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语境下的“慕强”通通都是慕势能强

现在挺多人都承认自己慕强,可是他们不敢承认他们慕的强,不是充满生机且富有力量的强大,而是欺凌弱小羞辱她人的“强大”。
很多人慕强不过是慕势能强,而慕势能强不过是在慕强盗小偷劫掠者罢了。很多以结果论的本质就是认同劫掠。
强为什么成为强?都是比较出来的,压迫剥削她人而来的“强”是其中最可耻的,也算不得什么自然、真正的强大,是人造的谎言。
理直气壮地羡慕可以凌弱的“强”本质上就是不尊重人类本身,也并不认同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
怎么解释呢,就是我大概在数年前曾经说过一句话,前阵子看见时还不以为意,如今情景重现却又想起来了:「满纸荒唐言,荒唐的不是语言,倒是某些人的“成功史”。」
我之前问过结果重要不重要,那个时候否定的是“成功学”,而我为什么会这样。暂且不提男权的劫掠本色,因为已经多次分析,我就单纯拿我身边实打实的人来举例吧。
我高中同学高考分数没有上二本线、非特长生艺术生,最后凭借钱权买进了清华大学拿到本科学,至于其余学校我见过的那些灰色交易就不提了。我大学同学家里是红三代背景,在北京吃饭都是去特供版饭店,中南海也不是没去过的,后来去红圈律所工作也是主任副主任吹着捧着。至于我工作中遇到上市公司董监高家的孩子,各个都是去国外镀金买文凭,遇到二十岁房车皆有的比比皆是。后来出差遇到一个会计师,本来客户单位提供的是快捷酒店,他自费改成五星级酒店,母父在他还没毕业的时候就买好房车(省城恒大奥迪)就不提了。
这些背后的故事是因为我有信息渠道或者对于我不可说谎才成的,比如我那个高中同学高考后就彻底在我们那里消失了,是后来在北京被偶遇才发现,比如我那个大学同学大学四年里谁都不知道她是红三代,是我师姐偶然在一个驻京办遇到她了才听当地人说起,再比如我还有大学同学在课堂上点名被教授认出来说你爸爸是不是司法部谁谁谁,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这些人的成功无一不是利用其背后的资源和背景走了捷径,可是这一切对于不知情的人只会显露出结果——结果就是这些人好强,能力强能抓住机会,甚至可以成为成功标杆写一部自传,令众人羡慕。然而这是真的吗?
要知道,最早获得的远超于平等性质的资源和物质的人就是那群不事生产却抢走大量生产成果的劫掠者。崇拜投胎就是在崇拜劫掠。
而且,目前的社会对待成功的标准本就单薄唯一,就是“势能”——权力上游者。
所以,世人别的不济,欺软怕硬跟红顶白最是得心应手。譬如见一人“飞黄腾达”,竟然能在十年后择时隔久远的趣闻来论证说自己早有预感。奇怪,那怎么十年前不说呢。
逻辑是,她要是成功了,那就是她的成功有迹可循,若失败了,那些成功的痕迹都会变成失败的积累。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由结果定义是勋章还是败绩。然而,这种成功受所谓势能影响太大了,实在可悲。
就,妙国书店架子上摆着那一系列打着各种虚名噱头、大写字号注释作者人生经历标签、所谓流行畅销排行榜前列、妙国男人人生最爱的典型“成功学”一类的书籍,时刻都在证明着一件事:还真是什么男人都好意思出书呢。别的不说,个个都好为人师得不行。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的一切都是凭借自己个人努力获得的呢。
有人会问除势能强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种类的强大?强大是不是真的存在?当然有,比如自然天生赋予女身的蓬勃、旺盛、富有生命力的强大,令她们可以长寿,也可以创造新生。
——
@说的没错,男权社会人人慕强凌弱,这个强不是强大的生命的强,而是跪舔权势欺软怕硬的强,权势之所以成为权势不是凭借本事而是靠特权压迫。


现行语境下的“慕强”通通都是慕势能强
http://example.com/2025/04/01/culture-15/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4月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