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觉失灵反而更容易陷入死亡

男权社会的女人,几乎每一个都是从一出生就带着一种伴之一生的伤痛,活着就是受虐但又因为怯懦不敢去死,只好一再说服自己社会其实很好,之所以觉得痛苦是自己不够好,你也会看到那些奇怪的场景:吃过很多本不必要苦的人没有丝毫怨怼,甚至连气都不敢生,已然把自己当成了被献上的必要代价,接受了这种结局。看样子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因为她们不这样想根本活不下去,这点驯化倒是非常成功。
一部分通过痛感感知和确定自己存在,自毁浪漫化美化,制造一种幻象。就是那种被虐习惯了或者说已经度过最难时期了的人,会下意识咀嚼苦痛,企图从痛中间砸吧几口品出几分甜来。严丝合缝被痛包围还要浪漫化痛苦,关于自毁之前已经谈过了。
另外还有一种钝感力,认为自己不痛,我觉得不是什么好东西。很有意思是我天生敏感,是五感都很灵敏的意思,所以比较怕痛,身边也有对痛完全不敏感的人。感受不到痛苦并不意味着痛苦消失,而是意味着你可能会因为识别不到别人可以感知的危险而陷入死亡危机。丧失对于痛苦的感知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有人会说:要是感受不到痛苦就好了。然而我冥思苦想,是真的好吗?
到底什么是转瞬即逝的真实,身体上的迟钝感让人受伤了也没能立即察觉,往往是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啊,原来我受伤了。不能感受到痛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你对于外界的感知是被扭曲的。
痛觉缺失,神经失灵。但伤口并不是不存在了,鲜血淋漓也没变成结痂的伤疤,反而容易对于伤害误判,甚至致命的失血过多或者伤口都被错以为不严重,这还不可怕吗?没有痛感也没有病识感觉得自己不需要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所以痛觉神经不敏感反而是一种病,我之前说敏感本来应该是优势显征在于遇到伤害和痛苦时可以随时产生反应然后远离,但钝感就是留在原地不停地消耗,付出沉没成本。然而现实是一大堆人以钝感为福,认为感知不到痛苦就没有痛苦,在迟钝中慢慢死去。一些经典的大型行为艺术复刻,好像会忘记一些什么才是真正的优势显征。
——
@医学上有种病症叫“无痛症”,患者身体受到外界伤害或者身体内部出现了病变,自己是完全感受不到痛苦的。这种病很可怕,因为感受不到痛苦,病人是意识不到自己的身体损害有多严重的,很容易就走向死亡的深渊。但是竟然有人羡慕得这种疾病的人,还期望自己也能得。在这些人的认知里,只要感受不到痛苦就等于伤害不存在了,真是太天真了。
总之疼痛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告诉你要远离危险源,要去治疗已经产生的病变。生理上如此,心理上也是,就如媎妹说的钝感力是危险的,对父系社会的各种压迫保持敏感的反应力,是能拯救自己的。痛苦地清醒远胜过在麻木中被无痛地割肉吸食。


痛觉失灵反而更容易陷入死亡
http://example.com/2025/04/01/culture-19/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4月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