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星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普通人在极度压迫下对于权力感的追求

这几年,国内选秀节目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或许也不是这几年,这些年一直如此。为什么会这么在意全民选秀,我曾经看到过一个角度,说选秀投票是选举权的一种代餐。
很有意思,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在这里的人是没有选举权的,一切都只能听之任之。因为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占,缺少对于这种可以选出自己心仪对象的权力感触,所以转而投向资本制造的骗局——认为自己可以在选秀中享受造星的快感、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这几年,成团选秀综艺一夜爆红(虽然以前也有选秀但不是针对偶像唱跳团体),各类练习生层出不穷,偶像产业快速成型,资本的流动倾向转移,消费市场逐渐扩大,大众也在投票中享受到了养成的魔力和草根造星的欲望,她们这种成就感的获得让她们满足,然而这些是资本引导出来的。
资本会告诉粉丝,明星年少成名靠的是和粉丝的互相成就,说是粉丝捧出来的草根也没什么不对。粉丝享受造星的快感,陷入长期的自我感动,将自己和偶像捆绑,为了保护偶像而形成了统一的利益共同体,认为自己和偶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每一秒钟都要出去为偶像战斗战斗战斗。
我不否认,这里面的精神愉悦是存在的。
首先是普通人长期失权下对于权力的渴望,资本以谎言的方式满足了她们这种渴望,即不断地重复强调“你的投票可以决定偶像未来”,让粉丝误以为自己有了可以决定明星去留的权力,这种权力就像是吊在她们面前的胡萝卜。
其次是,因为这里的人长期陷入控制与被控制的局面,形成了大批控制狂和受虐狂。资本对于控制狂的引导就是长期渲染“你可以通过钱来控制明星”的舆论氛围,让控制狂误以为自己真的可以实际操纵资本的傀儡,认为自己是在合理投资,有资格去指点对方;对于受虐狂的引导就更简单了,对于讨好型人格是“速来上供”的谴责式收割,资本会不断告诉你没有一种喜欢是免费的,喜欢就要付出,比如饭圈文化中流行的怒斥“白嫖”(嫖用在这里也挺搞笑的)就是如此。
再次是,因为男权下压迫造成的匮乏,导致很多人生活逼仄,就和我之前说过的一样,为什么一些性缘脑女性死性不改地放不开浪漫爱叙事,因为她们在靠幻想饮鸩止渴,现实越糟糕她们对幻想的需求越激烈。而资本打造下的偶像明星,恰好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通通在贩卖美好形象,以迎合大众需要。
于是现在追星饭圈的结果就是一大批人追星追得势利、社达、慕强,我想真的体现了目前国内多数人的精神状态。
一部分嘴上说自己是事业粉,真要看就跟那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母父是有样学样的,以为自己是傀儡师,把对方当成个提线木偶。甚至恨不得自己稀罕的所有遗憾都移情给别人让别人完成,拔苗助长的劲像是要不死不休,倒是有没有问过对方愿不愿意,就一厢情愿得紧。像个极度疯癫的控制狂,又类似于性缘关系中的男人,被盯上的人一言一行不能行差踏错。
一部分把自己当成了明星的提款机,真要比较就像是婚姻生活中明知自己被压迫依旧不愿意离婚的婚女,婚女是自愿出卖自己承担各种责任而无权力和地位,这类粉丝也是自愿上供自己,去付出去给明星当妈去当资本控制的数据女工,觉得明星要是没有自己就得饿死了,利用这些粉丝的自我感动让她们不断奉献自己,资本不断渲染为了对明星的喜欢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舆论氛围,实际上粉丝和明星的地位却是从来不对等的。
当然更甚者,上面说到的情形其实都是可以绞合在同一个人身上的。
威权对于普通人的控制被用来底层互害,伴随着控制欲还有极尽的贬低驳斥,要么以打压对方来提升自己,或者以抬高对方将自己卑微化,两端形成极不对等的权力结构,个人逐渐形成一股复杂扭曲变态的心理,真的有病。一旦对方脱离控制,毁灭欲又开始大行其道。
粉丝真的能和资本抗衡?可是这是资本制造出来的谎言呐。目前的追星模式并不能用来爱女,追星本身是不平等的权力结构。
爱女是无阶级的爱。
小松鼠的春天,不应该在黑心工厂里蹬车度过,而要快活地抖着身上的毛往树洞里藏松果。一阵微风拂过,是动人的春光,和她珍贵的宝藏。
——
@一切不平等的关系本质都是主奴关系,一定会存在剥削压迫。比如明星和粉丝,夫和妻,父系家庭中的母父和子女,还有什么师生恋啊,总裁爱上我等等……都是有毒的,不要陷进去啊。

