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从来不是别人观点对错的证明题

那天看到姊妹发来的帖子,在“养儿防老”被实证不存在的议题讨论里,很多人现身说法,提到身边很多逼死老人的儿子,而一些婚女却表达可以理解这些“儿子”,并转移矛盾,再度在帖子内发表评论,极尽恶毒地表达对单女(自然女)的负面想象和刻板印象,说着“单女老年孤苦无依”“不养儿如何防老”“死在养老院没人管”,然后又开始一片指责不婚反婚女性的声音。
其实我是觉得很可笑的,深陷婚恋霸权的婚女一天到晚的臆想内容就是单女过的多惨多惨并以此来安慰自己,好像单女过得惨了她们就好了一样,她们对单女的一切设想简直又霸权又无聊,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虽然我过得不好但单女过的更惨啊,我满意了”。
她们靠这种自欺欺人来活下去,比如臆想不结婚不生孩子的女性就老年孤独,难道结了婚生了孩子的女性老年就确定不孤独?她们总是只能看到别人人生付出的代价,而无视自己人生付出的代价,而养老问题我之前就说过,是社会问题,女人以为只要自己躲进主流婚姻制度就可以逃过压迫是在白日做梦。
我并不想自证自然女的老年如何如何来驳斥对方可笑的臆想,因为如果有心也能自己去搜索相关信息,自然是知晓的。但我懒得回应更多是因为觉得,根本没有必要。没有必要因为对方一句指责,就大张旗鼓地恨不得把自己一颗心剖出来给人看,也不必要用自己的人生去对抗对方的评价。
因为人生是自己的,我们的人生抉择,我们的具体生活,我们人生道路的行走,是在验证和实践我们的态度和观点,并不是用来驳斥对方的态度和观点,我们的人生不需要去证明对方的评价是错的,因为她们也从来不会为她们的错误承担什么后果,这点每个人都要清楚。
以前被婚女说一句“你以后还是要结婚的”给气得要命,是因为感受到了对方话语的蔑视和不尊重,觉得她们凭什么可以无视我的意愿去定义未来的我,又凭什么可以这么霸道地推测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凭什么推己及人认为她们做不到的事情我也做不到,我偏要做给她们看看。
但其实,她们未必在意真相,或者说即使我做到了,她们也未必想看的。因为她们从未承认过那些与她们不同的女性的主体性,她们从始至终认为所有女人都应该是男权下的傀儡,就像每次一到什么特定发情日就要开始贷款心疼单身女性就是这个道理。本质上是男权等级制的拥趸,认为自己因为婚恋要比自然女更高级别,所以看不起罢了。
而更重要的是,我去这样做的目的也并不应该是为了证明给她们看,而是为了自己。就是说不论她们怎么想象我的怎么指责我的,都只是她们自己的一厢情愿。哪怕她们对我是彻底的否定,那也不重要,因为我并不需要活在她们的话语里,更不需要得到她们的认可。
难不成以后我的墓志铭还得写上我因为她们一句“以后一定会结婚的”的话才终生不婚吗?我的人生怎么会变成她们判断失误的证明题?未免也太夸大她们的存在作用了,会有谁是为了和她们赌气才这样度过一生啊,我决定终生不婚也不会是因为她们,从来不是。
而她们未必是听不懂,也未必自己不懂,更或者说她们在被婚姻异化以前,自己曾经也做过单女的,生来就是自然女的,她们不是不了解也不是没有经历过,她们的感受是真实存在过的。但她们选择了装聋作哑。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她们也清楚明白自己付出了牺牲了上供了,那些代价的存在让她们为了维持“体面”而需要为这些行为寻找一个合理性,寻找一个被认可的位置,而最方便的就是将那些没有付出“代价”的人架出来烤,只要论证对方的“失败”就能够验证自己的成功,但这个逻辑本身就是错误的。
当然也不只是婚女会想要在单女身上找存在感和优越感,我曾经遇到过好些人也是如此,我流量大就会被骂“迎合基本盘”,关注的人多就会被骂“都是为了流量”,预测我一定会接广告就是“为了钱”,我没接广告就是“假清高”,我更博频繁是“你没自己生活吗”,我不想更新的时候是“又想用退博来打折促销大甩卖”等。
