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买房算不算独立的讨论是针对女性的围猎
就上个新闻,男权又开始玩捧杀女性的话术了,在如今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买房几乎需要掏空的社会环境下,塑造一种「女性凭自己的能力买房才是独立」的舆论氛围很难说不是在针对女性进行特定围猎。
首先,这个问题对于男性从来不是问题。并没有舆论重视或者注意到男性买房中个人价值的问题,也没有给男性预设一个「男性凭自己的能力买房才是独立」的前提条件。甚至不去给男性添加“独立”这个设置要求男性去自证清白,表明即默认男性本身就是独立的(当然实际情况相反),或者独立这个属性成立与否并不影响男性获利。
反之,这个所谓的“独立”夸赞更像是吊在女性鼻子前的一根胡萝卜,在对着她们说你们要努力哦,独立女性才值得尊重!要符合我们的标准(自己买房)才是独立女性哦!
光是这样还不能说其心可诛,更重要的在于女性为了证明自己“独立”而不去使用家庭的原始积累和资源,就等于放弃自己的部分继承权。若是独生女家庭尚且可能面临子侄及其他亲戚的威胁,若是多子女家庭,也代表着父权又一次光明正大地完成了资源在男性之间的流转,保存了父权的经济实力。
况且就现在这房价,男性尚且需要“六个钱包”,女性光靠自己拼死拼活就能够买房了吗?到时候没能自己买房而只能租房的女性是不是还要被舆论指责“不够独立”?
说到底,「女性买房算不算独立」这个不应该成为针对女性的议题,还是我之前说过的,不要给女性塑造一个框子告诉她说你要是出了框子就不是好女人了。本质上就跟塑造“为母则刚”的母亲形象以强迫女性不断牺牲自我一样居心不良。
不讨论男性买房的问题,难道不是默认男性必定有房?毕竟全家人不吃不喝六个荷包也得给香火攒出个房子才好利用婚姻来吃女人?可房子所有权和婚女有什么关系吗,婚女不也是租客?
*真的可以“无关性别”吗?——停止给女人揽道德牌坊
真的很反感一些女人生怕自己性别丢失的权力和自由还不够多一样发表一些理中客言论,还“就事论事”、“无关性别”,想的倒是挺美的,什么时候轮得到你们来为“公平”发言了?什么时候又轮得到你们站中立了?
张口闭口女人诬告,女人能诬告你吗?更何况绝大多数根本不是诬告,我看你们根本就是不管女人死活才说得出这些话。
你们见到“坏女人”急什么,“坏女人”害你了吗?就这么心疼男人?男人实打实的犯罪率怎么不见你说话。
男人哪怕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罪犯也能找到各种借口给群体印象洗白。你以为牠们跳出来维护的是个体吗?并不是,牠们维护的是整个父权体系,只是表现在诸(性别为男)君之上而已。
而女人呢?在忙着干什么呢?是不是在忙着心疼男人呢?
希望女性个体不要再以攻击其她女性个体的方式给女性群体无谓地揽各种牌坊和拉高道德底线了。首先,遇见她人是非,不要一股脑地冲上去替别的男人“管教”女人,千方百计地给女性挑错。我们既然深知男权社会时刻有厚重的道德枷锁和规训架在女性身上,女性内部就不要横加负担了。况且默认女性更具道德意识从而适用更高的道德标准这本身就是一种刻意且恶毒的社会驯化。
如果男人不管犯什么错都能够不付出任何代价地回归社会,我也支持“坏女人”回归社会。社会凭什么只对男人宽容?
而且,所谓“社会性死亡”对于男人来说根本就是个伪命题,除非他是违背主流男权的。
男的要这么容易“社会性死亡”,出轨男艺人也不会在荧幕前这么风生水起,杀死妻子坐过牢的男罪犯也不会这么容易再婚,公共场合给女性下药即使被暴露个人信息也不了了之,我举的例子可是上过新闻社会性曝光过的。男人所能得到的社会宽容远超女性,就算犯了错,社会的每一步都在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而与之相反,比如出轨,一个女人出轨就要让她社会性死亡,不止减少断绝她收入来源,还要想方设法抹除她曾经存在过的痕迹,施以石刑。而男人出轨则是“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不仅得到全社会的原谅,还游刃有余地宣称自己是真性情,照样顺风顺水赚得盆满钵满。与此同时,理中客还会跑来说“犯错就担责,惩罚合情合理”,搞半天这惩罚是仅针对女性? (完全没有支持她们走进性缘关系的意思)
当然了,我也没有说女性出轨是多好的事,对于婚人或者恋人纠纷我已经看腻了,当笑话也觉得层次有限懒得看了,只是点明双标。当然也不止是出轨,包括女人离婚放弃抚养权和男人离婚放弃抚养权,女人抛夫弃子,男人抛妻弃子的社会态度也是不同的。
—
如果男人能够厚着脸皮说“这是每个男人都会犯的错”,那女人也应该接受其他女人犯的“错”,即使你个人并没有犯错。
只有允许女人犯更多的男权认为的“错”,女人的生活才会更加自由(包括宣称自己不会犯错的女人)。因为随着女人犯错的被迫减少,你现在所谓的“不会犯错”在以后就会变成一种新的错。女性的生存空间就是这样不断缩减的。
或许夏天的“道德高地”比较凉快,但是也不必要全都站上去,然后将其她不够“纯洁守贞”的女人游街示众。那是虚假的空中楼阁,会害死人的。
我知晓女人在男权社会中主动对抗被植入体内的厌女因素很难,但是女性要努力去尝试,不要再继续陷落了。
因为女性自由空间最大的限度,可能就在那些不断挑衅父权制度和传统女德的“疯女人”身上体现。接受她们的存在,接受我们的存在,帮助女人融入社会,来抢占社会公共空间和话语权,也是帮助以后的自己和女性群体。即使你知道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疯”,但你不能保证你自己不“被疯”。
我认为在任何性别议题上都可以反思,停止给女人揽什么“真女权”“好女人”“好妈妈”牌坊。女性个体不能退,一退就会群体性境遇全部倒退。
——
@赞成,真的不建议去对女性进行女德教育……做同样的事,女男完全面对不同的社会评价……女性本身更别替别人大包大揽什么道德模范的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