身份否定一切婚女女权主义者在历史中曾经做过的贡献和努力,也并非在强调所有婚女对于女权议题都没有发言权,而是在女权运动主体和主导者地位上必须有个引领与跟随的主次关系,不可以颠倒。
为什么?
因为,要让婚女女权来引导女权发展,那就是永远在性缘关系和婚姻改良里面鬼打墙,最后冲向的必然不是女性群体所想要的新世界,因为婚女视角是处于结构内失权的视角,你把她们捧上神坛就是在拉自己后腿,这群人的知行不一给女权带来的威胁可不小。
身份会影响立场和观点这很正常,要明白婚女身份和女权立场(持废婚立场的女权)本来就是冲突的,想要冲破这点局限性,就是抛弃自身的婚女视角走进自然女视角,意识上必然要超越权力结构的束缚,那是不是谁都可以做到呢?并不是。如果那么简单,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精神男人与伥鬼了。
所以,认同自己婚女妻母身份的女人当然不能成为(废婚)女权主体,为什么呢?因为她们的身份认同本来就和废婚立场是矛盾的。即使她们承认自己是“婚驴”也没用,也不代表她们的废婚立场女权立场,说白了,自甘为驴就代表她们认同婚姻制度和男权体制,在维系着婚姻结构,认同婚姻前提。
我个人为什么不区分婚女和“婚驴”,因为婚女就是“婚驴”,就是奴隶,女人进入婚姻就是在维系男权统治,而不是说你婚女在别的方面做得好就没有在替男权担责。这点可以详谈,以后再说。
婚女权为什么矛盾且难以自洽,就是因为知行不一。她们要建立第一性主体身份、要建立女权立场,就要破除对于婚女身份的认同,就要解构妻权的存在。而解构这一切,必须依托于脱离婚姻语境。而只要在婚姻内一天,婚女就没法彻底解构,没法彻底建立女权立场,身份错位解构哪有这么简单,所以她们一直困于解构这一环,在自相矛盾。
而她们为什么有时候又能够说出一些符合女权立场的话呢?因为她们在作为婚女妻母身份之前,同样作为女儿拥有着女儿身份带来的女性立场,当她们将自己代入女儿身份而没有想起自己的婚女身份时,她们能够理解一部分自然女视角,自然也能够说出一些符合女权立场的话。
这也是很多人口中说对于婚女说的话要辩证去看,有的能听的由来。也是因为她们的自相矛盾,才导致她们的立场不够稳定,立场不够稳定就容易前言不搭后语,时不时会冒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话来。
之所以半醒不醒、半懂不懂的场景这么多,并不一定是因为她们真的没醒没懂,更多是因为她们不能懂、不敢懂。
她们都是做不到就不提这些了,比如做不到不结婚就不提反婚,做不到不离男就不提性别分离,做不到不是最大的问题,是做不到然后跳出来搅浑水说做不到的那些议题不重要。
就一个逻辑:“我做不到的全都不重要”,之所以维持现状不是因为我做不到这些,而是因为你们没去做那些,说白了,就是推卸责任一把好手,就是想要各方认可她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包括泛女权区某些网络话语权大的个体身上出现的现象:
“虽然我造夫造父,但孩子跟我姓,虽然是儿子但我能教好牠,性别不重要,我没失权。”
“虽然我在国外找外国男人结婚,但我孩子外国姓跟爹,中国姓跟我,这是随母姓。”
“虽然我结婚了,但其实结婚不结婚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婚姻里要有攻击性。”
说一千道一万,你还不是给孩子造爹?不还是在结婚造夫?不还是在让渡权力给男人?你自愿为奴又哪来的攻击性?
原则性态度不应因环境改变而变,比如反孝遇到好母父、反婚遇到好奴隶主。
婚女的反婚进行不下去是为什么,因为她们就一直在擦亮眼睛找个好男人:随母姓就可以结婚,拿到永居就可以结婚,婆婆帮带孩子就可以结婚,家务男人做就可以结婚,男人经济条件好就可以结婚,男人上交工资就可以结婚等等等等。
婚女权可以讲自己受到结构性压迫,却不提自己非要走进去的婚姻就是结构本身,婚女权主义者只要自认不受害就可以结婚而无视结婚本身就是在维系父权统治,然而反婚废婚的本质和你作为婚女个体的婚姻生活究竟过得好还是过得坏没关系。
掩盖决策失误的方式之一就是炫耀自己的决策正确成功,婚女权说谎说的自己都信了。
越是失权越是强调自己做主,越是懦弱越爱打口水仗,口嗨反正不用付出代价也不用付诸行动。但真的没谁想听你们为了一点自己的体面推诿扯皮,拿自己的私人困境出来搅浑水,只在意自己的体面和感受,具体有哪些类型呢?