说白了,想着法子都要来把她们对我的偏见装潢一番然后再从我身上找到她们的优越感,对于这种人都不必说什么日久见人心的话,因为拿自己的言行去推翻她们的评价是最浪费时间的事,她们对我的评价不过是将偏见重新排列组合罢了。
这其中最好笑的莫过于那批时不时鉴定我精神状态的母权派,自分道扬镳后最热衷的事就是通过我在互联网的只言片语来推断我是不是精神又崩溃了,然后再说着离开她们去女权区是活该、女权区就是精神状态不好、哪像她们母权区平稳这种臆想的台词。当然,她们还在女权博炸号时闹过说母权博主就不会炸号的笑话(事实证明,阅读量大影响力大了以后是一视同仁的)。
我只要一有点情绪发言,她们就乌泱乌泱赶上来嘲笑“你又崩溃啦”。我觉得她们这种自欺欺人和婚女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我也看到她们在鉴定别人精神崩溃的同时暴露出自己过得也不怎么样的事实,因为真正过得好的不需要从别人的“精神崩溃”中获得任何能量,而别人的精神状态不好不等于你的精神状态会好。
说句不好听的,女人活在男权下谁没点情绪问题啊,她们自己一群人还有人得了双相有人自残过呢,但我和她们吵架从不翻这种事,她们倒是下作到一天天在意淫我精神崩溃来给自己找优越感,像极了明明自己精神有问题或者抑郁过还要去羞辱其她病人认为自己比对方做得好而来获得活下去的勇气的那批自由人。
不论她们推测的当时是真是假,又想从我这里获得什么情绪价值,都根本不重要。我不会去自证自己当时有崩溃或者没有崩溃,因为我自然会承认我活在男权社会就是经常会有情绪波动,甚至我在互联网表达的不如我真实情绪的十分之一。
因为我对自己诚实,我也接受自己会产生这种真实情绪,我并不认为我的情绪波动是不正常的,只要没伤害到别人,不论我自控或者失控都可以,我也不活在因为厌弃自我而造成的羞耻和恐惧之中。
我也知道情绪常年稳定或许是因为一生中没有遭遇过什么外来打击,这对于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来说存在,但可能性不大。而情绪时刻保持稳定,那只能是个假人。
我其实非常少见到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安稳这种生活状态在父系里应该是一种奢侈,因为不合适就是不合适,不合适的鞋子就会累,就会磨脚,就是会鲜血淋漓,所有的不幸是不应该存在而存在的。所以,我并不会去苛求自己。更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责怪自己做得不好。
所以,我和她们不一样,我不需要争那点虚无的“体面”,我的所作所为分明都是因为自己。
我只觉得不靠自己感到过得好而好,而靠别人过得不好来觉得自己过得好的人,是非常悲哀的存在。
不仅仅是因为这种人的一切衡量标准和尺度都在别人身上,还因为她们已经失去了对自己感受的准确认知,她们的一切感知都取决于别人的感知,而自己形成了认知失调。所以她们只好不停地自我安慰,以别人过得不好来安慰自己过得还不错,而且这个“别人过得不好”还是她们想象出来的,可信度真实度都存疑。
所以我说过我也懒得看婚女笑话的,不仅因为我不想浪费时间和注意力给她们,同样我不需要通过她们的不幸来感到幸福,或者说她们的不幸并不会给我的生活带来幸福。我自己的生活过得怎么样我自己也清楚,婚女在婚姻里面遭遇的一切苦痛是她们的,并不是她们遭遇苦痛,我就会得到好处。她们被婚男打一顿难道我就有多一点工资吗?她们和婚男扯皮难道我就提高社会地位了吗?看多了你就知道没意思的。
每个人得到与自己德行匹配的结局,就是说你的人生其实不需要通过别人的不幸来衬托,不用“比别人好”才能够叫做自己好,也不需要恐吓和惩罚做了不同决定的人,反正她们受着就是了。