祛除粉丝滤镜——要知道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瑕疵” 也可能是资本精心打造的完美伪装
每次点开热搜看到一批追星族哭天抢地地说自己追的男星塌房了,就觉得好笑。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建的是什么花园洋房海景别墅,所以这么难过,就坐落在火山地震带上的深山老林茅草屋塌了不是很正常吗?反正你们灾后重建的能力堪比专业木工。
就,男明星是男人啊,那么等国男人什么样,他们就什么样。我个人不否认部分人可能有追星的情感需求(饮鸩止渴就饮鸩止渴),不过嘛,你得知道自己追的人本身是什么样,你又想获得什么商品价值咯。
之前说过目前的造星模式其实就是宗教造神一模一样,通过信仰收割信徒,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明星需要距离感。
有距离感才更高高在上,离得越远也就越美好。很适应距离产生美,距离才会让喜欢像供奉一样保持着不停产生。所以对于明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和观众的距离感,要保持千万不要靠的太近,才会永远高高在上悬于天上。要是变成了你身边吃喝拉撒都和你在一起的普通人该如何成神?细枝末节的龃龉导致信仰会立刻崩塌。
你看到的都是资本和明星想让你看到的,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完全的彻底的虚假吗?就是连那种让人更像人、区别于完美假人而存在的细微瑕疵,就是大多数人口中让人更“可爱”的一点小毛病,都是假的。
这种假面很有趣,包括显微镜下放大镜下所谓的瑕疵,都是精心打造刻意保留的完美伪装。就会让人很疑惑包装下到底有没有真心。可以确定的是,有时候,不完美的人设本来就是一种完美的包装。你以为你看透了,其实灵魂很遥远。
总是看到对于明星的分析作文,而我现在看来只觉得虚无,我即使没有见识过真人,但身边也听过一些实打实的传闻。我想说所谓的明星本人大概真的没你们想得那么厚重和深沉,能够表现出来的真实很少,甚至一丁点赤诚都没有。
粉丝所有对她人自以为是的解构,你们给她们言行赋予的价值和意义,其实根本不存在,你的一切解读背后暴露和投射的都是一览无遗的自己,对方只是一个承载你感情的载体罢了,这个道理我十七岁的时候就懂了。
明星在镜头外的世界和普通人没差什么,也没人想了解,所谓滤镜虚化了很多东西,也因为添加了很多滤镜,情绪也并不更加真诚,甚至是选择性制造的虚假。所以人也不因为身份而更加坚固,甚至因为一丁点利益就能分崩离析一个个离去。尤其是关于感情这些,其实你才不想看真相呢。因为你的想象比现实精彩多了。
娱乐圈的人设可能存在欺骗,一定存在隐瞒,信息不对称下的玻璃渣不硌嘴吗?
滤镜,包装,人设,反反复复。你相信的是你看到的,你看到的是牠们让你看到的,也就是说你相信的是牠们让你相信的。对待虚假的、伪造的、根本不存在的“男性美好形象”趁早祛魅,都别太真情实感了吧。
你以为你看到了真心,其实你根本看不到明星的真心,全在虚假假面和傀儡下,像冰山,其实离你很遥远。薄幸感,说的没错,现在的明星是合格的空心人,也是合格的流水线产品。
沉溺于追星不如将目光放回自己。
——
@作者:又到了旧文重发的时候。
//
@不是有句话说“男星不是已经塌房,就是在塌房的路上”么。追一个塌一个,都塌了那么多了,那些追星女孩怎么还是执迷不悟,还觉得下一个会是好哥哥🤣。媎妹说得很对,她们灾后重建的能力的确堪比专业木工,这一个塌了,下一个很快就能续上。
—@作者:和性缘脑一样,觉得自己需要这种精神愉悦,现实越逼仄幻想越美好。
//
@❤️!!对啊!
//
@他们还会特意制造一个小缺点,给粉丝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反差感”就是这样。
其实爱的不过是自己的想象,可是这么美好的想象,还不如用在自己身上。
—@作者:是的,如何学会爱自己才应该是爱的第一课。


造星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普通人在极度压迫下对于权力感的追求
http://example.com/2025/04/01/cult-3/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4月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