我也可以举例:暂且只提中文环境,林毛毛的爽文婚女语录,看起来厉害,实际上所言与所行完全没办法弥合;戴锦华谈女权,说女人如何要平衡婚姻与生活,根本没有反婚前提,未设想过不婚;李思磐那些人谈女权,张口闭口反婚废婚是不切实际主张,或者闭口不谈;至于那些煽情的每天哭喊着婚女困境的女人,家务劳动有偿化等妻权主张几乎天天可以看到。
婚女女权存在的意义有没有?有,该看婚女女权这些话的人只可能是婚女,每天只知道受气的婚女听听那些反杀男人或者教训婚男的话可能有点用,她们去自救是她们的事。而持废婚立场的自然女不应该去看,为什么?因为一旦脱离婚姻语境,婚女女权说的都是一堆废话。
不论是教你怎么挽回男人心意还是教你怎么维系婚姻与职场的平衡,不论是教你怎么通过出卖自己找男人要钱还是教你怎么在婚姻里有攻击性,不论是在婚姻里遇到什么困境和难题,都是必须在婚姻语境或者以婚姻为前提的场景才能出现,因为你要去理解她们只能跟着她们走进婚姻语境,所以那些话乍一听还挺有道理的,那些教你怎么应对婚姻的策略,一看还挺有迷惑性的,因为她们把婚姻前提隐藏了,不会明说。
但你一旦丢弃婚姻,就发现你这些问题没有了自然也就不需要解决问题,这些话对你来说也就是一堆废话。
单女、自然女如果把婚女当成精神支柱精神向导会出现非常大的问题,为什么?因为示范作用,因为避而不谈,因为知行不一。
陷入幻想无视现实,去婚女身上获得力量,或者说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存在隐患的,知行不一的人不能成为榜样,因为带出来的人都是知行不一的。
还有一点要认识到:自然女声量大是利于婚女婚姻议价的,而婚女声量大带来的结果就是自然女生存空间的缩减。
让你反孝然后你在网络上对着偶像不论是认妈还是孝顺,忍不了别人说一句不好,给别的女人做孝女,一听到有人说她们不好就要立刻应激,其实这就挺可笑的。
不能因为被关在牢里,就想方设法装点修饰牢笼,要明白,牢笼始终是牢笼,不因为涂上了红漆就会变成宫殿,再怎么金光闪闪也是为了禁锢住你。你要做的是走出去。
女权运动必定要由单女、自然女来引导,而且这一主导趋势不能发生颠倒,如果颠倒就会容易功亏一篑,甚至消解女权立场,又一次走向婚姻改良、男权补丁的场景。
不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都在告诉我们,婚女女权的立场模糊、观念不够坚定,随时有可能因为她们的婚姻情境背刺女性群体,她们的视角不够稳定,时不时就会跳到局限性里,如果她们个人困在这里还好,如果把整个女权运动给带进去,就得不偿失。
婚女有发言权和女权运动不能以婚女女权为主导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某个婚女个体的善恶也不在这个议题的讨论范围内。
单女、自然女对于发言者的婚女身份应有准确清醒的认知,这种认知并不意味着你需要对于遇到的每一个婚女个体羞辱排斥,但是需要认识到她们婚女身份带来的隐患,同时对于自己的单女、自然女身份有认同感。
之前之所以就自然女定义有争论是因为,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立」的重要性,终于把自己从社会定义的“不是婚女”“未婚”拉出来而走向了由女性自己定义的「单女」「不婚女」「自然女」范畴,对于自己的第一性身份有了认同。这很重要。
网络女权经历过替婚女争妻权向威权表忠心的阶段,现在逐渐走出迷局,开启自己的路,这是进步,这是升级,这非常好。
——
至于婚女如果总是为自己的私利打搅女权区的正常讨论,然后趁机浑水摸鱼,就别怪我不给你们留脸了。
——
@一个真的意识到自己是奴隶的婚女怎么可能继续在婚姻结构里待着,即使暂时没离婚,很快也就离婚了
—@作者:一边装作清醒说理解奴隶制不想被审视,一边自欺欺人不愿改变现状罢了,属于“都想要”。
//
@只恨不能让更多人看到这番话
—@作者:哈哈其实我之前在微博略微提过一点,被婚女骂得狗血淋头。
//
@婚女必然会考虑其丈夫的利益,如果生了儿子那更完蛋…就算大义能灭丈夫的“亲”,也几乎不可能会背叛儿子,且至今我还没见过哪个妻母能支持女儿不婚。
—@作者:婚女一厢情愿地将自己和男人捆绑成利益共同体自然会这么做。
//
@已经看到有人说“林毛毛说啥我都觉得是对的了”搞女权还搞偶像崇拜,关键也不看她偶像做了啥,能对婚女说的话全盘吸收的人大概率也是自由落体人/擦亮眼婚女预备役
感觉文里说的那个随母姓能教好儿子的像是某个k开头的博主,她说她是意外怀孕并且会考察她的“队友”能不能做一个合格的父亲,在我看来这些言行只是给自己的失权挽尊或者说是给爱男离不开男人找的借口罢了。
—@作者:考察不考察都不改变造夫造父的本质,她说这些也只是为了自己的体面罢了。婚女常态:“虽然失权了但你不能说我失权了,我可强着呢。”,见怪不怪。
@是的,为了维持自己的女权人设只能嘴硬和强行精神胜利法了。
—@她还说过难忍够吧香呢,别催吐只能说
@前置大便吃多了的雄堕人是这样的,自己爱吃还要发到网上恶心别人
//
@昏本来就是利男的,结了昏自然是男的利益命运共同体,而非女
@是啊。自己经历过才知道立场跟着屁股走,一个人是不可能长久地真心实意地说一套做一套的,一般怎么做就是心里怎么想的。如果不按想的去做,早晚会按做的去想。婚女的身份决定了她们的立场和想法,即使有些许觉醒也依然会越来越偏最后一律变驴。因为她们的现实就是身处婚姻之中。
@如果真女权早就跳出婚女这个身份了啊!!!!!还有些混淆视听说什么女权不该被随便定义😁😁😁😁。我真的笑了,林毛毛只有反孝观念值得看,后期的观点跟假大空一样,而且请不要有女权偶像崇拜!!!因为很多人对上野千鹤子有偶像崇拜的意识在里面


女权发展为什么不可以婚女权为主导
http://example.com/2025/04/01/notion-20/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4月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