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认命不等于成长
庸俗的商人才会认为,有钱就等于成长,中英夹杂就等于见过世面,这几个命题之间关系并非充分必要条件,也不能完全对等配平。当然,说更直白一点,成长不等于也无法等于学会妥协,一个人反反复复地妥协退让,其实只是在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向世俗低头无罪,或许当事人觉得无伤大雅,但这个世界越来越糟就是因为低头的人越来越多。
妥协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逃避、放弃、被控制,被人群推搡着向前走,也许是被动地接受了一切荒唐和不公,但不可置否的是妥协者主动地选择了让渡自己的空间。
想来也觉得讽刺,当初写得出「上帝明目张胆的不公平,但凡人保留偏执的权利」的人,当初面对社会不公尚且有一腔孤勇去面对并且想要努力改变的人,如今也逐步放任自己成为了集体无意识中的一环,原来这么多年过去,她仅仅学会了,低头,妥协,认命。还真是无任何寸进不说,只懂了“凡人”的龟缩。
一个人如果徒然经历这么多年只学会了虚与委蛇,其实基本等于没有任何长进,所谓的守住自我没有见到,字里行间我只看到了、读出了“认命”二字,成年人的每一次妥协都是在从自己身上割去一块血淋淋的本我,然后再把她烧成灰烬。
这个世界很公平,有时候,一次妥协就会让人永久偏离原定航线,妥协背后是漫长的痛苦和迷茫,根本没有那么多殊途同归。
——
@阿什莉的梦境:更可怕的是妥协的人不想在呐喊者身上见到自己懦弱无能的样子,为了遮盖自己的懦弱无能,以过来者的身份去阻碍前进者:“妥协吧,没用的。”最终都成为了帮凶。
——
@学会妥协只能是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向特定的实力妥协,有的人也许能妥协一辈子,有的人换一个环境又得向新的势力妥协了。始终在改变自己,没有成长,也没有坚定的东西,有自我意识的人可能会产生矛盾感迷茫感的
学会放过自己
我其实是一个脾气很急的人,在日常生活里很容易因为一点不顺心的小事失去耐心、变得急躁起来,而且越是细枝末节就越是抓心挠肝,体现在我会想怎么连这么点小事都要为难我。
同时有严重的刻板行为,会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做出规划和预想,一旦事情失去控制就会特别烦闷,很难接受超出自己预想外的情形发生,一不小心就会走向破罐子破摔的场景。当然,我自知这种性格对于解决问题无益而且伤身,但很难短时间内彻底摆脱这种影响。
所以每次只要看到性格内有完美主义和焦躁情绪的人在面对通过自己努力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的无助都会让我既共情又难堪,她们仿佛我的日常复刻,看到她们因为小事做不好想要干脆放弃时,总是想起不够理智的自己。可是往往这种时候,在心态濒临崩溃的边缘她们身边能有个宽容温和的人安抚情绪、鼓励重新再来,就又会令我生起希望。
看到她们突然想起以前上学时一起吃饭的朋友,放学铃声一响,能听见隔壁班同学一窝蜂地往食堂跑的动静,抬头就看到有人撑着手臂靠在教室后门等我下课,好不容易拖堂的老师终于放行,我急急忙忙地收拾桌椅和书包,那个身影却轻声说不着急,等你,慢慢来。
“现在情况是不太乐观呢。但是没关系,我在呀。你不要着急,我们慢慢来,我陪你一起把它修好。”
突然一个晃神,原来这种日子已经过去好久好久了。
不记得曾经在哪里看到谁说,这些年来,她终于学会了对自己宽容一点。最小的事情就体现在,如果眼睁睁地错过自己要搭的一班公交,即使是最后一班,不会再怪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而是对自己说应该再晚一点出门的,这样就不会看见了。在漫长岁月中,她放弃了和自己的争斗,她终于学会了原谅自己。
或许我们也要慢慢学会放过自己。
长久规划与现实生活
人生有长久规划很好,但也需要认识到往往规划和现实并不能完全重合。我们哪怕做再精确的人生规划,至多也只能想象一个或许存在的大的方向,而无法任由自己坠落在每一个可能发生的微小细节。
因为人的认知发展都是在随着时间和经历循序渐进的,你在十岁给你三十岁定下的目标,可能等你到了二十九岁的时候就不想要了,那个目标也就没有了继续完成的必要,但也不意味着否定它曾经存在的意义。
生活本身是非常具体的,很多时候只能保证大方向可以相同,但不可能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做到完全一致。正如大道理人人都懂,可轮到人生里的细枝末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要求。
至于你说你明明已经到了二三十岁怎么还没找到人生方向,没有找到自己喜爱的事或者一技之长,这其实一点也不稀奇,甚至可以说太正常了。
你知道吗?这个世上有很多人浑浑噩噩无意识地活了大半辈子,都六十岁了才刚刚开始拥有自己的人生,也才敢说自己终于稍微懂了那么一丁点人生方向。所以真的不必年龄焦虑。
朋友们,生活实在太具体了,具体到上天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所以遇到这种不如己意情形的时候不要急躁,要慢慢学会顺其自然,接受生命里的意外和礼物,这是上天的赋予。
一个普通人能够度过的平凡的每一天,其实既不平凡也不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