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追着自己逼问意义所在

人为什么总是在给自己找意义,虚度时光真的是虚度吗?
为什么人要问人生有没有意义呢?人为什么需要意义呢?猫猫狗狗会问自己活着有什么意义吗?活着就是活着,不需要什么意义。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只有不断在意“结果”和“获得”的人,才会在意这些。就好像《小王子》里面所说的:
「大人们就喜欢数字。如果你对他们谈起你的一位新朋友,他们从来不会问你实质性问题。
他们从来不问:“他的声音好不好听?他喜欢哪些游戏?他搜集蝴蝶标本吗?”
他们只会问:“他几岁了?有几个兄弟?他的体重是多少?他父亲一个月挣多少钱?”他们以为只有了解了这些问题才算了解了你的新朋友。
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幢漂亮房子,红砖墙,窗前种着天竺葵,屋顶盘旋着鸽子……”
他们绝对无法想象那幢房子到底有多漂亮。你得这么说:“我看见一幢房子,价值十万法郎。”那么他们就会惊叹:“多漂亮的房子啊!”」
那么大人们喜欢的是数字吗?她们喜欢的是数字背后的含义。所以我们总是注重「得到」多过于生命本身的体验,在意结果多过于过程。
中国人太喜欢找自己要意义了,就像看到一篇文章要做阅读理解一定要从文章里读出点什么获得点什么,我记得曾经出现过作者做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题结果得分寥寥的事,你要问她为什么写这些为什么这么写,要分析个一二三点出来踩得分点,踩不到就是白看了,可是她就是灵感到了顺其自然写出来的东西,实在要问为什么,也没为什么,倒是旁人一直在那些文字赋予作者自己都没想到的意义和价值。
文字能不能不知所云呢,可以不可以没有任何中心思想,只是随心所欲,想到哪停在哪,让思绪环游全宇宙,没有规划没有落脚点呢。
玩游戏也要追求个什么区服排名,如果说是普通单机游戏还好,网络联机排名游戏就是人对人之间的倾轧,之前关于游戏充值有个很有意思的论断,即普通玩家是游戏厂商提供给氪金玩家的游戏体验,利用金钱来达到碾压,期间的征服欲胜负欲也是很值得观察的。因为背后代表着权力欲,宣泄的是“我比你强”。
当然还有,放假了依旧紧绷着的神经,看书要学会一些大道理,看电视要看“有意义的”,社交都必须有效,玩手机要获得更多信息,不然就有负罪感,这样累不累啊?
问意义和结果是强烈的目的性,不论做什么都要有答案,是应试教育下的恶果。就好像人一生中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在说废话,废话就真的没用了吗?一句话一定要富含哲理或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吗?如果人生中每一件事都要有目的,都是冲着结果去的,是不是太市侩太工具了。
那么浪费本身可以重新定义,因为它一直在被男权篡改,更因为男权本身就是社会里最大的浪费制造者。所谓的浪费时间好像更像是一个功利的谎言而已。什么才叫做浪费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来都不叫浪费。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就不算浪费时间,社会认证的没有意义不代表对于个人没有意义,如果什么事情都以是否能变现来衡量,反倒彻底落入男权经济的圈套,是很可笑的事情。
一直被追着走,赶着前进,没有一刻喘息的人生好像是父权社会的常态。
可纯粹地享受生活,不计结果和意义,才应该是人最初的模样。
——
@我的存在就是意义本身。
(gpt: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自我存在和生命的看法,意思是说,个人的存在本身就具有意义。这种观点可能暗示着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我身份的重视,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无需依赖外部因素或目标来赋予生命价值。这种观点也体现了一种对自我肯定和自我认同的态度,强调个体的存在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不再追着自己逼问意义所在
http://example.com/2025/03/31/meaning/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3月3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