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投资和女性互助
女性个体不是救世主,也不必做救世主。
其实一直断断续续都有收到一些非常具体的困惑:有成年女性询问如何能够更好地去帮助那些贫困女童,在看到自己捐助的女童初中毕业就结婚生了儿子而感到难过又愤怒;也有女孩因为害怕被殴打在看到男宝妈带着儿子进公共女厕不敢发声把对方赶出去,而后对我说自己因为没有发声而感到后悔又愧疚;还有女性在给一些女孩提供帮助后,看到她们可以预想得到的发展路径而为自己不能够阻断这一切而感到悲哀和无力。
这些情绪真实而可贵,既不是空想,也不是虚假发言,当然,涉及到的议题也是具有讨论价值的,她们是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具有普遍性。
总的来说,大概可以归结于如何在男权社会的围剿下能够实现女性互助,如何在减轻女性提供帮助有限时的无力感和愧疚感,如何在女性互助和自我投资中找到一个平衡的界限,如何让性别投资能够获得更大的回报和价值。
其实关于这些问题,之前就写过一篇关于女性个体不应陷入“拯救者情结”误区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看之前那篇(“五、女权”的警惕“拯救者情结”)调节一下心情,这次除了这种情节以外,我还想谈谈实现女性互助和性别投资的可能性。
首先,不论你是打算实现互助还是保留自我力量,都要摆正自己的态度,要正视自己在男权社会的处境,也要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在有限的条件下,不能够把自己当成女性个体的救世主,你不会成为超越众意的“天之骄女”,更重要的是,你也不需要成为。要想明白的是对于每一个女性个体的人生,你根本不起决定性作用。
一是你本身能力有限,在男权下被剥夺被虐待而丧失了很多可能性,本来就无法决定其她人的人生,当然,这里还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一个人能够掌控另一个人的人生其实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但是在男权社会已经习以为常。
二是尊重其她个体的主体性,不夸大自己的帮助作用,这点我说过很多遍,“尊重祝福”很多人都可以说出口,但很多人其实并不完全理解这个“尊重”究竟是怎么样的尊重,也不明白尊重后不需要跟着“祝福”。
在我看来,这个“尊重”是代表着对于个人作为主宰自我的唯一主体作出决定的尊重,即尊重她们作出决定的权力和能力,当然,这也不意味着对于她们的决定本身不能批判和驳斥。
举个例子,一个女人决定结婚,她能够决定结婚与否、其她女性外在不进行强行干涉本来就是一种尊重,比如反婚女权既不能压着她去离婚也不能拦在民政局门口不让她结婚就已经是一种尊重,这和反对她结婚给男权输血而进行批判是两码事。这么一说,真正不尊重女性的究竟是谁,很清楚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不必将反婚女权立在那里替男权挡枪,也不必虚空打靶了。
理解其她女性的主体性,能够让你更好地处理女性互助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都只是女性个体而已,既不是群体代表,也不可能去代表群体。即使你觉醒了,也不意味着你可立刻越过这些成为超越众意的存在,而大多数女人权力地位类似、能力相仿的现状,也意味着女性群体目前被打压下的匮乏和贫弱。
在这种前提下,如何能够更好地去实现女性互助呢?
一、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帮助,男权社会等级制下,不同阶级女性获得的资源和机会是不对等的,觉醒女性懂得量力而行非常重要,就像你不可能去要求一个贫困女性不顾自己生存和温饱去把自己碗里的饭腾给别的女人,有些女性自己靠工资活着都非常拮据,还要求她们做慈善捐款本来就是一种苛责,要明白的是每个觉醒女性都足够珍贵,力量都值得保留,你保住了自己也就是保住了日后女性群体的一部分,没什么好愧疚的。
二,帮助对象尽量是那些经过你判断为可信且能够观察到对方社会关系状态的女性。我曾经不止一次收到过一些姊妹说自己资助的女孩初中毕业就结婚生子或者隔不久发现对方厌女爱男非常严重自己又无法去给她们扭正观点的烦恼。
遇到这种情形,难免和基本盘的广阔、资助的随机性分不开,因为基本盘广阔、而男权对女性洗脑是从小开始,加上你在资助前未做背景调查,遇到不符合你想象的资助对象就非常有可能,你要想要互助到同盟,你就要进行最基本的背景调查。
那么就可以接着来讨论,如何让自己的性别投资获得更大的回报和价值?
