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地意识与个人边界

谈到领地意识,我逐渐察觉到个人边界在这里之所以建立如此困难,恰好在于“亲密无间”的家庭模式,本身就是对个人边界的长期高强度侵袭。
幼年本就先天不足,后天还一再被强权推翻重建,良好的个人边界怎么能稳定运行。而父权家庭所谓的“亲密无间”本质上是家长式权威的延伸,孩子在家长面前如此透明,一眼就看到头,没有任何隐私可言,代表着家长对于孩子每个细节无所不在的强烈控制欲。
之前说过,心理学上的个人边界是指我们建起来的身体的、情感的、精神的界限,用来保护我们不受她人的操纵、利用和侵犯,一旦边界感模糊会容易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在关系中要么过度承担、要么过度依赖。
最典型的无边界感的行为就是,妙国家长进孩子房间,从来不敲门,不需要经过孩子允许再进房间。你可以借此检测一下自己是支持还是反对。或许可以狡辩说房子都是她们的,进个房间又怎么不行了,正如给孩子钱然后又会说这钱虽然给了孩子孩子不管花不花依旧是属于大人的、孩子以后要还一样,的确给孩子一种寄人篱下的租客的错觉。
我家就是这样,但我属于领地意识和个人意识萌发较早的人,当我幼年和我妈主动提出来说你们以后进我房间能不能敲门,等我同意了再进?她们的反应很有意思,基本可以分为「你个小孩子有什么隐私可言」「你在房间里干什么,有什么不能看的」「我可是你妈妈啊,你这样太伤我感情了」三重奏。
刚开始和我妈谈的时候,她没当回事,觉得小孩子的话不值一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是根本没听进去,依旧我行我素的随便开我房门进我房间,也就是我之前说过的孩子作为家庭结构的底层是不具备反抗权威的资格。
后来我又长大了一些,发现心平气和的好好交流没有用,就因此和她们吵了一架,这给我母父吓到了,终于听到我的诉求,开始敲门争取同意进房间,我以为她们总算有所改变,但习惯的力量真的伟大,这个状态维持了不到一个月吧,故态复萌。
再就是离开家去求学,在宿舍生活中又让我的领地意识有了强烈的磋磨,大概到了让我想起躲不过的宿舍生活和同居就头疼,想到出差要合住就暴躁(还好极少遇到)的程度。也可能是我不适合和别人同居,只要一想到和自己性格不合的人朝夕相处日夜相对就难受。每天都在希望被迫同居这种模式赶紧从人类行为里面消失。
后来毕业工作,终于开始独居,大概是最舒服的日子。结果有一次,在我出差正准备回出租屋的途中,在院子楼下看到了我爸,那一瞬间就让我觉得我这么多年的努力真的白费了。我一点都没有感到被人探望的惊喜和美妙,反而产生的是一种个人空间被无故侵犯的冒犯感和愤怒,仿佛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在报警。惊喜惊喜,喜没有几分,惊倒是许久不能散去。或许听起来莫名其妙的,但确实如此。
因为出租屋钥匙有两把,所以给了她们一把是我觉得自己做错了的事情。所以才让她们没有提前告知也没有争得我的同意,突然就出现在了我房间里,这种相处模式她们可能觉得没什么,甚至是亲密的表现,对我而言就像多年前的噩梦回溯,是我无法摆脱的残忍复刻。我当时还为自己有这种感觉陷入自我怀疑,我是不是太没良心了。后来我逐渐变得坦然,因为这种闯入对我而言完全是一种打扰,让我意识到我并非完全地掌控了自己的生活,她们依旧凌驾于我之上。
然而这种侵犯在父权家庭中是一种常态,所有人都不觉得是什么大事,也正是这种习以为常导致大多数孩子的领地意识薄弱、个人意识成长困难、个人边界存不存在都说不清楚。从小到大,将侵犯当成自然,还谈什么建立良好的权利意识。
人生命题的分离很重要也很难,尤其是妙国这特别黏黏糊糊的父权家庭关系,看起来特“亲密”,特别喜欢把人生互相捆绑,一个人身上好像要负担无数条命。你以为是关心,但其实本质是家长式高压控制所以才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什么都要插手,人生也要按照家长的规划来,就是控制狂们害怕你脱离控制。
但我属于本能比较强烈的那种,父权的后天改造对于我来说有用,但也没有那么有用。我的领地意识依旧强烈到当私密空间足够狭小的时候,我无法忍受在这样的空间里再多出一个人的生活痕迹,别说在同一屋檐下呼吸,我甚至无法想象这样的空间里有另一个人的存在。旁人的每一次靠近都意味着对自我空间的侵占,我深刻地明白这一点。所以我不会去打扰别人,别人也不能来打扰我,必须是这样的泾渭分明,甚至我神经衰弱和敏感时期面对上下邻居的电钻声也会崩溃。
有人曾经问过我独居生活的经验和是否建议独居,我告诉她们这要看你追求的是什么。就目前来看,独居生活对于我而言,比起家庭、宿舍、集体生活,最大的唯一的也是无可替代的优点就是:满足我的领地意识。这一点实在是太吸引我了。就为了这一点,我觉得其她所有的苦仿佛都可以忍受。
想到我曾经的宿舍生活和家庭生活,其实有太多并不合适的人被迫挤在狭小的空间内朝夕相处,每个人的棱角都在摩擦着对方,在试探着最后的底线。正因为靠得过近的距离,总会多生了诸多龃龉。而生活的每个细枝末节都像是埋下的引线,因为无法契合而生出的诸多摩擦就像燃烧的火星,随时都可能发生质变引爆。很多人都很奇怪为什么鸡毛蒜皮的一点点小事就能老死不相往来,却不知道怨恨早已经日积月累,暴露出来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个体都应该保有独处的机会和能力,传统的父权家庭模式完全地阻碍了个人边界的建立。于是我一直在试图开辟一块领地,那块地方完完全全地属于我。一生所求也不过如此。
——
@还有一种就是牠们单方面这样侵犯你,but你一学回去就不行,反而会被质疑责问、被难听的言语伤害或恐吓,从而小心翼翼地认为自己有错,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敢维护自己的权益。对方也因对这种来回的感知而继续肆无忌惮地拿你做实验,甚至变本加厉。
//
@字字感同身受了……学校的宿舍生活简直反人类,除了睡觉以外的其她时间我都是在外面度过,也算是反向促进自己学习和呼吸新鲜空气吧。自我领地意识特别强,我的东西我的空间,属于我的都不可以未经我的允许触碰踏入。即使说过很多次碰我的东西需要提前发消息询问我,然而我每次放假回家都会发现一些东西不在原来的位置上。只能寄希望于独居了,独居对我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独居很爽,真的!!!


领地意识与个人边界
http://example.com/2025/04/01/culture-10/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4月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