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群体中的责任分散效应
说一点难听的话,有可能会冒犯到部分女性,这点感受并非我一方能够控制,请各位谨慎观看。
我确实在观察中发现女性群体中目前存在很严重的责任分散效应,也就是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哪怕是在泛女权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在期待对方做出行动,而轮到自己头上觉得自己力量过于弱小所以不行动也没有关系。所以我也讲过很多次结构和个体、群体和个体的关系,就是这个原因,每一个女性个体,都不要看轻自己的能力,也不要无视自己的责任。
譬如,对于反婚废婚来说,如果是单个女性个体被要求不婚即可达到反父权、彻底改变社会的目的,那么她的责任感可能就会很强,一旦觉醒就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女性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女性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她们会认为既然人那么多,自己不做也可以,就是“大家都去反婚,我结婚不会影响大局”。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
其她各种议题都是如此,因为“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她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她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她行为。每个人都认为助人的责任和助人失败的成本应该由大家共同承担,结果就是把自己的责任丢给其她人,同时减轻自己因逃脱责任而产生的罪恶感、羞耻感,也减少自己所应该付出的社会代价。
“女性群体的陷落关我什么事?”“我小小一个人能有多大力量,堕落怎么了?”“我一个人沉沦还能影响到群体了?”“你们不要把别人的事也放在我的头上行吗?”“我就是不爬山我就是选择下坠还能引起群体性降格?”
当你选择顺应主流从众、不介入改变父权社会时,你的遵从一致其实就是在替父权作恶。对于反抗父权这一行为的互相推诿,不愿正视自己的能力和责任,导致的结果往往就是女性永不见天日。的确不能夸大个人力量,但是也不能把个人付出的努力虚无化。光靠个体无法对抗结构,但结构中的大多数个体拒绝组成结构,结构就会自然崩溃。
虽然这么说非常傲慢,我也知道女性个体处境的艰难,但我是觉得不限定方式和行为,每一个女性个体至少都要有为女性群体付出点努力的觉悟。
追求新秩序的建立必然不能坐享其成,不然就是停留在原地维护旧秩序不变了。
——
@媎媎这么想一点都不傲慢。女权主义者里本来叶公好龙的就很多。也很感谢媎媎一直以来对女性矢志不渝的鼓励,相信有觉悟的个体总会有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