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瓶”里充当精致点缀的傀儡

满足男凝——故作痴态,睁大双眼假装无辜一举一动往男人设定好的框子里走的那副样子看久了真的挺让人恶心的,那才是造假,矫揉造作到丧失女人真正的模样,还为此找了个借口说这是还原自我追求自我,其实我知道你自己清楚得很,你最舒服最自然的姿态是什么模样的,究竟是不是表现出来的那个模样的。
比如内娱实在太多这样的女星了,我在她们身上看到的的确就是被精致打扮的花瓶,用来点缀这男权盛世。她们的每一个神情每一个姿态很难看到女身的生命力,反而像是从花瓶里长出来的人,在特定模板的挤压下,几乎已经和模板融为一体了,每处细枝末节都严丝合缝。
有姊妹说那是人体盆栽,随意被父权文化修剪,这倒并不是鬼故事,之前民间曾经流行过一种骗术就是“花瓶姑娘”,好奇的可以去搜搜相关介绍,说是婴儿时期就放在花瓶里桎梏住四肢和身躯,只有脑袋可以长大,最后变成一个头挤在花瓶上,虽然是一群骗子利用视觉盲区制造的错觉,但我倒觉得其实是对现实的讽刺。
女人一个个要瘦弱无辜要楚楚可怜,要低眉垂眼要柔软可欺,要保证自己没有攻击性要永远不威胁到男人要永远为男人提供安全处境。这种最精致的点缀,内里空无一物的皮囊,僵化的大脑,是男权勋章上最好的图腾,是商品架上精美的装饰,是一身尸臭的提线木偶,是男人和男权最喜欢的傀儡。
就是因为她们没被当成人,所以也没有把自己当成人。都只不过是经流水线生产出来,被摆在透明橱窗里任人挑选待价而沽的精致商品罢了。
真正的女性反而不需要装饰自己,很容易就能够展现真实旺盛的生命力。光是普通女性面对生活的坚韧,像不被压倒的野草一般,随处可见。
你放下身心去感受那些女性身上蓬勃、旺盛、绵长的生命力,自信的她们焕发着人类的生机。甚至不必太在意人生的输赢对错,拼搏着的她们散播着健康、自然的力量,她们生理的强大和心理的坚韧让人觉得向生很美好,反而可以借此治愈自己羸弱和匮乏的身心。
——
@社会舆论对女艺人体重要求真挺高的……镜头前不是足够瘦就骂别人胖,无论火不火的女星基本上都很瘦很瘦。还有“纯欲”,救命,这词越看越不适,被夸的对象直接被性客体化了。其实细想这个词真的很符合之前看的一种说法,叫圣母妓女二象性。
其实真的蛮欣赏很多女艺人,感觉她们身上也有一些优点,比如坚韧、勇敢、头脑清楚等等,但是越有名气的好像越会阉割自己一样,毕竟她如果不迎合规则,大概率会被内娱主流驱逐。
—@作者:女星因为皮囊和聚光灯效应,是公共场合最为典型被物化性化客体化的对象了。
我已经厌倦给内娱没有生气的活死人找借口了,以前总是会给她们找很多不得不这样做的理由,其实现在也可以找,因为确实有,但是吧,她们的引导作用示范效应,她们的低头妥协认命,她们身居其位而不行其事,占据资源却不思改进,一次次地让人失望透顶。有不得已而为之的部分,也有自己主动迎合的部分。即使是傀儡也是境遇好到不行的傀儡,倒是轮不到我去心疼和宽容。名气越大的确一部分是枷锁一部分是机遇,但一些高女给的答案我觉得,不过如此。
@的确没必要对女明星抱有太大期望,看了太多次,她们或许早就已经成为被异化的另一种人了,虽说不至于没有一点恻隐之心,但以名利当先的立场的确是事实。
确实有时候看微博会有种很幻灭的感觉,虽然明星也只是有钱人中的一部分,但是感觉好多财富、关注度、名气都涌向了他们,如果有比较积极的担当意识,会感觉稍微有点正向互动。但是看很多时候粉丝之间的互相撕扯,他们光鲜亮丽而又如此有距离,有时候真的觉得好假。至于女星,感觉对绝大多数普通女性来说,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了。
/
——@女明星不算高女,就是有钱没地位,男人把女明星当成性客体化的资源罢了,男人不追星也更不会为女明星花一分钱。
—@作者:高在男权社会的含义并非完全等同于政治结构中的上位者,经济结构上的等级制也是一部分。不是只有女政客才叫高女。金钱也是男权社会物质资源的表现形式之一。等级制和私有制是绞合的。
//
@我十几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很羡慕那些有钱有权的女人,比如女明星或者电视剧电影里的那些富家女。因为她们有很多漂亮的衣服裙子,高跟鞋,包包,精致昂贵的首饰,让人眼花缭乱的化妆品。即使长得不符合大众审美,也可以有钱去做手术改变。但是后来女权意识觉醒后,我发现她们真的挺可悲的。女明星就不去说了,但是看到那些有钱有权有能力的高女,也还得踩着高跟鞋,花钱花时间花精力去化妆去保养,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漂亮的花瓶,就很难受。
—@作者:现在我对于女性主动迎合男凝的言行是越来越厌烦了。包括女人代入男凝视角去看其她女性也是。其实大家真的都知道男凝是什么,自己有没有去迎合也心知肚明,所有女人都感受得出来,只不过装聋作哑眼盲心瞎。举个简单例子,北方女性公共澡堂里面怎不见那些女人表演男凝呢。
@最近是不是有一个梗挺热门的,叫什么「过了20岁就要穿得成熟点,不要再穿得像个孩子了」?我最近在B站上刷到好几个类似的视频。女的和男的拍这种视频的都有,挑了几个看了下,女up所演绎的“成熟”,是在模仿那些不修边幅,喜欢看热闹,刚退休的或者无业的四五十岁的女性,大部分都是看起来生活拮据的,平庸的形象。服饰是以菜市场,地摊上流行的二三十元一套的套装为主。男up模仿的是四五十岁的男性,主要是以油腻的爱摆架子的小企业老板,乡镇干部,学校里的中层领导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模仿的是中年不得志的比较潦倒的形象。服饰主要是立领衫加西装裤,还有露出品牌logo的皮带。
先不去讨论“成熟”这个词和模仿对象之间有多少关联性,这里面存在的刻板印象以及为什么女up模仿的对象以平庸穷困为主,而男up模仿的大部分都是基本盘所认可的成功人士这些问题。仅从模仿的相似度来看,倒是男up更胜一筹。有几个女up看着就模仿得挺变扭的,明明身上穿着几十块的便宜套装,踩着十几块的塑料凉拖,手里拿着布袋子捡地上的塑料瓶,但脸上却化了一个精致的妆,挺违和的,既然要模仿这类女性,就不要化妆了。只要在镜头前,在观众前就得坚持服美役,即使和自己所要模仿的对象格格不入,也要保持自己的美丽形象,我觉得真的有点点可笑的。
—@作者:表演刻板印象加重社会围剿,够没意思的。


在“花瓶”里充当精致点缀的傀儡
http://example.com/2025/04/01/beauty-10/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4月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