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容貌焦虑

服美役相关——容貌焦虑、身材焦虑及相关行业的批判
★远离容貌焦虑
其实这些年挺害怕南韩女性目前的容貌焦虑状态会是这里发展的前景,南韩已经到了学生时代因为外貌遭遇校园暴力和霸凌、中学毕业以整容手术作为毕业礼物、职场没有化妆就是不礼貌的地步。
容貌焦虑的原因说到底还是容貌羞辱,本质是是通过容貌差别带来的惩罚和“奖励”这种机制来区分所谓的社会待遇,依靠某种评分标准给女性各种细节打分,所有人都会告诉女人说美丑面对的人类世界是不一样的。
当然,因为女性不被视作人,而被视作用来装点的财产和人偶,所以表现得更加明显。
所谓的“丑”给女人带来惩罚和羞辱,甚至造成终生的阴影,但哪怕是所谓的“美”又给女性带来了什么呢?依旧是无尽的性骚扰、压迫、欺凌,以及为了保持“美”反复地折腾自己。
明明没有到肥胖(影响身体健康)的程度就要节食催吐,甚至用各种伤害身体的不可逆方式去所谓的减肥;明明没有任何医用必要,却还要为了满足所谓的大众审美标准不停地整容整形,然后美其名曰叫“医美”;即使明明已经很好,却还是被舆论影响认为“化妆是基本礼貌”,每天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地研究怎么穿搭什么妆容,哪怕美也不够,还要追求更美最美。
遇到一件衣服如果穿得不如模特图就要怪自己不好看,遇到一双鞋子穿不进去就怪自己胖,难以想象的是女人居然在因为外物不停地伤害自己,这些外物本来是应该服务于人的。然后再谈到人,看到一位女性先在脑海里给她外貌身材打分,根据这所谓的美貌分开始互相伤害、争风吃醋,陷入无穷的雌竞。
同时,“毁容”变成很多男性罪犯用来伤害女性的威胁和工具,认定女人毁容就能毁了她一辈子,不直接夺去她的生命,而要她活着、活生生地反复经历着痛苦,这些恶人明白对于女性而言外在的伤口愈合是一回事,更可怕的是社会舆论给她们带来的溃烂。
谈到这里,尤其是如今非常流行但行业不规范、事故频发的“医美”行业,更让人心惊。非必要的整形整容完全是对自己身体的伤害无误,更别提手术本身的风险以及术后的后遗症并发症,这些有时候甚至是致命的,甚至是掏空钱包的人财两空。但是被男权审美驯化彻底的女人会毫不犹豫伤害自己,哪怕风险是赔上一条性命。
根据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目前达到数千亿元,医美消费者达数千万人,复合增速达到了40%以上,一举超过巴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医美大国,医美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然而同时根据中消协统计的数据(查到已经是几年前就有的发布)显示,仅仅近十年来,平均每年因所谓整形美容而“毁容”的投诉近2万起,平均每年因为医美事故致残致死人数高达10万人以上。我身边就有因为割双眼皮差点休克死在手术台(麻药过敏没有皮试)的案例,这些因为“美丽”丧命的可都是活生生的人。
最早的整容手术是用来给战争造成身体极大创伤重度残疾的人尽可能重拾信心、恢复正常生活、不遭受异样眼光的伤后修复,现在呢?给本来没有任何问题的身体主动去寻找创伤,甚至冒着失去生命的风险。那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说到底,当今社会常见的化妆、修图、整容,通通是无法接受自己真实模样的表现。这是畸形的,这意味着女人想要戴上一张比她真实相貌更完美的假面,而假面会让人焦虑、让人不安、让人迷惑,陷入强烈的“我不够好”的自厌情绪。
也许有人会说“想要变漂亮也有错吗?”
或许是没错的,我不想也没资格去武断地否定你的选择。但问出这句话的人,你可以仔细想想究竟是为什么想要变漂亮呢?你要知道你想变漂亮意味着你觉得你现在不漂亮或者不够漂亮,你想用新的模样覆盖她。在这个将过去的自己否定的过程中,你是真的快乐吗?
这个社会的压迫,让如此多的女人都讨厌自己,不愿意做自己,不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可是女人啊女人,真的何至于此。不要再这样了。
女人从来不是装点男权社会的饰品,女人是人类社会的主角,是标准人,是真正的创造者。
——
@唉😅,我妈上个星期还去微调了,最离谱的是她朋友还送了她所谓的美白针【违法的,是米国的药💊】而且她收到这个快递,当天晚上就自己打了点滴,最后失败了……我们都怕消毒不当,细菌感染……她还跟没事人一样…
感觉我妈已经被毒麻木了,现在一心想着怎么挽回抛弃她的男人……我只能避而远之吧😮‍💨
—@作者:拯救不了没有自救意愿的人。
//
@(空)
—@作者:身材羞辱导致极端减肥的情况是我所说的病态追求“美”导致的身体损害,但你说的放弃攻击性转而乖巧懂事这和身材羞辱联系不大,比起服美役,这是服弱役。都已经放弃通过“美”来达到目的了,归类到此不太合适。至于服弱役本身其实和美不美没关系,被主流认为美的女人依旧在装弱。
//
@我的朋友今天因为被容貌羞辱,我向她分享了这一篇,希望她能拒绝容貌焦虑
@作者觉得如果南韩一直保持着低生育率,以后会怎么样吗。(感觉南韩低生育率就是经济太差,并不是南韩女多清醒)


远离容貌焦虑
http://example.com/2025/04/01/beauty/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4月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