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存在负面情绪才能够去消解
人类社会发展这么多年,如何面对负面情绪成为了越来越深刻的问题。因为负面情绪实在不能消解的话,要么体现在你身体,要么体现在你精神,总归要有个去处,经历长期折磨无异于慢性自杀。
但这里“消解”负面情绪的措施很有意思。
当小孩子有负面情绪时:小孩哪里知道什么难过不难过的,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真不知道她们有什么值得烦恼的,闲着没事跟人闹腾呢。
当成年人有负面情绪时:都已经是成年人了,还以为自己是没长大的孩子呢,别总是一惊一乍哼哼唧唧这里疼那里痛的,赶紧见好就收,差不多得了。
大概完美解释了为什么妙国人负面情绪消解能力普遍低下,因为在她们眼里负面情绪根本不需要消解。要么是从根源上否定她人负面情绪的存在,要么直接假装看不见负面情绪就等于不存在。
因为在这样的世界里就不允许有苦难,不允许有负面情绪,不允许有丧气的话,构建了一个完全虚假的世界,并为了维护这个世界的秩序而无所不用其极。
很多人是羞于承认自己有负面情绪的,并且认为不值一提无足轻重,而且每当有人深陷负面情绪时面临都是“想太多”的回应,说起来头头是道,都是当事者想不通才会这样,不值得或者说不配去重视。很奇怪,很奇怪。
在朋友圈里快乐是政治正确,网络其她角落又不允许消极悲观人生观的存在。颓废落寞的人突然就成了避之不及的流感病毒,也像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只能呆在阴暗的地底禁止发芽。可明明我以前听歌,有位我喜欢又惋惜的女歌手唱过「谁说的,人非要快乐不可,好像快乐由得人选择。」
负面情绪的出现本身并不可怕,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解释,也不需要解释,但大概可以把它当作是一种自然现象,就像四季变换一样,人的身体也在经历不同的情绪变化,遇到后只要去直面并且消解就好,如果连真相都不敢直视,还怎么去改变现状。
逃避和冷处理,只会让小的隐患变成一场大的爆炸。尤其是根本不认为负面情绪存在那么就无从锻炼消解能力,等到一场真正的精神海啸来临,可能就是毁天灭地的灾难。
敏感不是过错。可怕的不是负面情绪,真正可怕的是不允许出现负面情绪。
但与此同时,转嫁负面情绪的行为却此起彼伏铺天盖地,比如这里的大多数男人只要是在外面受了气,一定要回家迁怒在配偶子女甚至妻母身上,情绪调节能力约等于无。而越是无能的男人就越会向更弱势的一方发泄情绪,周围的人都不是人,只是牠们的负面情绪垃圾桶。
想到我妈从小对我灌输消极的情绪,对我灌输她对我爸和我奶奶的负面情绪,对我灌输他们这段婚姻的不幸福。其实她也很可怜,作为一个成年人,自己的情绪无法消解,只能全部像倒垃圾一样的倒给未成年人,以强势的姿态强迫我接受。刚开始我很同情我妈,也很心疼我妈。后来又觉得她活该,因为整个家庭中最无辜的人是我。
一个成年人,即使自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经常性情绪失控,也尽量不要因为自己的暴戾伤害到更多无辜的人,更不要通过将负面情绪发泄或者转移给她人来达到清理自己负面情绪的目的。认为自己可以理直气壮地伤害她人——尤其是在权力结构中根本无法躲避的弱势方,这想法非常不可理喻。
但人在社会交往中很难不被别人情绪影响,我也承认这一点,包括我之前有段时间讨厌看微博的评论,就是因为害怕遇见一些自以为是的无效交流,非常影响心情,我又不想把这种糟糕的心情带给其她能够看到我的姊妹身上,因为我知道人太容易互相影响,谁上网天天看到负面情绪都要崩。
那时候在微博一旦看到一个好为人师的评论简直连回复的欲望都没有,那群人来到我微博的目的就是为了转移自己的负面情绪。生气的确是很耗费能量的一件事,负面情绪达到高值,只是能量充裕时发现不了。累到连气都不想生了,就真的挺累了。
我说过,平时我在互联网分享感悟回复评论都是同温层良好的情绪互换、情感互通,是生生不息的精神滋养在女性之间流转,一切井然有序地运行。虽然那时候在微博已经努力提高准入门槛,可外来力量一入侵,依旧带来争吵、谩骂、负面情绪蔓延,这种平衡和稳定就会被打破。这么一想,好像和父权入侵母系一样,不过好在我在自我修复。
当人莫名其妙情绪低落的时候,如果可以排除外界因素的话,其实可以去做个全身体检(如果有条件的话),这有可能是提醒你需要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了。有病痛就要及时就医,有病就治病,排除身体上的疾病给心理带来的困扰是可行性高又见效快的负面情绪消解方式,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在家里百度或者瞎想只会让自己更紧张。一个建议,不一定对。
——
@是哦,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先接受负面情绪的存在,允许它存在,然后或等待时间将它淡化,或用正念增加积极情绪,或解决问题将它减少。如果去否认,和负面情绪对抗,会更加消极,我个人体感可能是本来能量就很少了,还要花能量去对抗,关注点也全在负面情绪上,这样会更消极吧。
—@作者:和负面情绪和平共处或许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学会。
//
@妻母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情绪垃圾桶,不停地往里面吐苦水的行为真的很恶心。
—@作者:然而她们却没有改变这一切的勇气和执行力。
//
@权力结构的弱势方一直在遭遇各种权力等级结构下的欺压残害,让他们能意识到安分守己自我承受、不对更弱者发泄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