单女的人生命题也应该和婚女的彻底分离,彼此不必去对方身上找自己决定的“正确性”,即不必再去刻意对比,一切都很明晰。而你顶多是能站在某个节点比较自己两条路的区别,庆幸自己的确避开了很多陷阱。
她们的错误并不能论证我的正确,而我的正确是因为正确本来就是正确。我的人生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论证她们观点对错的证明题。
我以后的人生或许会遇到我的风和日丽,或许某天也会遇上一场世纪灭绝,但那都是我的人生,独属于我的邂逅。
我同样深知我的人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一帆风顺,我的人生也会有失落低谷、跌宕起伏,甚至还有数不胜数的意外,我承认,并且接受这一点,我不拿别人的不幸来安慰自己,因为不需要。
这也没有什么好稀奇的。
——
@我觉得情绪不稳定是一种敏锐的表现,对接收到的信息的一种正常反应,有时候面对某件事之所以情绪很稳定,可能是因为这件事发生得多了,大脑已经处理多次所以反应就变得“平淡”了,但又不能完全意味着你对这件事没有态度,只是可能没有最初的反应强烈。而这种情况多了,也可能会造成“麻木”,看起来“情绪很稳定”,但得警惕你可能对此失去了态度,失去对一件事物的态度就可能会被“洗脑”,类似于“习惯成自然”,比如习惯对虐女无反应从而丧失对虐女事件的态度,进而失去主观意识性,变成这个烂社会里的一个沉默者。所以我觉得情绪不稳定挺有趣的,清醒而又活着,但难免会遇到多且重复发生的事件,届时只要意识到去控制在某些不能妥协的方面保持敏锐就好。
就比如我,就是一个情绪波动很大的人,情绪的波动在我看来就是身体给我的提示,比如某件事我受到了伤害,所以会愤怒。如果一个时间段里情绪波动很大很频繁,可能说明哪个地方出问题了,情绪波动就像是身体在提醒你需要及时调整。(感觉说得乱七八糟的,总之,我觉得情绪不稳定很正常,某些方面来说我觉得挺有趣的😆)
—@说的对。
//
@我认为任何情绪都不存在褒贬,视情绪为大敌才是非常悲哀的工具人机器人NPC行为。
—@作者:也可能只是那些人想攻击我找个借口罢了。🤣
//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属于那种“情绪失常”的崩溃情况。然后我母父就带我去医院看病了,给我冠上一个抑郁症的病名,说我的精神不稳定需要治疗。真的蛮唏嘘的,明明是社会、家庭环境对我的压迫,还要我装聋作哑当做没发生。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强行把我自己变得冷静,以达到“合群”、“好的治疗效果”。
那是一段人逐渐变得麻木的过程,也就是那段时间迷上了耽美,沉溺于虚假浪漫爱,企图减轻内心的负担。
可人又不是真的机器人,不可能一点情绪不稳定的时候都没有。
我应该正视自己的情绪,不能变得麻木。
信写得蛮好的,有些问题我老是朦朦胧胧的想不清楚。
—@加油😆/
有媎媎说抑郁是因为人拿情绪攻击自己、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所以才会时不时爆发但又不完全爆发,持续性地释放大量负能量,就像是释放身体里积压的情绪,当对一件事产生情绪时,连同积压久了释放的情绪一起,让自己的情绪反应更加负能量,一点点侵害身体,我觉得负能量是会侵害身体的。解决办法是对外输出,不要因为一件小事而选择妥协自己委屈自己,总之得想法子让自己“舒心”(情绪得到缓解),而不是继续忍下去。/
不过姊妹的情况应该不属于抑郁,我就是想起来那位媎媎说的话了就想发一下,还发现一件事,女权能治抑郁,还能强身健体😆😆😆
——@有被笑到,hhh女权强身健体😏😏还有这说法。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是有这种说法的,女性敏锐的感悟力让女性的情绪波动会大于男性,同时,女性的情绪调节能力也优越于男性。
