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女中容易被无视的一环——自我虐待

其实我觉得虐女中还有一环因为压迫而产生的自虐经常被人无视。我就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苛待自己,反复折磨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
我也不太清楚为什么我总爱苛待自己,总是让自己过苦行僧的生活。弄不清楚这种心理来源,只知道我学不会对自己好,哪怕只是稍微为自己花一点钱都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稍微多一点就更无法原谅自己。从小没有获得过太多,而获得的一切都负载着我不能承受的重量。我后来想了想,可能是我讨厌我自己,也觉得我不值得。
随便举例一个细节,因为幼年时被要求过室温不过三十五度不能开空调,因为经历过教室空调夏季不许学生使用的事。我潜意识里一直觉得我不配拥有舒适的环境,所以业余独处时对于热能忍就忍。但事实上我很不耐热,所以结局尽是自我折磨。到了现在,我终于明白节约有时候其实并不是节约,是苛待。因为没有人规定节约资源要以牺牲自己的幸福为代价。
然而这种细节数不胜数,我身在其中被反复磋磨。
我后来就很奇怪我能花钱买来的幸福为什么我要对此惴惴不安?难道我不配享受人生吗?因为这种自我苛待,我没有安全感,所以特别热衷于攒钱,即使知道通货膨胀的速度远比储蓄快得多。
省吃俭用,什么钱都不花,攒下来的那些,我只是想给我自己留点尊严,想着没有尊重至少花钱买来尊重,最后连这点都没有了,有几次被根本不讲道理的原生家庭毁灭,整个人生被打得稀碎,当时觉得支离破碎的我还不如去死算了。
所以我就一直在想,我对于钱扣扣索索,对于自己严苛以待,对于他人的冷漠和暴力战战兢兢,我从未在需要陪伴的时候得到过来自亲人的付出,也从未享受过超出一丁点的物质享受,甚至还经常因为钱有负罪感。
我羡慕那些动辄自费求学、出国旅游、创业赋闲的同学和朋友。我一直用活该和赎罪安慰自己,所以我只是觉得累。似乎我已经认定自己是个十恶不赦的“罪人”。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明白被诉苦氛围教育出来的孩子,的确不会乱花钱,但对钱的焦虑感会跟着她一辈子。我的确了解了上一代的苦,可她们并没有了解我的苦痛。导致的是我时时刻刻觉得内疚觉得对不起母父,只要花钱就忐忑不安。这是没有被完整地、健康地爱过的表现。
在应该学会基础理财的年纪只学会了苛待自己,所以很难说有什么真正享受人生的时刻。结果因为我的苦难,反而让我爹妈徒生了许多骄傲情绪,毕竟他们身边的孩子从来没见过大学还能从生活费和奖学金里攒钱下来的。可是却对这个结果里面我的伤痛熟视无睹。
因为总被灌输女孩子“不值得”,当然这和幼年时的拮据生活也息息相关。一个人如果获得太少,拥有的太少,就会连垃圾也舍不得扔。这很不好。
我经常发现,因为自己或者别人一点错事浪费了钱或者时间精力,我就总觉得不值,能耿耿于怀半个月。犯错的人都能随便原谅他们犯下的错了,我还在扣扣索索地对待自己。
我就开始怀疑,原来在我潜意识里这么看不起自己吗?我凭什么这么不值得啊,天大地大不应该我开心最大吗。那么,所有我失去的东西天生应该被我浪费。
我开始告诉自己,被我浪费是它们的荣幸。我不仅不是垃圾桶,我手里也不要抓着垃圾。那就趁我还活着,我还在世的时候,就多宽容自己对自己好一点吧。人如果要死了,那么多钱,最后留着干什么呢。还不如让自己活得好一点。不要因为怕以后不好,而放弃现在的好,人不能总是这样。
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就什么时候能够放弃这种自虐式攒钱,不再做一个汲汲营生的市井小民,心甘情愿地花自己的钱为自己花钱,而且不止小钱。我才算是真正学会了对自己好。
于是我开始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积极心理暗示,我值得,我值得,我值得。攒钱是为了给自己花,不花就毫无意义。比起钱,我更在意尊严。
所以这些年,我这种病好像就好了一点。
当然,我慢慢拿回对自己的掌控力以后,拒绝过度消费又是另一个议题。
(“一、消费主义”的消费买不来尊重,过度消费是一种幻觉)
#和自己对话
——
@提高配得感及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作者:对的,女人在成长过程中被打压多次后很容易产生自我否定,所以需要更多地肯定自己。
//
@我也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感觉,有时候自己的想法会把自己吓一跳。诉苦教育那段真的戳到我了,这样的家庭教育下成长的女孩子,被所谓”懂事”绑架长大的女孩子,真的很会反思复盘,也真的某种程度的非常妄自菲薄,会觉得自己不配得到。所以长大后再听到父母试图在外面夸赞炫耀说孩子多懂事的时候,我会非常抵触,回家这件事一度成为我严重的精神内耗。直到某一天开始学会放过自己,直到开始对不舒服的一切说不,以及这几年年岁渐长才开始缓解。
—@作者:是,但女孩不会一直这样,女孩会长大,这就是我想到最好的事。我们会慢慢对自己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是的,我就是最爱我的那个人。

@信老师,隔着屏幕给你一个抱抱👐🏻你是我游荡互联网十几年里见过的数一数二清醒又勇敢的人,可以说,你不断探究并传播女性思想带给同胞力量这件事,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我相信受到你影响的人不只我一个。你绝对值得最好的!
可能大家现实生活离得很远,我们对你的尊敬、感激和爱难以以切实稳定的形式直接被你接收到,但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未来某一天,我们一定会变得更强大、更能把握自己的命运,相信那时,曾经有过的折磨赋予我们的否定,都会在自爱与感受到媎妹间的爱之中消解掉。
—@作者:其实能够说出口的苦痛已经算是逐渐过去了,我把它们化为文字的瞬间也是如释重负,因为我慢慢走出来所以想安慰更多类似的女孩,我们都可以做到的😘😘
—@真好。又被感动哭了
//
@这段话我真的狠狠破防(ಥ_ಥ)世另我
【我明白被诉苦氛围教育出来的孩子,的确不会乱花钱,但对钱的焦虑感会跟着她一辈子。我的确了解了上一代的苦,可她们并没有了解我的苦痛。导致的是我时时刻刻觉得内疚觉得对不起母父,只要花钱就忐忑不安。这是没有被完整地、健康地爱过的表现。
在应该学会基础理财的年纪只学会了苛待自己,所以很难说有什么真正享受人生的时刻。结果因为我的苦难,反而让我爹妈徒生了许多骄傲情绪,毕竟他们身边的孩子从来没见过大学还能从生活费和奖学金里攒钱下来的。可是却对这个结果里面我的伤痛熟视无睹。】
@看博主的文是一种享受。
@既要好好享受当下,不苛待现在的自己;也要警惕消费主义洗脑,不过度消费,不交各种各样的粉红税。


虐女中容易被无视的一环——自我虐待
http://example.com/2025/04/01/culture-14/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4月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