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医院才有病痛和死亡
诚然,讳疾忌医的形成原因是多样的,但最后的结果往往都很类似,无非是小的病痛累积成大的隐患,最后酿成当事者自己根本无法承受的结局。
其实每次谈到这个话题总让我想起我小时候因为生病被骂的场景,我从小就很容易头疼也很容易感冒生病,当然现在也没好到哪去。以前年幼弱小时,有想过生病是不是会意味着被重视、被优待,想吸引注意力,想获得尊重,然后结果却是劈头盖脸一顿骂,这种逻辑很常见,比如遇到一些无妄之灾或是天降横祸,也是先怪那个受害的人不够注意没有保护好自己的。
其实并不是所有你觉得应该在意你感受的人都会真的在乎你的痛苦,比如我拔那种需要打麻药开刀缝线的下颌阻生智齿疼得要命,我母父觉得我是太娇气装的,闹得我也以为是我自己的问题。后来看到其她同龄人拔普通智齿那阵仗比我更夸张。哦,我就明白了,和我小时候生病了还要因为生病被她们骂一个道理。遇事先怪自己太“敏感”。
虽然是病人、虽然病人自己也并不想生病,但是首先要接受「是我做得不好,才让自己生病了」的指责才能谈治病的话题,给人一种「不被允许生病」的错觉,于是我开始隐瞒自己的不适,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生病了,既然没有病就意味着我没有犯错,这是其一。
其二是,这里的人好像生来习惯于“忍耐”,苛责虐待自己几乎已经是下意识的行为,不论是忍耐病痛,还是忍耐苦难,都是如此。于是在这里,生病还要看档期,这段日子是不是轮到你生病了,不然你就不准生病,不然也是没空去看病的。
所有人都会告诉你忍忍就过去了、忍忍就会好了,所以这里的人遇到不适的第一反应是忍耐,而不是看病,然后期待着病痛在忍耐中彻底痊愈。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工作后连请病假都要层层审批,从业务部门到财务部门到行政部门,去审批的程序麻烦到你根本不敢生病,甚至还有可能被拒。可是生病哪里由得人控制,于是只好在因为头疼辗转反侧难受得想死的深夜独自祈祷希望天一亮病就能好。
当然,即使经年累月地为病痛所困也不愿意去医院治病的原因还有其三,就是高昂的医疗费用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都是一笔难以负担的额外支出,很多人不仅不敢治,也不敢死(死后负债累累),连如何节省几块钱都要思前想后是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因病致贫的情形实在太多了,我见过很多人都做好过如果自己得病也不要检查、宁愿放弃治疗的决定。
很可笑吧,这里的普通人有一个无解的困境在于,为了更好的生活而选择工作,却往往因为工作而无法更好的生活。为了赚更多的钱导致自己生病,然后又用赚来的那些钱去治病,最后一切归为虚无,剩下的只有普通人苟延残喘的躯壳。或许我们就是这样活着。最悲惨的是仅仅是为了失去自由而浪费生命。
所以我上一次见到一大堆微博上的“高等人”进了一次医院感慨生老病死都是平等的就觉得可笑。是吗?人都是要死的这点我的确承认,但是在阶级社会得病的概率是不一样的,包括传染疫情下能够保持社会距离和卫生清洁都是一种特权,同样,治病这个行为本身也是天差地别,当有人因为昂贵的治疗费用放弃治疗时那些呆在高级病房的人能够懂这种悲伤吗?
这个社会只会一次次地告诉穷人「你,不配生病」,偏偏因为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劳动,穷人又是最容易生病的。那么又哪里平等了。
不仅仅是医院才有病痛和死亡。社会上有太多病人是没有任何病识感的。多的是得了病不愿承认自己有病,也不愿意治疗的病人,因为这个社会无法正视病痛,也无法正视病人,病人在父权社会的眼里是瑕疵品是退货品,是要被遗弃返厂甚至销毁的。而我只希望生病的人能对自己好一点,对她人也好一点,本身因为病痛就已经很难熬了,病人需要得到更多的呵护和爱意。
—
“不要怪我呀,我是生病了。”
“不要难过呀,你只是生病了,需要治疗。”
——
@好温柔
//
@媎媎,我看哭了┭┮﹏┭┮
—@作者:拍拍(抱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