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打造个人ip是平台、伪神、粉丝三者努力的结果
我之前不是没有分析过造神(造神和宗教本身分不开,追星也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饭圈也就是信徒的表现,包括为什么有“啊中哥哥”之前就已经有几篇讨论过),这次结合网络平台特征具体讨论。
近年来,舆论愈发喜欢强塑佛像金身,也愈发喜欢旁观明珠蒙尘,计较起来不太对,但两者都是同一群人的取向没有错。不过她们总是不明白自己之所以热衷于造神,是因为根本就没有「神」,真实情况就是大家都只是普通人罢了。
所以,当你觉得一个人非常完美的时候,就可以警惕了。因为不可能有人完美的。
尤其是那种只剩一种声音时,还义无反顾地随大流成为拥趸。事实往往证明所谓的金身神像打破都是混乱不堪的泥巴,甚至还不如普通的肉体凡胎,人性根本经不起半点推敲。
造神的目的,就是为了塑造完美形象收割崇拜和信仰,而一般容易成为信徒的人自我认同感也会比较低,伪神与信徒之间的关系区别于平等交流中的善意传递,实际上存在的话语权倾轧造成了粉丝这种现象的出现。
对于信众而言,与神共荣才能让她们感受到自己被认同。她们仰慕那些得不到的人或事,所以仰慕圣人,而且还是根本不存在的“圣人”。
再来谈谈微博这个平台为什么这么容易形成造神的氛围,这和平台机制息息相关。
看到微博新出的铁粉等级规则,想必大家更加能明白微博究竟在以什么为核心发展平台。普通社交平台是把所有个人用户当作用户,对于管理权谨慎克制,明白自己只是提供交流的平台,在乎个人的感受和情感表达,更多地是平等交流。
但微博不一样,微博一直把KOL大V的“人”当核心品牌运营,只有头部用户才是用户,其余人都是附庸(粉丝),以核心吸引她人,又是新一轮造神捧神。
所以为什么会说微博最适合追星?因为追星的逻辑和微博平台管理的逻辑一脉相承。
但是我之前也说过,随着垃圾信息的满溢,微博博主的普遍素质也在逐年下降。这些年互联网的讨论的确在下滑,至少以前还说是至少读了点书、了解社会现实、有丰富的理论架构的人才会受追捧,后来变成了能够好好说话、说实话的人被仰慕,现在是话说不清楚甚至连对比都不会用,只会夹带私心引导情绪发泄只为流量变现的人都能当博主。
微博以大V作为核心进行运营,这几年由于网络生态的变化,其实微博大V的档次也在逐渐降低。能够活下来的那些账号很多说白了都是生意,蛆都能从缓则转成品客来割韭菜,也没见炸过号,所谓的大V/KOL哪来的什么立场不立场,最重要的是流量与变现,都是营销号罢了。
愈发感受到,现在的网络空间由于人为制造的隔阂而被塑造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茧房。不同的观点被打压封杀,只剩下被“允许”的同质化言论在不断重复。绝大多数人都选择偷懒将自己的大脑让渡给营销号,就跟在群魔乱舞的人群后不经思考地简单接受,也难怪逐渐形成了典型的“回声室效应”。日后若有苦果,也是自作自受吧。
因为之前讨论过,互联网平台沦于情绪发泄和垃圾信息满溢,带来的结果就必然是情绪价值被收割。
微博大博主的通病:流量、钱、广告、带货、转评赞、虚荣心,这些词语都是连在一起的,键盘打的是优美文字,其实写来都是生意,享受一呼百应的权力感,所以动不动就觉得别人断了她财路,和追星做数据有什么区别呢,每个都是活在赛博工厂里面的数据女工罢了。
比如文字博主靠“说话”赚钱,被自己的受众粉丝认为是“互联网嘴替”,那么文字博主自己的想法就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她需要通过揣摩受众心理说出受众喜欢听的话,满足粉丝的精神期待,从收割这种精神愉悦中获得报酬。所以我会说这两者是双向奔赴。
我以前觉得文字博主真的没用啊!说得都是堆无用的废话。后来发现有点意思,很多人真的表达能力有限,要借助和看别人的发言。一些文字博主在网络上写高考作文,然后她们的粉丝做阅读理解,什么锅配什么盖,嗯,挺配的。
加之目前现实生活的剥削现状,久而久之,这些粉丝逐渐就会将大脑让渡出去,慢慢地成为信徒。这种信徒往往无视其中的权力结构,也看不到话语权的倾轧,而逐渐选择自愿上供。
然后你会发现天天搁互联网搜索自己名字然后拉黑的各类博主也挺有意思的。她们非常在意互联网和个人形象(ip),也就是她们自己知道这一切。
造神:低自我——精神需求——投射和寄托——慕强和社达——吹捧虚假形象。
因为可以吸引用户,平台对此推波助澜,博主迷恋网络喜爱,所以也乐见其成,加之这里的人因为被父权打压多数处于低自我状态,喜欢给自己找爹和造神,三者就一拍即合,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造星的背后其实是普通人对于权力的追求
——
@在当下这种狂热的造神浪潮里,能够不被裹挟进去成为某某的信徒,能对这些完美人设保持警惕,保持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真的难能可贵。
//
@今年因为彻底受够了微博无处不在的广告,无论是时间线上,还是评论与评论中间,所以我终于卸载了app。虽然我也会登陆网页端还看看首页几个熟人的动态,但发现多了很多自己的时间看书画画,太多电子垃圾数据不值得我花任何一分钱。
—@作者:我也是炸了八个号以后终于离开微博,发现自己的心真的比平常更容易平静了。
//
@我讲的东西不怎么敏感没有被炸号,我只有很多的转发,转发的东西或者用户经常炸号消失。今年九月份我注销了用了十一年的微博,也停更了朋友圈。我在微博女权意识觉醒,因为这个平台接触到很多多彩的女性,但看的太久了会有种对自己的反问,我是什么样的呢?注销微博小红书小宇宙半脱离外界的注视,我在书或者播客电影音乐中寻找我喜欢的东西,跟表达我自己的观点,自娱自乐吧,可非常的满足快乐。
—@作者:寻找自我也是在寻找女身的位置,同样也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