当然,我这里提到的回报和价值,并不是单纯指获得经济价值和物质回报,这也不是女性投资者的目的,她们更多的是在投资女性群体的未来,带着能够帮助更多以后的同盟者的心理预期,或多或少寄托着自己资助的下一代女性是自己同路人的感情期待在里面。
但这个目的和预期能否实现呢?就需要每个践行者在实践过程中的考量和更新了,之前也和一些姊妹讨论过,所以抛砖引玉吧。
首先,要明白,很多女性的困境并不是靠一笔捐款就能够彻底走出的。通过金钱给予一些资源只是非常薄弱的支撑,这和她们身边的社会关系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一个给了她们一笔钱但是缺失在她们生活中的远方媎媎,和每天在她们身边耳濡目染影响她们的男权代言人,她们会更容易听谁的话?当然,这里还存在一个女性主体性的问题,她们愿意去理解谁的观点,她们也可以选择对抗男权,这就是性别投资的可能性。
其次,因为你缺失了她们的日常生活,你们的社会关系非常薄弱,其实这也就意味着,你无法时刻观察对方的社会关系变化,你其实对这笔钱用去了哪里是失控的。
也就难免出现你以为你资助的是女童,结果被用在了男人身上的场景。这种“用”可以是女童被洗脑后的主动上交,也可以是能力不足时的被动上贡。也就你以为你投资的是女性,结果钱被男性半路给劫走了的场景,你给女性输血也就变成了你给男性输血,得不偿失。
然后,你要明白你无法控制对方会按照你预设的方向发展,你没有这个能力也不应该有这个能力,就算你的这笔钱她确实用在了自己的生活、也有在好好读书,但她大学毕业以后去选择做家庭主妇了,你会怎么想?
如果你最初的目的仅仅是让她完成学业,那你的目的已经得到满足,如果你的目的更深一层次,希望她不结婚不给男权输血,那么你难免会觉得失望的。但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本身已经是相对于之前更进一步的“成功”了。
所以你必须接受自己的性别投资存在的风险性和有可能打水漂的结果,如果你无法接受这个结果或者这个结果会让你损失惨重,那你就不要通过这种方式去进行性别投资。如果你一定要这样进行随机投资,就不要做太大的指望自己能够如愿。
最后,你进行的性别投资可能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时候这个效果要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看到,结婚了的婚女还能够离婚,不因为一时的失落而沮丧,不要将情感都寄托在这上面,要明白你播下的种子可能过很久才会在对方的催生下发芽,也可能不会发芽。
从我个人来说,我暂时没有能力去长期投资一位女性,而且如果对方不是女权女,我也会觉得我就是拿自己的钱献给了男权,还不如花在自己身上。所以我给的建议是,在女性遭遇严厉剥削的前提下,如果不能保证以上,不如投资自己,至少你能保证自己不给男权输血。
除非你根本不在意自己的性别投资结果,钱怎么样都行,那就没必要在意这些,那么也不称为性别投资了。
——
@有这份钱,不如投资有利于女权的项目
—@作者:很难说,因为可能也存在部分投资眼光特别精准和敏锐、具有前瞻和风险管控意识的投资者,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就是非常少吧。而且现在市面上的女权项目太少啦。
//
@最近新闻多地发钱鼓励生育。生育不能发钱,因为这个钱没到女人手里,容易导致把妻子女儿锁家里一胎胎地生当生育工具,丈夫兄弟领钱,从隐性婚姻剥削奴役女性,到赤裸裸的殖民主义奴隶制。把辛苦工作纳税人的钱奖励给这些封建繁殖癌,供养这些吸人血的蛆虫呵什么世道。
//
@我觉得性别投资不仅仅局限于实实在在的物资啊金钱啊这方面的,对待资助者进行思想上的投资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比如说媎妹你一直以来都在做的事,不停地输出女权观点,写给那些即将觉醒的、刚觉醒的女孩子们看。我觉得这样的性别投资更有意义。
—@作者:每个女性都找到自己擅长的方向找准自己的位置其实都是好事。
//
@在这里放一个屁股,我是一个普通大学生,如果有姊姊愿意教我一些进入社会后的工作理财经验之类的,或者愿意带我学习计算机相关业务的,或者想找个小孩聊聊天的,或者愿意给予任何形式的帮助的。
—@计算机我在跨考,我只知道慕课网(有盗版)和编程导航这个知识星球。理财我感觉其实自己做饭就能比较有效地脱离现有的定价体系了。聊天的话多记录生活吧!(比如和小号建群聊天、备忘录)emm我现在对“自然”学科没有世俗那种滤镜了,我就要吹爆社科!我是DDL考研人,虽然社会上很多人对我们这种三跨常给予丧气的“打压”,美其名曰关心你罢了。
@好嘞,谢谢
(做饭这点有同感,想过窝在小镇家乡自己做饭有房没婚姻没孩子,下半辈子花不了多少钱的)
遥祝考研得胜😊
哈哈哈自然和社科的看法是为什么变化的呀,想问问嘛
—@其实就是我觉得社科是人类社会的底层代码(所有制和等级制)🤣和计算机编程的那个底层代码,这两个概念的份量就不一样。人类社会毕竟是以人为根基的。老中女生初中看着母父夸男宝后天强,高中看大家一边鄙视文科一边使劲撺掇女生学文,大学/就业时仍然要自卑自弃仰慕“还是理科好”,之前我也一直对自己跨考计算机有着不浓不淡的“自卑感”…直到我认识到基本盘也就那样,我们自然女为什么搞不得,我们搞得比他们还要好,只是他们一直在排斥我们加入(从源头上扼死)罢了。心理上的纸老虎一旦倒塌,收获的就是更自然的身心。真心感谢媎的输出,媎媎是我未曾谋面的女权哲学导师,如果让我在没有了解女本位哲学之前就去稀里糊涂地接受男权哲学(考研政治历史),我想我会比现在痛苦多了,起码现在逻辑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