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男在男权下的容错率
互联网很喜欢谈人生的容错率,一般而言主题都是对于人生选择的容错。我平时很少具体去分析,但从我的各种发言中不难发现社会的容错机制对于女男有不同标准。
容错意味着理解和接纳,甚至原谅和宽容。同样的错,如果女男面对不同的社会评价,即是双重标准。
这种容错是一种偏爱和保护,意味着社会在对牠们说:不要担心不要害怕,去犯错吧,有我为你兜底。甚至在某种时刻成为了一种“鼓励”。于是在这种社会期待下,男人们肆无忌惮地厮杀、犯错、追逐名利,把人类社会当成了牠们的游乐场。而在这种机制下,牠们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因为这些错误获得了容忍和宽待,即使违法犯罪也不会面临社会性死亡,甚至社会在考虑如何让牠们更好地“回归”。牠们通过不停地作恶试探社会对牠们的底线。
对于女性则相反,社会在逐渐将容错率抹杀,女性的诞生即被父权社会视为一种错误,“试错成本”于女性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社会释放出来的讯号仿佛是在大声宣告,这里的每个女人都正走在钢丝线上,必须不断向前,一步都不能错,只要稍微迟疑停顿就要赔上一生。就怨不得很多女人遇到人生的挫折就这么想死。对于她们而言,敢于承担错误重新启程,要付出比男人更大的代价,要拥有更坚定的决心。
关于容错,不妨问一问自己,我可以接受自己犯错吗?社会可以接受我犯错吗?我有没有犯错后被原谅的资格?社会可以原谅我犯错吗?我有没有犯错后重新再来的底气?社会可以帮助我犯错后重来吗?
这期间有你对自己的容错率判断,自我认知中能否接受自己并非无所不能,和社会对你的容错率设定,社会期待下能否接受你并非事事正确。
看到说什么“人生落子无悔”就觉得可怕极了,人生有那么长的时间怎么就不能后悔了呢。而的确社会在增加试错成本——可这增加让一些人谨慎选择不要犯错,也让一些人干脆将错就错死不回头。拿人生选择的“一次性”来恐吓人类的社会氛围以及被这种社会氛围浸染所以顺从的人都让社会更加可怕了。
犯错、试错、容错,这三者并不相同。人不可能避免犯错,但试错需要成本,容错需要机制。对于没有什么成本也不被容错机制欢迎的女性,犯错就变成了很致命的问题。
其实,有时候「选错」是一回事,可是试错成本和代价畸高又是另外一回事。没有人能保证自己能够一步不错,所以我觉得绝大多数情形下后者可能更致命一点。
对于一些人来说,任何选择对于她们来说都是千钧一发。所以不管你是否成人,即使有机会,也不允许你去试错。在这种氛围和眼光下,做一个错了也不后悔、只要选择了就值得的人可真难。
但我还是觉得,女孩子们,不要害怕犯错,不要被吓住,更不要随社会所说将错就错,错了没有改正的勇气而继续泥足深陷才是最可怕的。犯错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拥有改正的勇气和行动力,什么时候都可以重新开始。而其她的女孩子,我们可以尝试给犯错的女性更多宽容,因为很多错是在父权社会才被认为是错,她们的“错”是在替其她女性拓宽边界。
如果你会原谅那样做的男人,请你也原谅那样做的女人。不要成为父权枷锁上的一重来帮助牠们禁锢女性,女人对女人的过分苛责往往会变成自己的负累。选择很简单,而做出选择变得很难是因为要承担后果,甚至这一过程被无限地渲染成恐吓。
其实还需要定义“错”,然后给自己选择后悔的空间而不要怨恨自己。就好像你错过了一趟公交,它在你面前开走,你总是埋怨自己如果早出门一分钟就赶上了,你觉得自己错了,可是如果你晚出门一分钟可能也看不到它在你眼前开走了。没有那么大的问题的。
错误本身或许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天也不会塌,倒是不肯认错、将错就错更加可怕。学会接受自己的错误或许是人生的一部分。因为不怕犯错所以更多地去尝试、奔跑、创新,接住更多机会,迎接新的人生。
女孩子不要害怕犯错,一次次慢慢试错,社会接受并且容错。之前曾经看到女孩说好羡慕国外一些人可以随时试错、放弃、开始自己新的人生,羡慕她们做“重要”选择时的悠然和放松,或许我们也可以尝试去让环境变得更好。
毕竟我们也需要停下来喘息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