——@大大的赞同😆
/
—@作者:正视情绪才能去解决,不然的话一直在火上浇油总有一天会爆炸的。
//
@高中的时候喜欢数学(当时想研究),数学老师跟我说,虽然你可能不会成为数学家,但也可以当老师培养未来的数学家。我觉得这话很冒犯人,他也不会和班里男生说这种话的,即使他们虚张声势互膜吹捧但水平还不如我。不过我大学就去学计算机啦!/
呃呃刚刚突然还想到班里成绩最好的男的好贱,经常翻看我笔记和作业,大概就是看看我学到哪里,然后就嘲笑我。但周围的基本盘只会说男生淘气,或者说他喜欢我。不过我成绩下降后他就没翻过了,可见他就是犯贱,见不得我好/
我有时候也好奇麻木的人会好受吗,我觉得被同化很悲哀,故意压抑屏蔽一些不良情绪也很累,在心理学上也很不健康。但是往往大多数人(基本盘)都已沦为那幅模样,而牠们看上去“混得不错”,或许社会基本只赋予这些人“混得不错”的权力,而对异类则联合绞杀。被牠们忽视已经是我比较舒服的状态😆
—@姊妹,要是还喜欢数学,可以在空余时间继续研究呀,我的兴趣爱好跟专业都不沾边,但我只要喜欢了就会去尝试,且发现带着“兴趣”去玩某一样东西会感觉很快乐,要知道我可是世俗意义上学习不行又不爱学习的那一类人🤣
@感谢姊姊!我现在也自己学学,不过可能还没找到平衡,经常感觉到学校任务和自己好奇心的撕扯。尤其是觉得学校一些任务本来就没意义的时候(比如男权政治课)。不过我有信心,觉得肯定会找到既快乐又课业平衡的时候的!
—@加油!😆,感觉有些课就是用来水的🤣,比如形政
/
—@作者:故意打压你呢,别听这些男人的话,让牠们滚就好了。
@牠们偷窃女性的滋养能力,也不想看见女人取得成就。
//
@最近都是极端虐女新闻,媒体不批评还天天宣扬吸血女人供奉男人是安的什么心,剥削价值观早就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吧。以为使劲逼迫恐吓有用,女人都是傻子会乖乖嫁给男人生三胎了呢,想结婚的阍驴预备役都得恐婚。
//
@感觉婚女就是觉得自己付出了成本,所以看单女没付出,心里不平衡,想拖人一起下水。但其实,婚女应当意识到那些成本其实是经济学里所谓的“沉没成本”,是应当舍弃掉的。
看到一个姊妹评论说“女权能治愈抑郁”,深以为然。认识到根本原因后,才会释然,才会懂得如何挣脱和反抗。
—@作者:其实我现在都不想和婚女纠缠这些的,因为觉得没什么意思。但是她们时刻盯着单女,让我有点烦。
//
@昏女的笑话的确是看多了就没意思了,反正翻来覆去就那一地鸡毛。与其看昏女昏男互相扯皮,还不如睡觉呢。
(❀邮箱:豆瓣原帖:情绪稳定其实是个骗局 (douban.com)
人只有在吃饱喝足睡好,在心里的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才会情绪稳定,但凡发疯崩溃,其实都是因为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像是人没睡好或者是饿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什么情绪稳不稳定。
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跟这个差不多的道理。
所以不要觉得自己情绪不稳定是什么糟糕的事情,如果向内归因,只会增加自己的内耗,并且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有情绪还是要发泄出来,解决掉比较安全。至于稳不稳定,那并不重要。
//
因为被校园暴力而厌学,然后因为性别偏见选择文科,之后发现自己在数学方面的天赋和对数学的兴趣选择出国重读本科学数学 (douban.com)


你的人生从来不是别人观点对错的证明题
http://example.com/2025/03/31/life-4/
作者
feminism
发布于
2025年3月31日
许可协议